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七百二十二章 躁动的莒军主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百二十二章 躁动的莒军主将

第七百二十二章 躁动的莒军主将

山陇郡城外,莒军大营,中军帐中,莒军主将熊胥正烦躁不安地在中军帐中不停地走来走去,帐中的亲兵,账外的护卫,似乎也都知道,他们的主将,现在很烦躁,不由得连呼吸都放轻了许多,更是不敢发出任何的动静,生怕一个不小心,冲撞了主将,让主将将心中的烦躁,满腔的怒火,全都发泄在了他们的身上!

没错,熊胥现在的确很烦躁,甚至可以说是躁怒异常,很想要找个人来发泄自己的满腔怒火!自从受命出阵,率领五万大军攻入赵国境内以来,熊胥一直都是顺风顺水,哪怕是赵国边关最为凶险,最易守难攻的峡门关,也仅仅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便将之顺利攻下,成为了自己功劳簿上的一个称呼。

虽然,不得不承认,攻下峡门关,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而且赵国的那两个降将甘豫甘晖,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绝对不可以忽略不计,要是没有甘豫甘晖两个降将的里应外合,凭借自己手中的兵力,要攻下峡门关,不是说不可能做到,但肯定不会赢得这么简单,这么轻松!

但是,就算没有甘豫甘晖的里应外合,熊胥也绝对相信,他手下的五万精兵,完全可以突破峡门谷天险,突破赵国边关,攻入赵国境内的!但是现在,熊胥的信心,却不由得有一丝丝的动摇了!

顺风顺水的突破峡门谷天险,拿下峡门关后,五万大军一路上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任何的迟滞阻碍,轻而易举的就占据了大半个山陇郡,夺取了山陇郡东北半境,将零陵、甘临等邑,一股脑儿,全都囊括在了自己手上!

但是,到了山陇郡郡城下之后,熊胥却怎么也没想到,小小的一座郡城,竟然就硬生生的将自己的五万大军,迟滞阻拦在山陇郡郡城之外,长达半个月之久!

在过去的这十几天里,几乎每天,熊胥都会对山陇郡城发动猛烈的攻击,而且是那种完全不顾牺牲,不顾将士性命的猛攻,几乎可以说是用蚁附战术在攻打山陇郡城!

五万大军,早在熊胥领军抵达山陇郡外第二天,便在山陇郡外不到四里的地方安下营寨,几乎可以说是一出营寨大门,大军直接便可以投入到对山陇郡城的攻击之中!而五万大军,更是团团将整个山陇郡都给围困了起来,可以说是连一只苍蝇都根本没法飞出重围去!

围三缺一的兵法战术,熊胥自然也是知道的,而且他自幼熟读兵书战策,早在好几年前,便早已将兵书战策烂熟于胸,并融会贯通了!围三缺一什么的,固然是兵书战策上所说的,但熊胥现在却根本不屑于此!

围三缺一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瓦解城中守军的军心士气,让他们没有断绝最后的希望,不会做困兽犹斗么?对于熊胥来说,他根本不需要!城中赵军固城死守又如何?困兽犹斗又如何?区区五千老弱残兵,自己手下可是足足有十倍于此的兵力!

围三缺一?不需要!熊胥要做的,就是用重兵,将整个山陇郡城团团围住,让其成为一座孤城一座死城,让城中别说音讯了,就是一只苍蝇,也休想飞得出去!熊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用重兵将山陇郡城围死,隔绝郡城内外的一切消息,让城中守军彻底的死心!

然而,让熊胥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是,山陇郡已经成了一座孤城了,内外交困,城中守将公叔子夜,却凭借着一个谎言“援军不日便到”,硬生生的率领着城中五千老弱病残之辈,在数万大军的猛攻下,坚守城池,打退了莒军一次又一次的猛烈的攻击,而且一守就是半个多月!

半个月里,城外的陷阱,早就被莒兵,包括甘氏降兵的尸体,以及攻城时的莒兵士卒所携带的土石所填满,不仅如此,城外护城河,同样也被莒兵携带的土石填满阻挡断流,现在,攻城的莒兵,已经可以像踩着平地一样,轻而易举的冲到山陇郡城城门下了!

但是,在这过去的半个月里,倒在攻打山陇郡城的道路上的甘氏降兵和莒兵的尸体,却只能用尸横盈野、流血漂橹来形容!

