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十八章 符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八章 符节

第二日辰时,伊华还在榻上酣睡,子夜却健步如飞地推门闯了进来,高声叫道:“公子,公子!”

伊华一下子惊醒过来,翻身从床上坐了起来,四下张望了一眼,发现自己还是置身于郑国驿馆之中,并未像自己梦中那样,重新回到了现代社会,回到了部队之中。

微微叹息了一声,伊华这才转头瞧着子夜说道:“子夜,何事惊慌?”

“公子,国君密使到。”子夜压低声音说道。

“国君……密使?郑国?”伊华微微皱了皱眉,却见子夜微微摇了摇头,伊华一下子便明白了过来,急忙起身说道:“快,快请密使进来!”

“喏!”子夜急声应道,转身出门,很快便又带着一个灰衣商贾打扮的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进到房间,子夜疾步走到伊华跟前,躬身行礼叫道:“公子,密使带到。”

“微臣虞臧,拜见公子!”中年男子也急忙上前几步,走到伊华跟前,跪地行礼说道。

伊华不等虞臧拜下去,便急忙躬身扶住虞臧,说道:“虞大人无需多礼,快快请起!”

“多谢公子!”虞臧见礼之后,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然后又朝伊华拱手为礼,说道:“公子,传国君口谕!”

伊华微微楞了一下,身旁的子夜已经单膝跪倒在了地上,伊华急忙也跪伏了下去,行礼说道:“公子华聆听君父口谕。”

“国君口谕,命公子华为赵全权特使,赐符节印信,列国邦交征战事宜,皆由公子华便宜行事。邦交征战,国之大事,儿须谨慎。此谕,赵侯绍元十七年三月初五。”虞臧昂首站立,朗声说道。

公子华微微楞了一下,旋即恭声应道:“儿臣遵谕!”说着,行礼后,直起身来,却正好瞧见虞臧朝外面招了招手,一个黑衣护卫捧着一个长方形的木盒子,低着头疾步走了进来,走到一番身后,躬身将手中的木盒子捧给了虞臧。

虞臧转身接过木盒子,又回过神来,躬身递给了伊华,说道:“公子,这是国君赐予的符节印信,持此符节印信,公子可代国君行邦交征战事宜!”

符节!伊华身子微微颤动了一下,伸手抚摸着虞臧手上捧着的木盒子,轻轻地打了开来,却见里面平放着一根大约一米长,上下一样粗细的棍子,上面隔上两三寸便用牦牛毛装饰了一圈,上下总共九圈,下面是一个握柄。符节旁边,还有一方小小的铜印。

伊华瞄了几眼木盒子中的符节印信后,这才又合上木盒子,躬身双手接过了木盒子,转手又递给了子夜,朗声说道:“子夜,小心收着。”

有了这符节印信之后,伊华这赵国特使的身份就算是真的了,之前他还是想得太简单了些,或者说根本就没考虑得那么周全,而他身边的子夜,只不过是个百骑将,军中下级军官,从小到大,恐怕连赵国都还没出过,出使他国需要些什么,恐怕他自己也都不清楚,自然也就不可能提醒伊华了。

可以说,伊华和子夜两人,之前只不过是凭着一腔热情,一时头脑发热,便冒充赵国特使,跑到了郑国,想要跟郑国商谈邦交事宜呢!

好在伊华昨天夜里才到郑都阳高,而且也只见了郑大丞相陈文一人,若是拖到今日,他的身份在阳高城中传开,又或者传到郑国新君耳中,郑国新君传唤,那时候,他拿不出符节印信,可不就成了假冒特使,欺君罔上之人了么?

到那时,等待伊华的,或许真的就是一口烧得沸腾的油锅!

“喏。”身后的子夜急忙躬身应着,郑重其事的接过了装着符节印信的木盒子。

“公子,国君还命令微臣为副使,协助公子处理与列国的邦交征战事宜。”虞臧又微微躬身说道。

“有劳虞大人了!”伊华朝虞臧拱手说道,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伊华又低声问道:“虞大人,君父身子可好些了?”

“公子勿忧,微臣离开云台关时,君上一切安好。”

“云台关?大军撤往云台关了么?”伊华微微楞了一下,旋即急声问道。

虞臧微微颔首,说道:“是的公子,公子前日刚走,第二日,君上便下令全军后撤,放弃云台河谷营区,退守云台关城。”

退守云台关城?如此说来,自己那个便宜老爸应该是明白自己在营中隐晦的留下的那些暗示了?想到这些,伊华不由得又微微放心了些,旋即又问道:“云台关城可还能坚守?”

“公子勿忧,云台关城城高五丈,厚三丈,方圆十里,皆是高墙厚壁,且城中囤积有可供大军支用半年之军械粮秣,短时间内,薛军想要攻破关城,几无可能!”虞臧微微躬身说道。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虞臧又说道:“微臣三日前经过莒国新城时,新城酒肆饭馆中的食客,还在以我赵薛两国之战事做赌,赌我赵国还能坚持多久呢!”

“莒国?新城?”伊华微微皱了皱眉。

“是的,公子。君上命微臣为副使,前来郑都寻找公子,同时命长史司徒寇为特使,出使莒国,寻求莒国出兵相助。”虞臧拱手低头地说,说着,还偷眼瞧了伊华一眼。

其实,国君的口谕是,如果找着公子华了,便以公子华为特使,虞臧为副使。如果没找着公子华,虞臧就是出使郑国的全权特使!

伊华恍然地点了点头。赵国早就应该派人出使莒郑等国了,天下列国纷争,哪有仅凭赵国一己之力独抗薛国之理?

且不说赵国羸弱,薛国强大,为天下霸主,赵国能不能抵挡得住薛国强大的攻势,即便赵国勉强抗住了薛国的攻势,赵国也必定损兵折将,耗损国力,十年八年都恢复不过来呢!

而其他诸国呢,却在一旁隔岸观火,幸灾乐祸,说不定心中还巴不得赵国跟薛国打得更久一些,能够更多的消耗薛国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