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丞相府邸亦是张子柴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丞相府邸亦是张子柴门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丞相府邸亦是张子柴门

庭院里外三进,花园走廊,亭台楼阁,应有尽有,光是奴仆丫鬟,便足足有上百人,之前在大门外迎候张宣的,不过是府中的管事丫鬟罢了,若要说还有什么欠缺的,唯一欠缺的,恐怕就是一个女主人了。

“先生,府中的奴役丫鬟,皆是主上亲自挑选的,就是这座庭院,亦是主上从众多公室之中,挑选的最大的一处。先生瞧瞧,可有什么不妥之处,吩咐子夜,子夜也好整改。”子夜带着张宣和伊华走进庭院,一边走,一边说道。

“公子,这,张宣无功不受禄,公子这般厚待张宣,张宣受之有愧啊!”

“先生说笑了,先生辛劳数月,为赵奔走,劳苦功高,赵人有目共睹,岂是无功?区区庭院,权作先生歇脚之处,还望先生不要嫌弃才是。”伊华拉着张宣的手说道。

“公子谬赞了,谬赞了。”张宣急忙谦逊地说道,话音未落,却见伊华轻轻地拍了拍手,庭院外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张宣回头望去,却见一个宫中老宦,带着两队宫中禁卫,匆匆忙忙的走了进来。

老宦走到伊华跟前,躬身行礼,伊华微微颔首,老宦这才又直起身来,拿出一份诏书,用尖锐的声音叫道:“张宣接诏!”

张宣愕然一愣,转头不解地望着伊华,伊华虽在赵国先君灵柩之前继位为君,但却还未正位,也还没有下达过任何诏书,现在却对他这个刚刚布衣入赵的薛人下诏,着实有些突兀,甚至可以说让人费解!

微微愣了一下,张宣旋即朝老宦躬身一礼,说道:“张宣恭听君令。”

老宦展开诏书,高声宣读道:“先生张子,天纵奇才,卧龙良驹,军政咸通,今日入赵,赵之大幸!寡人惜才,不惜高爵,委张宣军国重任,命为丞相,爵,上大夫!诏令到日,着即开府理事,军政国事,咸与闻之!赵侯伊华元年春月,首诏!”

听了老宦的话,张宣不由自主地又愣了一下,愕然瞪大双眼,转头瞧着伊华!他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刚刚入赵,赵国新君尚未正位,继位之后下达的第一封诏令,不是关于军国大事,也不关社稷民生,这第一封诏令,竟然就是给他这个刚刚入赵的薛人的!

任为丞相,军政国事,咸与闻之!军政大事,全都有权过问,这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权势?半年之前,自己还只是薛国丞相门下的一个郁郁不得志的食客,靠着丞相府每月三五金的施舍度日!可半年之后,自己摇身一变,竟然能与旧主平起而坐!

旧主韩栎,薛国丞相,门客张宣,赵国丞相!同为一国丞相,自能平起而坐,把酒言欢!

虽然一直以来,张宣都自视甚高,相信自己终有一日能够封侯拜相,出人头地。可张宣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只不过短短数月时间,自己便从一介布衣,一飞冲天,成为一国丞相,总摄军国重政!

“先生,快接诏,快接诏啊先生!”一旁的子夜低声提醒张宣道。

“啊?”张宣猛地回过神来,朝着老宦躬身一礼,恭声说道:“臣,张宣接诏!”双手恭敬地接过了老宦手中的诏书,然后又转身对伊华深深一礼,说道:“君上如此信臣重臣,臣何以为报?”

伊华笑着接口说道:“先生无需报我,只要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说到这里,伊华不由自主地停顿了一下,改口说道:“为万世开太平,便是对我,对天下,最好的报答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张宣呢喃着重复了一遍伊华的话,双眼顿时猛地一亮,伊华这句话,比之之前那句“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夏土”,同样的豪气干云,雄心满志!赵国有此国君,赵人之幸,天下之幸!张宣能得此主君,亦是张宣之幸!

深深地朝伊华躬身一礼,张宣恭敬地说道:“君上,张宣代天下亿万生民,谢过君上!君上爱民之心,古之三皇,亦难及之!”

“先生言重了,伊华何德何能,怎敢与三皇比肩?”伊华急忙扶住张宣说道,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伊华又拉着张宣一边往外走去,一边说道:“丞相,请随我来!”

带着张宣来到庭院正门外,抬头望着大门上空无一字的横匾,伊华笑着转头对张宣说道:“丞相,伊华本想手书‘大丞相府’,怎奈字迹潦草丑陋,羞于见人。丞相本是书法大家,薛国旧居大门横匾上的‘张子柴门’四字,那是苍劲有力,跋扈张扬,尽显丞相大才!故而这横匾,伊华便空了下来,由张子自书,如何?”

“君上取笑张宣了,张宣醉后狂草,难以启齿,羞于见人,君上切莫揭了张宣老底,切莫揭了张宣老底!”张宣急忙笑着摇头摆手说道。

伊华轻笑着说道:“丞相说笑了,丞相醉后,才华毕露,锋芒尽显,方是真性情,真豪杰!”

张宣急忙摇了摇头,“让君上见笑了。”

子夜指使着府中奴役,将正门上横匾取了下来,府中奴役又捧上了笔砚金粉,跪着捧到了张宣跟前。

张宣微微愣了一下,转头却见伊华微笑着朝他示意了一下,张宣这才提起笔来,在金粉上沾了几下,奋笔疾书,在横匾上再次写下“张子柴门”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又在一旁落款:张宣手书。比之当日在薛国所见,少了几分狂妄,却也多了几分凝重。

子夜在一旁见了,笑着说道:“先生,不,大丞相,这不对吧?好好的一座丞相府邸,怎么就成了柴门了呢?”

“张宣此举,意在提醒张宣,莫忘前时落魄之日,亦是提醒张宣,莫忘君上厚恩。张宣今日高官得做,大屋得居,皆是君上所赐!君上以国士之心厚待张宣,张宣怎能不以国士之心,回报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