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二十六章 何人为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十六章 何人为帅

上大夫陈昂略微沉吟了片刻,然后才又说道:“君上,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臣以为,伐兵伐交,亦或是伐谋,最主要还是看何策于我大郑最为有利!”

“于我大郑最为有利?”郑侯低声呢喃了一遍,旋即问道:“上大夫以为,伐兵伐交,亦或是伐谋,何策于我大郑最为有利?”

陈昂再次沉吟了片刻,然后才说道:“臣以为,若能不费一兵一卒,说得薛赵两国各自罢兵言和,于我大郑最为有利!”

郑侯微微楞了一下,瞧着陈昂说道:“上大夫以为,当以伐交为上?”

“正是,臣以为,君上可遣使联合莒、卫、姑射等国,共同遣使至薛,调停薛赵战事,促使薛赵罢兵言和!”陈昂拱手行礼说道。

“联合莒、卫、姑射等国,调停薛赵战事?”郑侯微微皱了皱眉转头瞧着陈曷说道,“太叔公以为,上大夫之策,可行否?”

“君上,老臣年迈,不问政事二十余年,君上问策于老臣,无疑问道于盲。”陈曷低眉垂目地说道。

听了陈曷的话,郑侯心中不由得暗暗发狠,他之所以将公族中最老的一个勋贵留下来,一起到政事堂议事,就是为了利用陈曷太叔公的身份,好压一压陈文,可不曾想陈曷却是个老狐狸,一句‘老臣年迈’,便推得一干二净!

眼神微微闪烁了一下,郑侯旋即便又转头对陈文说道:“丞相以为,上大夫之策如何?”

陈文却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转头对内史大夫姜敦说道:“内史大夫,你觉得呢?”

“回禀君上,大丞相,臣以为,上大夫之言甚是有理,不失为一可行之策!”姜敦朝郑侯拱手一礼,又朝陈文拱手一礼后,这才说道。

话音未落,骠骑将军赵铎已经呛声说道:“君上不可!”

“骠骑将军,上大夫之策,有何不可?”郑侯微微有些诧异的瞧了赵铎一眼,旋即问道。

“君上,末将,末将以为,上大夫之言也确实可行,只是君上,我大郑内外和睦二十余年,就如赵国特使张子所言,军中战将,垂垂老矣,军中兵卒虽众,却几乎无一人上过战场,见识过铁血厮杀,战场惨烈,一旦外敌来犯,我大郑难道真要以这样一群绵羊之师,面对薛赵等国的豺狼雄师么?”赵铎瓮声瓮气地说道。

听了赵铎的话,郑侯不由得又微微楞了一下,然后才又问道:“那以骠骑将军之见,我大郑当出兵伐薛,以救赵国?”

“末将,末将以为,大郑数十万军兵,也该上上战场,见见血腥了!”

“车骑将军,你以为呢?”郑侯又转眼瞧着车骑将军公输虎说道。

“末将心思,与骠骑将军无异。”公输虎直身抱拳行礼说道。

郑侯眼神闪烁,沉吟了片刻,旋即又问陈文道:“叔父,你意下如何?”

陈文略微思索了一下,旋即拱手行礼说道:“君上,老臣以为,上大夫之策可行,然则骠骑、车骑两位将军所言,亦不无道理。”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陈文又说道:“伐交伐战,但凭君上决断。君上若属意伐交,便依上大夫之策,联合莒、卫、姑射等国,遣使调停薛赵战事。”

说着,陈文偷眼瞧了郑侯一眼,又说道:“君上若属意伐战,便请君上登坛拜将,委任主帅,整顿大军,讨伐薛国。”说着,陈文又强调了一句:“一切,但凭君上决断。”

听了陈文的话,郑侯眼神微微闪动了几下,良久才又说道:“如若伐战,叔父以为,我军尚能一战否?刚才骠骑、车骑两位将军已经说了,军中老将垂暮,军卒未经战阵,非为强军,可能与薛军一战?”

“君上,上大夫刚才也说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且,将为兵之胆,君上有骠骑、车骑将军这等沙场老将,一旦上了战场,未必就不能将一群绵羊,训练成虎狼之师!”

听了陈文的话,郑侯微微沉吟了片刻,瞧了赵铎和公输虎一眼,然后才又说道:“骠骑、车骑两位将军皆是万夫不当之良将猛将,然则,叔父以为,何人可为全军之统帅?”

我是大丞相兼领上将军,当然应以我为三军统帅!

陈文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旋即躬身行礼说道:“君上,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何人可为全军统帅,老臣亦无可荐之才。然则,无论君上以何人为帅,老臣以为,此人必当有勇有谋,且威望足以服众,方能号令三军,莫敢不从。”

郑侯微微颔首,沉吟了片刻,方才说道:“叔父所言甚是。”说着,又停顿了一下,郑侯这才又说道:“叔父以为,太叔公可为三军统帅乎?”

听了郑侯的话,陈文和陈曷全都不由自主地楞了一下,陈文斜眼瞧了陈曷一眼,然后才说道:“叔公德高望重,公族朝野之中,素有威望,且叔公于君父在位之时,便是辅政大臣,上柱国武成君,由叔公为帅,统帅三军,自然朝野咸服。”

“君上,老臣年近八十,如何还能披挂上阵,统帅三军?还请君上三思。”陈曷用眼角的余光扫了陈文一眼,颤巍巍的朝郑侯拱手行礼说道。

郑侯微微沉吟了片刻,旋即说道:“太叔公年迈,统帅三军确实不妥。然则,太叔公心中可有统帅人选?”

陈曷还没来得及说话,骠骑将军赵铎已经抢先说道:“君上,大丞相身兼上将军之职,本就是三军统帅,且二十年前,便是大丞相统帅三军,击退了来犯的获国二十万骑兵,当此之时,唯大丞相,上将军统帅三军,方能与薛军决一死战!”

听了赵铎的话,郑侯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旋即说道:“叔父统领三军,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只是寡人刚即位为君,朝野之中,波涛暗涌,若朝中无大丞相坐镇,寡人恐怕政局不稳,变生肘腋,如之奈何?”

说着,郑侯又深深地望着陈文说道:“叔父,寡人年幼,军政大事,还得多多仰仗叔父,叔父若是统军在外,寡人诸事难决,如何是好?叔父可有两全之策?”

还不是怕本公独领大军在外,如若战胜薛军,声望更甚,威胁到你国君之位么!陈文双眼微微缩了一下,暗自想到,旋即直身行礼说道:“君上,老臣心中,亦无两全其美之策。”

郑侯喟然一叹,摆手说道:“罢了,此事容寡人再思虑一二,诸卿若有可荐之人,亦可大胆谏言。”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