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二百八十四章 伏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八十四章 伏兵

黎明前,月已西沉,整个大地都陷入了一种无边的黑暗之中。黑暗中,伯黎领着整合后的七千赵军戍卒和赵康统领的赵国新军第二旅第三第四营和直属营的一千五百名新军,一前一后,相距两里左右,正摸黑往宸邑赶去。

在伯黎眼中,赵康统领的那一千五百名新军,根本就没什么战斗力,别说跟赵国战兵相比了,就是跟赵国戍卒,也没有一丁点的可比性!

之前伯黎还让赵康统领的新军和自己麾下的三千戍卒合兵一处,那也只是无奈之举,等后来伯黎整合了吴泾、陈岳等人的戍卒,麾下戍卒达到七千人后,伯黎就更看不上赵康那一千五百名新军了,整合后,直接便将赵康所部一千五的新军踢出了队伍,还美其名曰保护君上!

对此,赵康也并无任何怨言,领着第二旅的一千五百名新军,护卫着伊华,远远的跟在伯黎七千人的大部队身后,拉开了一两里的距离!

虽然前方还有伯黎的七千名赵国戍卒,但赵康却依然没有任何掉以轻心,将第二旅斥候营的斥候队全部派了出去,最远的甚至前出到了伯黎所部七千戍卒前方十里之外!

若不是赵国新军从入营的第一天起,就狠抓训练,早中晚十里负重越野,那就是一日三餐中的正餐,三餐之外,还有上午茶、下午茶,入夜后不还有夜宵、宵夜么?这些上午茶下午茶、宵夜、夜宵什么的,同样是训练训练,再训练!军事技能训练之外,就是体能训练!

如此长时间的坚持训练,甚至于半夜都还有紧急集合,三十里五十里长途拉练什么的,赵国新军,特别是军中精锐斥候营中的斥候,更是早就训练出了一身超凡脱俗的本领,翻山越岭,如度平地,入夜潜行,更是如喝凉水一般简单!趁着夜色,跟伯黎大部队拉开距离,摸到伯黎前方十几里外,那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个位面时空中的军中斥候,在伊华看来,跟他所熟悉的那个位面时空中的特种兵,其实也没什么两样了,甚至于比后世那个位面时空中的特种兵,需要掌握的东西还要多得多!

由于高科技的发展,伊华所熟悉的那个位面时空中的特种兵,借助各种各样的高科技手段,轻而易举的就能够获得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情报,也能获得各种各样的后勤保障支援等等,什么呼叫炮火支援啊,呼叫空中支援啊等等等等,几乎很轻易的就能够获得!

而这个时空中的军中斥候,却几乎是全凭着自身的能力,去探查敌情,包括探明敌人数量,行军速度,指挥将领是谁,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凭借着斥候的人力去查探到的!而且除了这些敌方军情外,有时候这些斥候还不得不承担起刺杀敌军首领之类的斩首任务!

这些,在伊华所熟悉的那个位面时空中,绝大多数可都是特种兵的活!这个位面时空中,并没有特种兵这种说法,但熟悉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现代军事编制体制的伊华,在训练赵国新军时,在所难免的,便会将一些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的军事因素,融合到对赵国新军的训练中来!而赵国新军中的斥候,伊华有意无意的,便将他们当成了赵军中的特种兵来训练!

甚至于就连赵国君侯最信任的亲卫——青龙密卫,伊华也以轮训的方式,对他们分批分次,进行了特种作战训练!

青龙密卫编制仅有百人,这点人,在伊华看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青龙密卫之外,伊华甚至还在着手组建另外三支密卫,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白虎、火凤、玄武!

四支密卫,每卫一百人,足足四百人,在伊华看来,这点人应该勉强算是够用了,至少目前是够用了,至于以后,随着赵国的逐步强盛,到那时,以四大密卫为基础,再进行扩充就是了!

撒出去的,跟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特种兵在军中的地位相似的第二旅斥候,很快便将四面八方的情报陆陆续续地点传递了回来。

其中一条情报,便是宸邑城西郊外十里小山岭中,埋伏着一支三千人左右的部队,打的却是上将军伯黎的旗号!

人数三千,打的又是上将军伯黎的旗号,将这条情报与之前的情报一相印证,赵康也就几乎可以肯定,这支三千人左右的伏兵,应该就是司马戍所部了!

确认了司马戍所部的位置后,赵康只是下达了一个小心警戒的命令,暗中提高了第二旅的警戒等级,同时将大量的斥候派往了那里,以观察和注意司马戍所部的一举一动!不过赵康却并没有派人知会上将军伯黎!

之前,君上就已经让亲卫龙二三去通知了上将军伯黎,让他小心防范寇氏、邓氏和司马戍三部动静,上将军伯黎久在军伍,这点警觉心应该还是有的,更何况司马戍打的还是上将军伯黎的旗号,应该不会对伯黎下手的,因此,赵康才没有派人知会伯黎,告诉他司马戍就埋伏在宸邑西郊十里外的小山岭中!

天快要亮的时候,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天上的日月星辰,几乎一个都看不见,就连东边天际的启明星,这时也还没在赵国的崇山峻岭之中冒出头来!因此,这个时候的天色,几乎只能够用伸手不见五指来形容!

摸黑行进中的伯黎所部七千余人,这时候刚刚出现在宸邑西郊十里外的小山脚下!已经奔走劳累了一整天,甚至还有过担惊受怕,精神高度绷紧的极度紧张的时刻,这时候伯黎手下的七千戍卒,早就已经疲惫不堪,极度困乏了!

然而上将军伯黎,却并没有让他们停下歇息哪怕是一小会儿,只想着尽快赶回宸邑,平定城中叛乱!

对伯黎来说,平叛所用的时间越久,对赵国造成的动荡就会越大,影响也会越大,在赵人心中引起的恐慌也就会越大!最好是能够兵不血刃,在事态没有进一步扩大之前,平定叛乱,这样也能保证赵国朝野的稳定,震慑住更多的别有用心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