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七百四十二章 飞鸟落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百四十二章 飞鸟落营

莒军鸣金收兵,蚂蚁一般拥挤在城外的莒军,又如同潮起潮落一般,退了下去,渐渐的隐入了城外的莒军大营之中。

城头上,身上已经挨了好几下,胳臂上,后背上,到处都是外渗的鲜血,身上一身精铁打造的盔甲,也变得残破不堪,看起来十分狼狈的公叔子夜,总算是悄悄的松了一口气,一直紧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下来。

从昨天晚上,一直到现在,整整过去了八个时辰,这八个时辰,给公叔子夜的感觉,就好像几年几十年那般漫长,每一刻钟都在拼力厮杀,每一刻钟都在流血牺牲,从城头到城外,整个战场范围内,就好像变成了修罗地狱一般,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到处都是被鲜血浸染成了暗红色的土壤,到处都是鲜血汇集的泥洼坑地,流血漂橹,尸山血海,也不足以形容此时战场上的情形!

好在,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和战斗力,城上的赵军守军,总算是坚持了下来,而现在,城外的莒军也已经退却了,想要再组织起一次昨天晚上到今天上午那足足持续了八个时辰的攻城战,在短时间内也是绝对不可能做到了。

虽然预想中的援军并没有到来,极目北望,也根本看不到有任何的旗号到来,但这一次的攻防战,总算还是以自己这一方的胜利,宣告暂告一个段落了!只要城外莒军没有达成战略目的,没能攻破山陇郡城,就可以算作是赵军的胜利!

只不过,这样的胜利,公叔子夜实在是不知道还能有几次,城中的戍卒,这一次虽然又算是坚持下来了,但还能坚持多久,公叔子夜同样也不知道。

城中原有的五千戍卒,早在持续二十多天的不间断战斗中,被消耗殆尽,城中青壮,也是征召了一批又一批,而征召来的青壮,往往只是发给一把弓弩或者长枪长戟,甚至于只是一把用得残缺不全的厚背大刀,便被赶上了城头戍守。

而在戍守过程中,这些强制征召而来的青壮,也是每一次攻防战中牺牲得最多的,而在一次次战斗中侥幸存活下来的,又迅速的成长成了战场老兵,顶替了城中原本戍卒的位子,成为了戍守郡城的中坚力量!

战场,果然是学习战斗最好的环境,只不过,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公叔子夜真的希望这些从郡城中强制征召而来的精壮,能够在君上的训练营去待上一年半载,也好过在战场上用流血牺牲,去学习如何战斗,如何在保证自己的性命的同时,杀死敌人!

作为一座郡城的守备游击将军,公叔子夜本来很早就应该去新训营学习的,国中其他郡城,甚至是县邑关隘的守备游击将军、守备校尉,大多都已经去新训营的军官训练营学习过了,但由于山陇郡的特殊地理位置,再加上军中盘踞着甘豫甘晖两个逆贼,故而公叔子夜一直都没能成行。

但他人虽然还没趣新训营,不过新训营却早早的就已经将训练教材,通过快马驿传,送到了公叔子夜手上,那用厚厚的黄草纸装订的,每一页上都写了二三十个拇指大小的篆字的训练教材,虽说是出自栾樨训练大营,上面印着的编纂的名讳也是栾樨大营主将苏复的名讳,但据说其中八成以上的内容,却是出自君上之手,只不过君上不想署名,才让苏复的名讳,出现在了训练教材上。

而收到那厚厚的几卷训练教材后,公叔子夜更是日夜研读,那可是君上的手笔,而且比之以前那些兵书典册,这分成了上中下三卷的训练教材。却是由浅入深,通过直白的语言,甚至是一个个真实的战例,将兵书战策,完全融入到了其中,比起那些深奥难明的兵书战策,这训练教材可就真的是简单易用得多了,也难怪那些普通人家出身的校尉,也能够读懂读明白了。

严格说来,公叔子夜虽然出身贵族,但家世却早已没落,而以公叔子夜当初的身份,也根本接触不到什么兵书典册,都是后来成为中军护军,专门负责君上的安全警卫工作之后,才接触到了一些兵书典册,只不过那些兵书典册对于公叔子夜这种读书甚少的没落子弟来说,就跟天书没有多大的区别,想要理解明白其中的意义,没有名师的指点,想要读懂读透那些兵书典册,也基本上没多大的可能。

不过栾樨大营送来的训练教材,却是连公叔子夜这种识字不多的没落子弟,也能够轻而易举的读懂读透,君上编纂这部训练教材,也着实是用了些心思的!

