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七百四十章 鸣金收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百四十章 鸣金收兵

军令紧急,景毋心没有任何的耽搁,当即便传令全军,收整行装,入夜之前,便已整装待发。虽然行走夜路,多有不便,但为了能够在明日晌午前赶到中军大营,不会误了主将熊胥的将领,景毋心也只能选择走夜路了。

而在此之前,景孺孝作为景氏族兵斥候营统领,也先一步被景毋心派了出去,让其率领斥候营,探查搜寻官道周围,保证大军畅通无阻,至少,不会在撤军回营的途中,受到外界不必要的干扰,而这些外界的干扰中,最让景毋心担心的,其实还是一直隐而不发的赵军援军。

若是赵军援军就在身边,就在附近,而斥候营又没能及时发现赵军援军的踪迹,一旦赵军援军知晓自己率领大军撤离,从而在一旁袭击骚扰,夜间行军,难度可不就又增加上了无数倍么?一旦被赵军突袭,黑夜中,毫无防备的景氏族兵,恐怕肯定会大败亏损,甚至全军溃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对此,信使并没有多说什么,但在接受命令的时候。景孺孝偷眼打量信使,却怎么也觉得信使脸上的表情,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是没有那个必要,还是真的无所谓?多半信使还是跟自己一样,觉得没那个必要吧?

信使脸上的表情,其实也间接的印证了景孺孝心中的猜测,从棠溪山谷返回山陇郡莒军大营这一路上,景氏族兵恐怕根本不需要担心赵军的袭扰,因为赵军援军,根本就没有出现在山陇郡外,而是出现在更远的后方,峡门关中!

果然,一整夜的行军,都没有出任何的意外,顺风顺水的,在第二天上午,景孺孝率领的景氏斥候,就已经抵达了山陇郡城附近。隔着郡城还有将近十里远,景孺孝便已经听到了空气中传来的若有若无的喊杀声。而随着距离的接近,空气中传来的喊杀声也是越发的清晰明了起来。

先行一步的斥候,已经将前方的消息传了回来,莒军大军,正在猛攻山陇郡城,具体参与攻击的莒军有多少人,斥候也说不清楚,但他的禀报中,只用了一个‘密密麻麻全是人头’来形容,而竖在城外,监督攻城莒军的将旗,却足足有八面,其中还有作为全军主将熊胥的将旗大纛!

全军攻城!这是景孺孝在听到斥候的禀报时,脑海里闪过的唯一一个念头,山陇郡城虽然是一郡首府,但其实根本用不上数万人同时攻城的,之前莒军也从来都是采用的车轮战术,轮番攻城!

但现在,莒军主将却是将两万多兵马,一股脑儿,全都堆在了山陇郡城外,想要通过这种以命换命的方式,强行夺占山陇郡城,可见,形势已经恶化到了何等地步!

主将熊胥为何会选择全军攻城,原因自然很简单,那就是熊胥不得不用这种以命换命的方式,争取在赵军援军北上之前,先一步拿下山陇郡城,到那时,莒军在面对赵军援军时,才有了回旋的余地,也才有了坚守下去的可能!

在极短的时间你,景孺孝脑子里已经理顺了一切前因后果,旋即,景孺孝便又招来了一个斥候营的兄弟,急声说道:“去,马上告诉后面的景毋心将军,传令全军,急速行军,务必尽快赶到山陇郡外!”

那个斥候微微愣了一下,然后才应了一声“是”,转身正要离开,刚跑开两步,却又被景孺孝叫住了:“回来!”

斥候一愣,然后才又停下脚步,转身走回景孺孝身边,偷眼却见景孺孝脸上的神色变了又变,心中正疑惑时,这才又听景孺孝说道:“不用去找景毋心将军了,直接去见熊将军派来的那个信使,告诉他,熊将军正在督军攻城,山陇郡城还没拿下!”

听了景孺孝的话,斥候不由得又愣了一下,感觉景孺孝这话好像还没说完的样子,等了好一会儿,见景孺孝再没有任何吩咐时,斥候不由得失声问了一句:“就这些?”

景孺孝微微点了点头,就这些,已经足够了,那个信使既然被熊胥派来传令,想必也是知情者之一,听到自己的这些话后,那个信使自然明白该怎么做,自然知道该如何去督促景毋心加急行军,这可比自己去要求景毋心加急行军,有用得多了。

自己人微言轻,景毋心对自己又是成见颇深,自己冒然建言,景毋心多半会置之不理,可如果是主将熊胥派来的信使,说出来的话,在某种情况下,可就代表着主将熊胥的意思了,景毋心就不得不重视了!

