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三百三十三章 推恩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三十三章 推恩令

对于推恩令,在另外一个位面时空中,可绝对算不上陌生!而且,伊华发布的以推恩令为主的第二批新法法令,跟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的推恩令的内容,也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

甚至于推恩令的主要内容,都是在伊华的授意下,由张宣纸笔书写的,其中便有“士大夫之族,子弟十数只,然皆嫡子承袭爵位名禄,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以封之承之,则仁孝之道不宣也!愿君上推恩分爵子弟,利益均沾,则人人自喜,君上之恩众矣”之类的的话语!

而几乎就在张宣当着满朝文臣武将的面,将这篇《请君上推行恩令疏》公诸于众的同时,伊华当即便在朝会上说了一句话:“善,准允施行之!”

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张宣的《请君上推行恩令疏》就算是获准通过了,之后,便是一系列具体的执行《推恩令》的法令文书的颁布与公示推行!之后,更是在赵国新军的拥趸下,从国都宸邑出发,伊华强行将推恩令推广执行到了上至公族,下至下士等所有世家贵族身上!

便是最低一级的下士之爵,按照推恩令的法令内容,其家主在拥有两个以上的子嗣时,也要将自己承袭,获取的土地财富,以及权势地位,全都利益均沾,分赏到每一个子嗣身上,除了嫡长子,根据推恩令,嫡长子可以多承袭一个父辈爵位。

当然,这仅仅是只下士爵位,而下士以上的士大夫贵族,则全都需要降爵承袭!也就是说,上大夫之爵,嫡子承袭爵位后,爵封最高不过中大夫,中大夫袭爵,最高不过下大夫,下大夫袭爵,最高不过上士!

通过这种降爵承袭的方式,伊华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上大夫世家贵族的数量,也能够让士大夫之家,永远都不可能安于现状!所有企图安于现状的士大夫之家,其家族权势地位,都会由于降爵承袭的缘故,而逐渐没落,直至最后变成一个普通人!

通过这种方式,赵国在神不知鬼不觉之间,就彻底分化瓦解了旧有贵族士大夫庞大的家族势力,从此之后,赵国国内,再无任何一个家族,可以跟国君相抗衡,而家族原有的私兵制度,也将彻底的崩溃瓦解!

小家小族的,可再也没有那个财力和物力,能够豢养培植起一支人数能够超过一千人的私兵了!

而且分宗立族之后,原本通过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家族势力,相互之间的联系也不再那么的亲密无间,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便是有人想要再像孟氏、甘氏那样聚众造反,已经分宗立族的各家各户,为了自己小家小户的利益,也不大可能跟着宗族再一起做那抄家灭族的买卖!

夜寐宫中,张宣将刚刚校对完成的一卷竹简,捧到伊华跟前,双手奉送了上去,说道:“君上,这是刚刚校对完的推恩文书,请君上过目。”

伊华看也没看,伸手便接过了张宣手上的竹简,在书案上展了开来,取过印玺,便在竹简最后加盖了国君印玺,一份法令,便算是完成。

加盖了印玺后,伊华才又卷起竹简,重新递还给了张宣。张宣双手接过竹简,迟疑着说道:“君上就不再看看?”

“有张子在,寡人放心得很,无需再看,浪费那个精力物力!”伊华轻笑着说道。

张宣默然愣了一下,过了好一会儿,才又说道:“此推恩令颁行之后,赵国将再无世家权贵,君上权威,也将如日中天,照耀万民。”

“张子说笑了,我倒是不在意什么君上权威,只要能让那些士大夫权贵,少些掣肘,赵国国内,能够少些内乱,百姓能够休养生息,赵国能够复兴强盛,不再受人欺凌霸辱,寡人也就可以告慰祖宗,告慰天下万民了。”伊华有些感慨地说道。

推恩令的颁行,最主要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加强中枢集权,削减地方豪强势力,从而加强整个赵国的核心力量和凝聚力,达到强盛赵国的目的!

从另外一个位面时空中魂穿而来的伊华,对于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强大核心力量和执行力的认识,可是比这个位面时空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要更加的清楚和明白!

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那些所谓的联邦制国家,或者号称民主、自由的国家,实际上,从根源上来讲,跟中央集权制国家,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那些联邦制国家或者是民主自由的国都,本质上就是一盘散沙,一个松散的联盟组织,而中央集权制国家,则是铁板一块!二者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在华夏历史上,上古先秦时代,国家可不就像是那些联邦民主国家么?可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一个松散的联邦制国家,最终都将会走向衰落分裂,也只有形成一个强大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才能够真正做到整个国家的统一和和平稳定的发展!

而在伊华所熟悉的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历史上的历朝历代,朝廷中枢,可都在为加强这个中央集权政府而努力,而且也正是因为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才有了华夏大一统的观念,才有了传承数千年而从未间断的华夏大一统的历史!

推恩令的颁行,削弱了世家贵族的势力,变相的,也就加强了中枢的集权,形成了一个以赵国君侯伊华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政府,从而加强了伊华的君权!

听了伊华的话,张宣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旋即朝伊华躬身行礼说道:“君上忧国忧民,体恤万民之心,臣万分佩服,赵国有君如此,实乃天下之幸,赵人之幸也!”

“张子言重了,寡人亦不过是一普通人耳,哪有张子说的那样好?”伊华谦逊地摆了摆手说道,话音未落,一个内宦却低着头,脚步匆忙地走了进来。

伊华微微愣了一下,抬头瞧了一眼那个内宦,沉声问道:“何事?”

“启禀君上,大行人遣快马信使,送来密函,请君上过目。”内宦低着头说道,说着,双手捧着刚刚收到的大行人王嵇遣人送来的密函,恭恭敬敬的递给了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