攻城云梯被毁了一架又一架,以至于随军工匠打造攻城云梯的速度,已经赶不上被毁坏的速度,到最后,攻城的莒兵,甚至只有用最简单,最直接,同时也是最残酷,最血腥的囊土攻城,蚁附之术去攻打山陇郡城了,是真正的在用人命去攻城!

然而即便这样,城中守军却依然顽强,整个山陇郡城,就像是茅房里的十头一样,又臭又硬,无论莒兵如何攻打,就是岿然不动!甚至于其中有一两次,攻城的莒兵,都已经冲上山陇郡郡城的城头了,城头上的守军,却硬是用一命换一命的打法,抱着冲上城头的莒兵一起跃下城池,选择了与莒兵同归于尽!

而更要命的是,城中一直在宣传着,或者说借此以鼓舞士气的谎言——援军即日便到——虽然明知道这很有可能是一个谎言,赵国援军,要赶到山陇郡城,没有二三十天,跟本不可能,短时间内,熊胥其实是完全可以不去管这个谣言谎言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攻城时日越来越久,熊胥现在却不得不开始面对这个很有可能变成真实的谣言和谎言了!

已经过去十几天了,赵国派来的援军,很可能已经在半路上了,说不定再过上两三天,就会出现在军中斥候的眼界之中!而一旦赵国援军真的出现,山陇郡郡城中的守军的军心士气,必定会因此而高涨,想要再攻破山陇郡城,那可就越发的困难了!

熊胥有些心烦气躁地在中军帐中来来回回的踱着,时不时的还走到帅案边,伸手拿起帅案上展开平铺着的地舆图,飞快地扫上几眼。

地舆图画得很粗略,至少,跟赵军军中所用的那种用比例尺和图标文字标注得详细明了,甚至可以说是跟原地形地貌一模一样的地舆图来说,熊胥所用的这张地舆图,的确显得很粗略,甚至其中的地形地貌都已经严重的变形走样了!

但就算是这种赵军新军之中,完全不可能看得上眼的地舆图,在中原列国,甚至在赵国伊华还没登位之前,却都是司空见惯的,或者说,这个位面时空中的所有地舆图,都是用这种方式绘制的,伊华作为穿越者,自然看着别扭,看得稀里糊涂,云里雾里的,但熊胥这样的土着,看起来却完全没有任何的障碍!

地舆图的确很粗略,但熊胥却依然看得很明白,通过地舆图,对山陇郡郡城周围百里之内的地理山谷走私,也完全的了然于胸!

而这方圆百里,也是莒国斥候能够达到的最远的距离!超过百里,一是距离太远,一来一回所用的时间自然也就多了,来回两百里,便是军中斥候,快马斥候,没有两天两夜的时间,也根本不可能做到,而能够做到这的,也仅仅只有其中最精锐的一小部分快马斥候而已!

而耗时越久,情报传递到熊胥手上的时间就越滞后,留给他做出决策,做出正确反应的时间也就越短!因此,方圆百里,其实已经是斥候所能做到的最大的极限范围了,至少,在情报传递方式没有出现重大的划时代的改变之前,这个范围是不可能再进一步扩大的!

实际上,赵国新军斥候营的斥候,能够侦察的极限范围,也没有超过百里,只不过在情报的传递的方式方法上,赵军斥候不再局限于单人单骑快马飞报这种单一的方式而已,而是使用飞鸽、信息树、响镝狼烟等各种手段方式互相结合的方式,从情报传递的速度和效率来看,自然就要高上不止一筹了!

通过斥候绘制的地舆图,熊胥对于山陇郡城方圆百里范围内的地域山川地形,早已烂熟于胸,甚至于闭着眼睛,熊胥都能知道,山陇郡周围有哪些地势险要的山岭峡谷,哪些地方可以伏兵,哪些地方道路崎岖,只能容许队伍以一字长蛇之阵通过,哪些地方地势开阔,可以作为战场!

而这些山岭峡谷之中,最为险要的地方,自然是铁树沟了,两旁树林密布,仅有一线山沟,可供人穿行通过,若是在三谷两旁埋伏下人手,也不需要太多,三谷两旁只需要各埋伏五百人,拢共一千人,就足可以封锁住整个铁树沟,使之成为难以逾越的天险!

