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三百九十五章 举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九十五章 举荐

听了王僖的话,王信不由得又愣了一下,的确,便如王僖所说的一样,自从薛郴新约签订之后,薛国数万大军驻扎于郴都泰宁以及郴国大小山川险隘之中,扼守郴国要地,军事政令,皆出薛将,郴国早已没有了半点自主之权!

漫说薛国驻军不受郴候约束,便是薛军违法犯纪之后,郴侯亦无权审讯,薛军,俨然便已经是郴国之主,郴侯虽名为一国之君,实则与薛臣已经并无二样,对薛王之意,更是不敢有半分违逆,比之大夏立国之初,分封之诸侯封臣,还要不如!

郴国国内若是生变,或者薛王不愿郴国再存之于世,甚至无须从薛国调兵,只需一纸谕令,薛将侯集翻手之间,便能灭亡郴国公族,可以说,郴侯之生死性命,早就已经身不由己,被掌握在驻守泰宁的薛将侯集手中!

甚至于,这些时日,已经有流言蜚语传来,驻守泰宁的薛将侯集,俨然便已经是郴都泰宁之主,出入宫禁,夜宿宫闱,竟是毫不避讳,郴国公主,甚至是郴侯夫人嫔妃,侯集亦是早寝暮宿,来去自如,仿若自家后院一般!

郴侯却是敢怒不敢言,满腔怒火无处发泄,却是连侯集之面,都不敢见,每逢听闻侯集入宫,郴侯便早早的退避三舍,躲得远远的了!

侯集尚且如此恣意妄为,麾下薛军,更是上行下效,作奸犯科,奸淫掳掠,几乎将坏事做绝!而整个郴国上下,却无一人敢口出怨言,对于薛军的所作所为,郴侯甚至连遣使告知薛王的勇气都没有!

一国之君,如此苟且,活着倒真不如死了算了!至少,王信自问,如果换成自己是郴侯姚裕,如果新阳国落到郴国这般下场,王信还真不如拼了一死,跟薛国拼个鱼死网破呢!

“君父,郴国如今是个什么样子,君父又怎会不知,若是我新阳国亦落到如此地步,君父可能忍得?”王僖见王信脸上的脸色不停地变幻着,便又追问了一句,当初,自己在太子府邸中见到公孙炳的时候,他便也曾经这样逼问过自己!

王僖也有好好的考虑过公孙炳的这个问题,如果自己继承了新阳国君之位,如果新阳国落到郴国这般地步,要让自己像郴侯姚裕那般隐忍,头上跟北狄草原一样,那还真不如死了算了!

听了王僖的话,王信脸上不由自主地一变,沉着脸说道:“我新阳若是落到此等田地,孤岂能忍?”

“可是君父,如若薛莒二王继续东征西讨,逐一剪灭天下列国,不出二十年,我新阳国便是还存在于世,恐怕也已与今日之郴国并无两样了!薛王贪婪暴虐,天下人尽皆知,便是薛王砥定天下,又岂会容我新阳国存之于世?”

听了王僖的话,王信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抬眼瞧了王僖一眼,沉吟了片刻,王信才又继续说道:“若依僖儿之见,君父又该如何自处呢?”

“联郑攻薛!”王僖想也没想,便脱口而出说道,这个也是公孙炳跟他说的,当时他可谓是记忆深刻,听到王信的问话,他便想也没想便说了出来。

“联郑攻薛?”王信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瞧着王僖说道:“僖儿,郑国虽为天下首富之国,可要战胜薛国,却几无可能,更何况如今郑侯刚刚平定郑相陈文之乱,郑国政局动荡不安,朝野不稳,郑国又岂有心力图谋薛国?”

“君父,郑国内乱刚平,郑相残势跃跃欲动,当此之时,郑侯更需一场外战之胜,以固君位,且前年,郑国刚与薛国一场大战,胁迫薛国割让安阳一郡,奉还王室,双方仇隙已深,郑侯亦必知晓,薛莒联军灭卫之后,便是郑国,救卫便是救己,郑侯又岂会坐视联军灭亡卫国?”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王僖又说道:“若郑军在外,偷袭薛莒联军,我新阳在内,以为内应,内外夹击,联军必定大败,如此,我新阳方有一线生机!”

“内外夹击联军?”王信微微愣了一下,沉吟了片刻,然后才又说道:“可即便如此真能击败薛莒联军,可此战之后呢,我新阳国岂不是要单独承受薛莒二王之怒火?薛莒二王若再起大军,攻我新阳,我新阳又如何应对?”

“君父,若我新阳联郑,郴国、中山又会如何呢?”王僖不答反问道,停顿了一下,又说道:“郴国朝野,对薛郴新约,早就怨声载道,对薛国驻军,更是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郴国又岂会坐失良机,而不趁此机会,驱逐薛军,废止薛郴新约?”

说着,又停顿了一下,王僖又说道:“中山侯见郴国落到如此地步,君父又安知其不心寒意冷,与我抱同样心思?”

听了王僖的话,王信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正要开口说话,却听王僖又说道:“君父,薛若不败,四国血盟便是长存,我新阳也只会永远仰仗薛王鼻息而活,最终也只会落到与郴国一般无二的境地!”

说着,又略微停顿了一下,王僖竟然提高了一些声调,说道:“君父,霸主不死,我等小国岂有出头之日?只有将薛莒二王拉下霸主之位,我新阳方可得一线生机,不至于如郴国那般,公族贵女,却受一裨将之辱!”

听了王僖的话,王信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抬眼瞧着王僖,过了好一会儿,王信才又说道:“僖儿,这些话不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吧?说吧,这些都是谁告诉你的?”

听了王信的话,王僖脸上不由得微微一红,低下头去,跪倒在王信跟前,说道:“君父,儿臣不敢欺瞒君父,这些话,都是儿臣府中游学士子公孙炳所言,儿臣深以为然,今日君父见问,儿臣便说了出来,儿臣不是有意欺瞒君父,请君父恕罪!”

王信瞧着王僖,过了好一会儿,才微微叹息了一声,说道:“起来吧,这公孙炳所言,也不是不无道理,公孙炳,公孙……想必,这公孙炳,亦是公族后裔,方才有此见地,你与之往来,倒也不无不妥。”

听了王信的话,王僖脸上一喜,急忙说道:“多谢君父。”说着,停顿了一下,王僖又说道:“君父,公孙先生谈吐优雅,举止得体,且学问渊博,见识过人,儿臣想,儿臣想恳请君父,允儿臣拜公孙先生为师,教导儿臣,也好让儿臣早日成材,为君父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