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七百一十章 陷马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百一十章 陷马坑

莒兵没有经历过草原获国王庭外的元秋山之战,甘氏叛军同样也没有经历过,甚至于甘氏叛军由于势单力薄,连赵军和郑军在草原上的所作所为,甘晖甘豫两兄弟,都是在投降了莒国之后,才听到了一鳞半爪!

然而不管是甘豫甘晖也好,还是莒国先锋主将熊飞以及先锋副将景毋鈡也罢,都只是对赵军和郑军在草原获国的所作所为,有所耳闻,元秋山之战,也只是听说过而已,至于元秋山之战的具体过程,在远隔千里,历时数月的传说过程中,自然难免的就会出现走样、变形,真相跟传说,自然也就有了天壤之别!

而公叔子夜,虽然同样也没有经历过元秋山之战,对于元秋山之战的具体过程,同样也是茫然不知。但是赵侯伊华,却是元秋山之战的亲身经历者,亲眼见证了元秋山之战的整个过程,其中就包括郑军在营中挖设陷阱,坑了成百上千的获人部族军的经历!

而伊华,本身就是穿越者,见多识广,而且拥有着比这个位面时空中所有人,都多了几千年的知识文化积淀,也就只看了一眼,伊华就已经看穿了郑军陷阱的作用和意图,学起来自然也不是什么难事!

事实上,伊华也不算是东施效颦,拥有远超于这个位面时空中所有人的知识见识的穿越者,不是不会搞这些陷阱,而只是没有想到而已,是真正的没有想到,甚至于被郑军的陷阱点破之后,伊华能够想到的用于战争中的陷阱布置,比这区区陷马坑还要多!

郑军杨龙所设计的这种陷坑,可不就是陷马坑么?

陷马坑,长五尺,阔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枪、竹签。其坑似亚字相连,状如钩鏁,以草及细尘覆其上,军城营垒要路皆设之!

这可是唐朝名将李卫公李靖的《李卫公兵法》上面记载的,受父母影响,自小就喜欢古文,家中古籍藏书更是浩如烟海的伊华,小时候就曾经在某本古籍上翻看到过这一段,在草原元秋山下看到郑军营区中用来陷人陷马的深坑时,伊华脑海里几乎一下子就浮现出了这一段话来!

既然是兵书兵法上都有记载的好东西,伊华怎么可能不拿出来用?几乎刚返回赵国,伊华就将陷马坑的形制、用法,用谕令的形式,传遍了赵国五郡之地,让赵国境内郡县邑城,遍设之!

这可是极好的防守措施,不仅能陷马,人也同样能陷,而且掉下去,几乎就再没有活下来的可能!

公叔子夜作为山陇郡的守备游击将军,自然也收到了伊华的谕令,对于陷马坑的形制、用法,自然也是了如指掌,而且在此之前,公叔子夜其实就已经在山陇郡城内外,官道正街等必经之处上,挖掘了百十个陷马坑。

陷马坑上覆盖了砂土,压平之后,从外表上看,与平时的路面也没有任何的区别,而且就算是有人踩上去,甚至马车压过去,只要不是载了很多重物的马车牛车,几乎也不用担心会压塌下去。

但是千军万马冲锋之时,其力道,再加上共振引起的地面震动,却是能够轻而易举的就将覆盖在陷马坑上的沙土震松震塌,最后连人带马,一起掉进陷马坑里,再无幸免的可能!

而山陇郡城外官道两侧的陷马坑,却并不是伊华谕令上的“长五尺,阔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枪、竹签”的陷马坑,而是加大号之后的陷马坑,深一丈多,宽也是四五丈,从官道外近二十丈的地方,以半圆形的弧形形状,从官道两侧一直延伸到了护城河边,形成了一道二十几丈的半圆形深坑,就像是一道天堑似的,将进攻的甘氏叛军,全都挡在了深坑外围!

看着地面上突然出现的二十多丈长,四五丈宽的深坑,杂在队伍后半部分冲锋的甘氏叛军首领,原甘氏一族的族长,赵国上大夫甘晖,脸上顿时青一阵红一阵的,心中更是一阵心惊肉跳,还好,还好没有冒险,率军冲锋,若是打头阵似的领着麾下士卒在前面冲锋,说不定现在,掉进陷阱中的,就有自家一份,而且很有可能是连同身侧的战旗一起掉下去!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自己是甘氏族长,自然不可能亲自领军冲锋,能在阵后押阵,或者跟着队伍一起冲,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过自家那个兄弟,那个曾经做了零陵守备校尉的兄弟,多半就没这个好运了!

想到这些,甘晖不由得转头朝另一侧望了一眼,只不过中间隔着赵军,甘晖也根本望不见另一侧的甘豫,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但是自家兄弟那面曾经矗立在零陵邑城城头上的‘甘’字战旗,现在却已经消失不见了,若不出意外的话,自家那个兄弟,应该会像自己猜测的那样,随同战旗,一起掉进了深坑之中!

“便宜甘豫这狗贼了!”赵军军阵中,公叔子夜冷笑了一声,在心底暗自嘟哝了一句,刚才,他身边的亲兵,可是亲眼看见甘豫连同他身侧引领甘氏叛军冲锋的‘甘’字将旗,随同百十多个冲在最前面的甘氏叛军,一同掉进了轰然坍塌的根据陷马坑改进而来的深坑之中!

之后,甘豫的‘甘’字战旗,就再没有竖起来过!

而官道两侧根据陷马坑改进而来的深坑,可是专门为冲锋的骑兵设计的,甚至可以说是城池护城河之外的又一重要防守工事,一直延伸到护城河边的深坑,必要时,甚至可以很轻松的就掘开护城河,将护城河中的水,放进深坑之中,而这,又是阻击敌人的手段之一!

四五丈宽的堑壕,就已经不是那么容易越过了,若是再加上一丈多深的护城河河水,可不就是又一条鸿沟么?只不过,这种防御手段,恐怕以后就要让莒人给学了去了!不过,就算莒人学去了也无妨,毕竟只是一种被动的防御手段,而君上,可是早就说过,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也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

当一个国家,一座城池关隘,只有依靠各种防御手段而存活的时候,那它其实离灭亡或者破灭也已经不远了!现在赵国弱小,四面皆敌,自然只有依靠这些防御手段来自保,而一旦赵国强盛之后,这些防御手段也就没了用武之地!到那时,需要用这些防御手段自保的,就该是赵国的敌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