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十四章 郑大丞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四章 郑大丞相

四日后下午,郑都阳高西城门外官道上,两骑快马飞奔而来,扬起阵阵尘土。距离城门口尚有百十步的距离,两骑快马上其中一人便勒住马头,快马人立而起,“得儿!~”的嘶鸣了一声,然后停了下来,马上骑士转身对另一个骑士说道:“公子,前面便是郑都阳高了!”

另一个马上的骑士微微颔首,瞧了一眼不远处高大的城门,然后说道:“子夜,入城之后,马上去城中驿馆歇脚,沐浴更衣后,连夜拜访郑国丞相陈文!”

“喏!”子夜在马上抱拳应道,然后轻拍了一下马臀,催动马匹,缓缓往阳高西城门行去。城门官道,非紧急军情,禁止纵马疾驰,所以即便伊华和子夜两人心急如焚,但也不敢在城门口的官道上疾驰,只能缓步前行。

四日前,伊华和子夜离开薛都大邑之时,将马车典当了,重新换了两匹快马,星夜兼程,越大河,过中山,终于在第四天日暮时分,赶到了郑国国都阳高。

郑国为东方大国,天下十国之中,郑国疆域排名第二,仅次于南蛮莒国,国力排名第三,位于薛莒两国之后,而且占据地利优势,东边疆域直达万里海塘,与他国并无接壤,唯一接壤的就只有西边的中山、卫国和东北获国西南的姑射国、莒国了。

中山、卫国两国,领土狭小,自保尚且不足,自然不敢与郑为敌,姑射国更是郑莒两边称臣,两边讨好,每年都要向郑莒两国供奉大量的岁币和美女,两国边境,几乎形同虚设,唯一需要防备的,也就东北方的获国了。

然而即便是东北方的获国,与郑国之间也已相安无事近二十年!

经过长达二十年的和平发展,东方郑国已然成为天下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国,国富民丰,比之薛国亦不遑多让!郑都阳高,号为日出之城,城内商铺鳞次栉比,入夜之后,亦是灯火辉煌,彻夜不灭!

天下十国,唯一不实行宵禁的,也就只有郑都阳高了!

入城之后,伊华和子夜很快便来到了城东驿馆,在驿馆下榻后,用井水洗了个凉水澡,又让小二送了些烤羊肉进来,随意吃了点,填了下肚子。随后,伊华和子夜便换了一身华丽的衣衫,在驿馆雇了一辆马车,赶往了郑丞相府。

郑国丞相陈文,郑国公族,年已五十,自郑文公十一年出任丞相,十三年以丞相之名兼领上将军,节制五军,击败获国二十万游骑之后,以丞相兼领上将军,执掌郑国军政大权已近二十年!

二十年来,郑相陈文之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郑相威名,更是远胜其君,郑国国中,只知丞相而不识其君者,比比皆是!

伊华想要取得郑国支持,搞定郑国权臣,自然是首要之务,只要搞定了陈文,剩下的可就好办得多了!

戌亥相交之时(晚上八九点钟),子夜赶着马车来到了郑国丞相陈文府。离着丞相府还有百十步远的街口上,便竖着一个两丈多高的牌坊,牌坊上面写着“郑丞相府”四个鎏金大字,牌坊两边的石柱上还分别写着“武将卸甲”“文官下马”等字眼。

牌坊前面,是两座高大威猛的石麒麟,麒麟旁边还站着四队顶盔戴甲,手执长戟的武士。执戟武士看到马车驶来,还隔着好长一段距离,便伸手做了一个停止前进的手势,朗声喝道:“大丞相府前,文官在此下马,武将在此卸甲解剑!”