只不过铁树沟距离山陇郡足足有七十三里之遥,就算是只派出一个千人队,前往铁树沟,想要赶到铁树沟,并且将铁树沟完全的掌控起来,至少也要一天半的时间!

而且这样的险要之地,赵军不可能完全没有任何的防备!从斥候营打探来的消息来看,铁树沟中,便有两个赵军的军巡铺,各驻扎有五十人,两个军巡铺,刚好是一个都一百人!

熊胥不清楚这一个都的赵军,是城中的守将公叔子夜得知自己大军入侵之后,派到铁树沟扼守要地的戍卒,还是铁树沟原本就真的驻扎有那么多赵军!但是有一点,从斥候传回来的消息来看,铁树沟的守军,警惕性很高,派出去的斥候,甚至还没靠近军巡铺,就已经被对方发现了,甚至那一小队的斥候,最终还丢了两个,才好不容易逃回来的!

而现在,在遭遇了自己派出去的斥候之后,铁树沟军巡铺中的赵军,警惕性肯定会更加的高,更加的警觉,想要解决两个军巡铺中的赵军,恐怕也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一千军士,便能扼守住铁树沟,一百军士,虽然不可能完全扼守住铁树沟,但凭借着地势之利,迟滞、拖延上一小段时间,却不是没有那个可能!而且铁树沟的地势也已经决定了,即便莒军控制住了铁树沟,也只是将从北边而来的赵军扼守,阻截在铁树沟外,不然他们轻易通过罢了,但若想要全歼,或者给赵军援军以沉重的打击,光凭铁树沟一地,却是绝无可能!

而除了铁树沟以外,山陇郡以北方圆百里的范围内,可供伏击、阻击敌人的险要之地还有很多,黑熊岭、棠溪谷,都是这样的险要之地!

黑熊岭是一座山岭,形如卧熊,故而有此一名,但是跟铁树沟一样,黑熊岭也仅仅只是适合阻击,而根本不可能对敌人形成全面形的包围圈,可以全歼敌人!

而棠溪谷,其实是这三个险要之地中,最适合设伏的地方!棠溪谷顾名思义,是一座山谷谷口,因棠溪从山谷中川流而过,因而得名!

棠溪,是赵国境内少有的几条从北向南流的河流,发源于赵都宸邑西郊栾犀山系某处,流经山陇郡后,最终穿越大半个赵国,大半个莒国,一直向南,最终流入清安郡月棠湖!

棠溪,既名为溪,溪流自然不会很宽很深,但流速却急,这也是赵国地势使然,在赵国境内,棠溪溪流都一直很湍急,但出了赵国,进入莒国彰海郡后,棠溪的流速却陡然慢了下来,不过在汇聚了其他几条溪流后,整条溪水都变宽了许多,因此,在莒国境内,棠溪则被莒国称为了月棠河,这也是月棠湖的由来!

不过,在山陇郡中,棠溪虽名为溪,但是在棠溪所流经之处的棠溪谷,溪谷却很是开阔,整个河床竟然有近二十丈宽,而整个棠溪谷,歪歪扭扭的,更是足足有将近二十里深!

可以说,只要在棠溪谷两端各埋伏下一支人马,只要将赵军引入其中,将棠溪谷两端一封,再多的人马,都得被封死在棠溪谷中!

二十余里深的河谷,两三万人马进入其中,可以说连个泡都不会冒,赵军援军再多,只要被引入了棠溪谷的埋伏圈之中,哪怕不能全歼赵军援军,只要封死住了其中一半,就足可以给赵军援军造成致命的打击,从而一举击溃,甚至完全瓦解赵军援军!

只是,棠溪谷并非出于南下山陇郡城的官道必经之路上,赵军援军也不可能偏离官道好几里,有事没事的从棠溪山谷中经过的,想要在棠溪山谷中伏击赵军,难啊!就算自己派出一支佯兵,诈败引诱,赵军上当,被引入棠溪山谷的可能性,恐怕也是微乎其微呢!

而熊胥现在最烦躁的,就是这一点!围城打援,围住山陇郡城,在半道上伏击赵军,一举灭了赵军援军,这一点是肯定的,不用人提醒,熊胥也肯定会这么做,可问题是,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伏击赵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