那个斥候自然不知道景孺孝心中的想法,见景孺孝点头,急忙又抱拳行了一礼,转身飞快的离去。而景孺孝,则又率领其他斥候营的兄弟,朝着山陇郡城飞快的赶去,他必须要在景氏族兵大军抵达之前,先一步跟莒军建立起联系来,以免在战场上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然而,还没等景孺孝率领的斥候赶到山陇郡,距离山陇郡还有三四里,刚刚跟莒军斥候接触上,正在向对方表明自己的身份时,空气中却隐隐传来了一阵金声,景孺孝听到金钲清脆的声音,脸上却不由自主地变了一下,旋即便从那几个莒军斥候身边,纵马急冲了过去。

那几个负责外围警戒的莒兵见状,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旋即便反应过来,急追了上去,却被景孺孝带来的景氏斥候给拦了下来,将景氏族兵的徽章,亮出来,耐心地朝那几个斥候解释着。

而景孺孝,却是一路疾驰,顺着官道,一直冲到了莒军中军军阵外,朝着正在敲打金钲的莒军中军军卒大声叫道:“吾乃景氏统领,有紧急军情,求见大将军,吾乃景氏统领,有紧急军情,求见大将军!”只不过,声音却被掩盖在了金钲声中。

金钲声响,攻城的莒军正如潮水一般,往后撤退着,最先撤出的一部,甚至已经撤退出了赵军弓手的射击范围之内,当然,从昨天后半夜开始,城上的赵军已经没有再向城下的莒军射出过一支羽箭了,赵军戍卒,已经跟攻城的莒军,缠斗在了一起,弓手,已经没了用武之地!

中军军阵中,大纛下骑在高头大马上的伐赵主将熊胥,眼神中满是不甘心的色彩,但是,就算是他再怎么不甘心,现在的他,也已经别无选择了,在他的战马前面,跪着一大片的顶盔戴甲的将校,都是军中将领,而他们跪在自己面前的原因,也都出奇的一致,请求休战退兵!

从昨天傍晚开始,数万莒军,便在中军督战队的督促下,对山陇郡城发动了最为猛烈的攻击,战斗,从傍晚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整整一晚上,还要加上上午这半天时间!

战斗持续的时间,也已经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次攻击,惨烈程度,也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次战斗,从山陇郡城城墙脚下,到护城河外这一两百步的范围内,已经倒满了一具具残破不堪的尸首,尸横盈野,血流成河,已经都不足以形容此时战场的惨烈了,尸山血海,可能才更加的贴切!

发动攻击的莒军一部坚持不住了,两部坚持不住了,然后是三部,四部,五部,最后几乎所有参与攻击的莒军将校,除了那个降将甘晖外,全都跪在了熊胥坐骑前,乞求熊胥下令撤军。

法不责众,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熊胥,也不得不考虑麾下部将的要求,否则一个不慎,就很可能引来一众部将的反弹,熊胥可不希望在战阵中,自己后背什么时候飞来一支流矢,让自己不明不白的就为国捐躯了!

在心底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后,熊胥只得顺应一众部将的请求,下达了收兵回营的军令,听到熊胥的军令,那些跪在熊胥身前的莒军将校,这才一起松了一口气,脸上也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笑容,只有熊胥这个主将,眼中却是浓浓的不甘心!

此战若退,此后,可就再没有机会组织下一次的攻城战了,这一战,可以说,自己已经输了!

想到这些,熊胥不由得又长长地叹息了一声,眼角的余光却突然扫见军阵外,是否有个人正在大声的叫唤着什么,只不过却被周围那几个将校带来的亲卫给拦了下来。

熊胥心中猛地一动,急忙招来一个亲卫,转头对他说道:“去,问问怎么回事。”

“是。”亲卫应了一声,有些迟疑地瞧了周围那几个将校一眼,然后才又疾步朝军阵外小跑了去。那些围着熊胥的将校,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自然也就没再像之前那样,几乎将熊胥和他的亲卫,全都拦在了周围这一小片范围内,几乎没有任何的行动自由可言了。

那个亲卫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拦,便穿过了由那些将校护卫组成的‘中军’军阵,出现在了景孺孝跟前,朗声说道:“尔是何人,为何在此大声喧哗?”

“吾乃景氏统领,有紧急军情,求见大将军!”景孺孝急声应道。

那个亲卫听了景孺孝的话,又瞧了一眼景孺孝,景氏统领景毋心、景毋鈡,甚至包括景孺亥等人,那个亲卫都认识,只是眼前这个,看似有些面熟,应该是打过一两次照面的,但那个亲卫却并不能叫出景孺孝的名字来,也仅仅只是有些面熟而已。

亲卫微微愣了一下,旋即说道:“将军稍等,待末将前去禀报。”说着,转身便要走,刚转过身去,胳膊却被人给拉住了,一砖头,却见是那个景氏统领拉住了自己,正疑惑时,那个景氏统领已经急声说道:“军情紧急,烦请将军带路,末将与将军同行!”

那个亲卫微微愣了一下,抬头瞧着景孺孝一脸急切的样子,微微愣了一下,然后才点头说道:“也好,将军,请随末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