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四百八十九章 军衔和军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百八十九章 军衔和军制

第四百八十九章 军衔和军制

伊华这次巡幸霞西、林宁两郡,主要就是为了视察匠作监名下的武器作坊以及在林宁郡衢富山谷新兵训练营编练的赵国国防军第三军的开训动员会。

武器作坊主要有霞西郡赭石山的铁器作坊和阜庆邑的弓弩作坊,卫国和薛国两批订单中,长柄长刀的数量是八万多把,主要的生产产地在霞西郡外赭石山,而剩下的那八万多把木弓和手弩,则主要是在盛产铁木的阜庆邑的弓弩作坊生产的。

而在林宁郡外衢昌山和富昌山之间的衢富山谷中,则是赵国除栾犀山谷栾犀新兵训练营外,第二个新军训练营!

如今,赵都宸邑外栾犀山谷中的栾犀新兵训练营已经步入正轨,第一批新兵也已经在年底前全部完成军事训练,并且考核合格,全部分派到了赵国东部的云台郡和山陇郡中,分驻在各个险要关隘和军事重镇之中!

而云台郡和山陇郡中,除了之前被派往山陇郡中的荡寇将军邓维所率领的新军第一旅,已经驻防山陇郡郡城,跟山陇郡守备游击将军公叔子夜,共同防范盘踞在零陵和甘临两邑中的甘氏叛军外,其余郡县邑城的绝大多数戍卒,都获得了一个新的名称——城防军!

而还有一部分年龄较大的戍卒,则跟郡县邑城的衙役合并在了一起,被改称为巡卒!而那些刚刚从栾犀山谷新兵训练营分驻到各个险要关隘和军事重镇中的新兵,也获得了一个新的名称——国防军,原有的战兵、戍卒以及衙役等名称,则一概弃之不用!

赵国的战兵,原本也是没有固定的员额和固定的驻屯军营的,通常都只是在战事爆发之后,赵国君侯才发布征募令,临时从各个郡县邑城的戍卒中,抽取精兵强将,再重新编组,组成一个又一个以千人为基本单位的军事编制,再在千人队的基础上,组建三军或者五军。

而现在,伊华在招募、编练赵国新兵的基础上,对赵国的军事力量构成形式,也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以栾犀山谷新兵训练营第一批新兵为基础,组建了专门负责国土防卫安全的国防军,而原本就驻守在地方的郡县邑城的戍卒,则变成了负责地方防卫和镇压地方叛乱,剿灭流寇土匪的城防军,衙役和剩下那些比较老弱的戍卒,则全都变成了维护城中治安和稳定的巡卒!

对于赵国军卒来说,这次的军事改革,可不仅仅只是称谓上的变化,更多的还是职能和使命上的变化!原本的战兵,只是从戍卒中临时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但现在,却有了专门负责对外战争的国防军,而且还有了专门的驻军营地!

并且,跟以往的戍卒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这些国防军,是完全脱产的,也就是说,这些国防军,是完全由赵国国尉府供养,武器拨付等等,也全都是由国尉府提供,并且就算是在和平时期,也都要接受长时间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

可以说,国防军,就是走出了栾犀山谷新兵训练营,却将新兵训练营中的那一整套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手段,全都原封不动的带到了新的驻防营地的赵国新军!而国防军也只有两种状态:战时和备战时!

而在去年年底前圆满的结束了第一批新兵训练的所有工作后,五个新兵旅,除了荡寇将军邓维所率领的第一旅驻防山陇郡外,其他四个旅,还有两个旅驻扎在云台郡和云台关,一个旅驻扎在云中郡。

只有第二旅赵康所部和军部直属营,一直没有确定最终的驻防地,直到年后四月份,薛国与东方六国的战争全面爆发之后,第二旅才得到了最新的命令:调驻林宁郡衢富山谷!而军部直属营,则依然留驻原地,留在了栾犀山谷之中!

好在之后没多久,栾犀山谷新兵训练营军司马苏复,便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命,任命为栾犀山谷新兵训练营主将,负责招募组建和训练新兵第二军,同时,苏复的军衔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之前苏复一直只是一个军司马,在军中地位并不算高,但这一次,伊华正式任命其为中将军,仅在柱国大将军、大将军和上将军之下。

中将军,也是伊华在对赵国军制进行改革后的新产物,虽然是个新名称,但是在列国之中,上将军,大将军以及柱国大将军等将军封号,早已有之,而这些顶级的,基本上国中都只有一两个的将军封号之外的其他正任将军封号,其实都可以被认为是中将军。

只不过伊华觉得这些将军的封号实在是太多了,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索性便化繁为简,一步到位,套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的军衔等级制度,直接弄出了个中将军的新封号,中将军之下,便是少将,少将之下,便是校尉,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校尉之下便是士,上士中士下士和锐士,士之下便是卒,锐卒、精卒和新卒。

不过,跟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的军衔等级制度有些区别的是,伊华弄出来的这套军衔制度,在校尉和士卒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只要立有足够的军功,上士也是直接可以晋升为少尉,甚至被越级提拔为中尉上尉的!

而新卒,顾名思义,就是刚刚离开新军训练大营的新兵,精卒,则是军中精锐之卒,精锐中的精锐,就是锐卒,锐卒之上,便是锐士!而通常,锐士便已经可以担任一个十人班的班长了。

而班都营旅军的军事编制构成,则基本沿用了新兵训练营中的编制,十人为班,班有班长。十班为都,都有都头(百骑将)和都副(小骑校),五都为营,营有营长(千骑长)和营副(千骑尉),四营为旅,旅有旅长、旅副以及旅司马。

而根据新的军衔等级制度,旅司马和旅副通常由中校或者上校担任,旅长则由少将担任,也就是说,在赵国新的军制之中,一个旅两千多人,才会有一个将军,只不过过去的封号通常是游击将军,而现在则改成了少将!

而从第一批国防军的驻屯情况来看,国防军的驻屯营区,通常都是以旅为单位的,也就是说,在赵国的新军编制中,旅,将会是最小的编组作战单位,而不是之前的千人队或者军了!

并且,在伊华颁布的第一批跟军事有关的改革法令,《大赵军法》中,对于旅长的任职要求之一,就是能够独立率领全旅执行作战任务,对旅副的任职要求也是,在特殊情况下(通常是指旅长不能继续指挥时),旅副能够继续率领和指挥全旅,执行独立作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