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宋国崛起 > 第两百八十章 清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楚国谋划进攻宋国的时候,宋公卬正在动员百姓坚壁清野。

洧川是郑宋共有的,颖川则是陈郑共有的。

在洧川、颍川交汇的地区形成了一段三角洲,这里不仅有陈国的首都(今河南柘城胡襄镇),还有宋国的因国际贸易而兴起的四个城邑——赭丘(今河南省西华县东北)、鬼阎(今河南西华县东北三十里)、匡(今河南扶沟县南)和柽(今河南省淮阳县西北)。

这四城因为与陈、郑两国太过毗邻,交通与楚国便利而于宋国不利,宋公卬下令搬空四城,坚壁清野。

在宋军的协助下,四城的宋民收割了所有可以收割的粮食,无法收割的就烧掉。一车车粮食被转运至泓水以北的大棘(在今河南省睢县南)和訾毋(今河南鹿邑县南)。

粮食是随打随藏的,为了防止战争骤然爆发,正待转运的粮食被全部装在瓮里,囤脚里,并巧妙地掩藏起来。为了防止敌人能在本地喝上水,除了留下一眼供百姓临时饮用外,其余的水井都统统封上。有的郊遂更狠,甚至在水井里投毒,毒物都是现成的——病死的瘟鸡瘟猪,长蛆虫的腐肉等等。

浩浩荡荡的人流向北奔涌,宛如蜿蜒的长蛇,又如爬行的蜈蚣。宋公卬带来了两万的军队,除了节节设哨,严防细作与大部楚军,为国家预警,还在民众迁徙的路径上,沿途准备食物和饮水。

还有一些军官坐镇现场,为迁徙的民众答疑解惑。

有人问:“我们响应国家号召,抛家舍业向北迁徙,到头来会不会变成难民饿死?”

军官道:“这个问题,你大可不必担心。

大棘和訾毋分别控扼泓水的上下游,未来可能成为楚宋战争的前线。如果你有志于为国家抵御外辱,可以报名参加当地的民兵,负责在城墙上搬运物资,丢下滚木雷石,抑或是泼洒金汁。

如果你的体魄不过关,不能从军,当地还有造船厂,负责打造军舰,缺少青壮劳动力。

如果你有一技之长,会些木工,可以在军械营里谋一份差事,要么削制箭杆,要么做偏厢车之类的武器。

如果你结婚了有妻子的话,还可以在军装部织布、纳鞋、纺旌旗,填补家用。

如果你只有膀子力气,啥也不会,也没关系,可以进城里的技术学校,他们招收学徒,两个月,包教包会。学徒期包吃住,但是不给工钱,学成后,就可以进入响应的部门工作啦。”

一些野人絮絮叨叨讨论了一番,支支吾吾道:“能,能不能去更远的地方?”

军官似乎并不为他们的懦弱而感到愤慨,许是这样的野人见得多了,露出了宽厚的笑和一口大黄牙:“你们是担心前线失守吧?没事的,有这样顾虑的人可不止你一个。

如果不愿意在这两座城池呆下去,可以向更北的城邑迁徙。不过我可要提醒你,靠近郑国的老丘(今开封市陈留)、新里(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县),还有陈国下游的袲(今安徽省宿县西),以及泗水上的陪都,彭城都是楚人可能进攻的城池,这些地方都会实行军事化管理,情况和大棘别无二致。

在军事化管理的城邑虽然危险,但是宋公都颁布了战区粮食补贴,补贴加上做工的收入合起来,绝对不会低于每人二十石。”

许多野人听了都颇为心动,打算留下来。机灵一点的人发现军官言辞上的漏洞:“长丘城和郑国最近,为什么长丘没有战时补贴呢?”

军官哈哈大笑:“长丘和鞌城是宋公起家的地方,也是骑兵训练和造舰的基地,那里不仅弓箭多,榆木大炮也多,城防也是最坚固的,楚人远道伐长丘,必定匹马无回,折戟沉沙。”

既然有见识的官长都觉得长丘和鞌城是宋国最安全的地方,脑子灵活的野人就发话了:“那我像去鞌城和长丘的话,能找到什么样的活计呢?”

军官耐心道:“在那里耕种是很安全的,连郊区和遂区都在军队的严密保护之中。

当然樵采也是很热门的,不过听说卷得很厉害了。”

“卷?”野人们对这个词汇完全不能理解。

“哦,你们还没有听过宋公的语录。这是宋公经常挂在口头的词汇,大概就是很多人从事这个行业,来钱很辛苦,且收益不是很高。”

“想来也是。”那个野人点点头,把手支在下巴上:“还有其他行当吗?”

“如果愿意卖力气的话,可以在打井、修塘坝、建水渠、造桥梁、铺设道路的行业内谋一份差事。另外还有一些行业招收学徒,当然也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的,比如说采矿、炼炭、酿酒,养绿萍、做饭的伙夫等等。

另外方者部建立了专门的医院,招收愿意学习认字的人,教授医术,培养成为方者。

还有两个神秘的部门,一个叫做钢铁部,一个唤作造纸部,只接受绝对忠诚可靠的人手,大多都是宋公原先封邑的班底和烈士、军队中坚的子女,你们是没什么指望了。”

……

“国君,开销会不会太大了?”

此时站在宋公卬身边的是郜白——郜大诗人现在摇身一变成为宋公身边的秘书了,这个国君的狂热粉丝副业是给宋公卬撰写歌功颂德的诗歌,而主业是宋公卬整理机要文件。

当然在郜白心中,这个主业反倒是为了服务于副业的——为了诗歌的采风和更近距离地观察偶像。

宋公卬对丹水八城的难民和长丘的班底非常看重。丹水八城的百姓因为原先的经济来源和忠诚链被彻底打碎了之后,只能依附于新的秩序——宋公卬建立的新政府,因此忠诚度拉得满满的,用起来颇为顺手。

宋公卬微微一笑:“小伙子,看不懂了吧?

年轻人初出茅庐,要多看,多学,这些钱粮虽然靡费颇多,但是也是国家发展不得不付出的投资。恰在楚国侵略的契机,这些城池的野人不得不进城务农,从农业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手工业的发展当中,日后会给国家带来爆发式的财富增长。

此之谓城市化,工业化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