“吁!~”子夜勒住缰绳,将马车停了下来,回头对马车里的伊华说道:“先生,郑丞相府到了。”

“子夜,拿我的名帖,登门求见。”伊华在马车厢里说道,说着,将一块名谒递给了子夜。

“喏。”子夜躬身接过名帖,跳下马车,上前几步,走到其中一个执戟武士跟前,躬身行礼说道:“烦请壮士代为通禀,赵国特使张宣,求见郑国大丞相上将军。”

在来郑国的路上,伊华便做出了一个十分荒唐的决定,决定冒用张宣的名义,游说郑国!张宣现在还在薛国丞相韩栎门下,而且极有可能已经被薛国丞相派人给抓进了大牢!

不管张宣现在是不是还在大牢,或者已经凭借他的口舌之利,转危为安,甚至已经得到了薛国丞相的赏识,伊华都决定冒用张宣的名义来游说诸国!一是可以避免自己赵国公子的身份外露,二也可以让张宣无法再在薛国立足,以此逼迫张宣离开薛国,此可谓一箭双雕!

执戟武士听说来者是赵国特使,不由得微微楞了一下,旋即拱手说道:“烦请尊使在此相候,容小人进去禀报。”说着,从子夜手中接过名帖,小跑着跑到了郑丞相府大门口,将名帖交给了府内管事。

郑丞相府内,虽然已经是深夜了,但偌大一个丞相府里依然灯火辉煌,歌舞升平。

郑大丞相上将军陈文正坐于大厅主座之上,倚红偎翠,怀里一个小妾,正拿起案桌上的一粒黑玉葡萄,喂进陈文嘴里,左侧一个侍女跪坐在地上,手上托着一个铜壶,陈文吃了黑玉葡萄,转头将果皮吐进了铜壶里,右侧一个侍女又捧上了一杯西域葡萄酒。

陈文一边吃着黑玉葡萄,一边饮着美酒,一边对厅上众人说道:“诸君尽兴,不用拘束,于我府上,便如在自己家里一样,随意即可!”

“多谢大丞相!”大厅两侧十数个丞相府的门客一起起身躬身行礼说道。

“诸君不必拘礼,随意尽兴。”陈文微微抬手向下压了压,示意众人坐下说道。

一众门客再次致谢后,这才又各自坐了下来,刚坐下,一个相府的管事便拿着名帖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几步走到陈文案前,躬身说道:“启禀丞相,赵国特使张宣求见。”

“赵国特使?”陈文微微楞了一下,旋即问道:“现在何处?”

“就在府外恭候!”管事躬身说道。

“赵国特使,夤(yin)夜来访,必有要事,请!”陈文微微皱了皱眉,旋即说道。

“喏!”管事躬身应道,转身离去,却见席上一门客起身说道:“大丞相,赵国特使夤夜来访,必定是为了薛赵战事而来,以卑下见,赵国恐怕是坚持不住了!”

“是啊丞相,小国使臣,丞相晾他一晾,明日再见也不迟啊!”又一门客起身说道。

陈文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毕竟是一国使臣,夤夜来访,我若不见,岂不是失了郑国体面?传扬出去,还说我郑国不知礼节为何物了呢?”

“丞相所言极是!”其他门客急忙又一起起身躬身说道。

丞相府外,管事疾步走了出来,走到牌坊边,扫视了子夜和他旁的伊华一眼,然后说道:“赵国特使张宣何在?大丞相有请!”

“多谢管事,烦请管事前头带路!”伊华上前一步,拱手施礼说道。

“尊使请随我来。”管事做了个请的手势,然后带着伊华和子夜穿过牌坊,跨过郑丞相府高大的门槛,绕过壁照,经过花园,越过前堂,然后才来到了大丞相府的正厅。

还没进门,伊华便听见大厅里有人高声说道:“门人吴庆,为大丞相贺!一贺丞相总领军国大政二十余年,郑国国力大增,国富民强,天下霸业指日可待!”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二贺丞相得封武安君爵,世袭罔替,家族永昌!”

随后又传来了其他门人的声音:“恭贺丞相得封武安君爵,世袭罔替,家族永昌!”

伊华微微咧嘴一笑,朗声说道:“赵国张宣,恭贺郑大丞相上将军得封武安君爵,功高震主,灭族不远!”声音之大,大厅内外所有人等全都听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