而在这三卷训练教材上,公叔子夜最喜欢的一句话,却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通俗易懂的话语,几乎只要一眼扫过去,就能够明白字里行间的意思,如果可能的话,公叔子夜也是真的想用这种方法对城中的戍卒,包括那些被强制征召而来的青壮,都加以训练,而且是往死里练那种,只不过,突如其来的莒军,却根本没有给他这个时间和机会!

而过去这二十多天的残酷血腥的战斗,其实也很好的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望着城外如潮水一般退去的莒军,公叔子夜的心思,却不知道飞到了哪里去!突然间,身旁的一声惊呼,将公叔子夜飘逸的思绪,再次拉了回来。

“将军,那是什么?”身旁一个军卒惊声叫道,公叔子夜回过神来,转头朝身旁那个军卒望去,却见他的手没有指着城外撤退的莒军,却指着了身后的北边。公叔子夜急忙转过身去,朝北极目望去,却见北边山林间,突然惊起了一阵雀鸟,随后,一阵尘埃,也腾空而起,整个天地,都好像被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细纱一样!

公叔子夜心中一惊,雀鸟惊飞,尘埃腾空,那是有大军疾行啊!想到这,公叔子夜急忙唤过身旁的一个亲兵,就要让亲兵前去查探,城楼下街道上,一骑却飞奔而至,冲到城楼下,翻身下马,蹬蹬蹬便登上了城楼木梯,出现在了公叔子夜眼中。

几步走到公叔子夜跟前,那个戍卒单膝跪地,抱拳说道:“将军,城北官道,出现大队敌军,人数约有数万!”

听到那个戍卒的禀报,公叔子夜很明显的听到了身后城楼上的戍卒倒吸冷气的声音,就是公叔子夜,也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但旋即便回过神来,冷声问道:“打的是何人的旗号?”

“是景氏旗号。”戍卒沉声禀报道。

“景氏旗号?景氏族兵?那不就是城外莒军派去准备拦截我援军的队伍吗?”公叔子夜微微愣了一下,旋即又沉声说道:“敌军可是旗号颠倒,行迹匆忙,脚步杂乱,队伍多有混乱?”

听了公叔子夜的话,那个戍卒微微愣了一下,偷眼飞快地瞧了公叔子夜一眼,却见公叔子夜正瞪大着一双牛眼瞪着自己,那个戍卒心中一惊,急忙应了一声:“是。”

公叔子夜脸上严肃的表情消失不见了,笑着说道:“那就没关系了,告诉兄弟们,那不过是莒军的溃兵,是被咱们援军击溃的败兵,不足为惧!当初莒军五万大军围攻我郡城,我等尚且坚守如山,又何惧一支败军乎?败兵过后,便我援军抵达之时!”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公叔子夜又接着说道:“令兵,晓瑜城中各家各户,准备好酒水膳食,待援军一到,便能有热饭吃,有热水喝!”

公叔子夜故作轻松的语气,却依然让城头上的戍卒们将信将疑,在此之前,公叔子夜不止一次说过援军将至的话,但每一次却都没能实现,传说中的援军,除了那个被莒军俘虏,在城下高声叫喊着援军将至,英勇壮烈牺牲的斥候外,到目前为止,还没能见到哪怕是一兵一卒的援军的到来!

公叔子夜现在还在说着同样的话,自然让人将信将疑了,不过随后,城中戍卒的疑惑,却又降低了几分,从城北而来的莒军景氏族兵,并没有攻击城池,而是绕过城东,退回了莒军大营,甚至连一兵一卒都没有留在营外!

这诡异的一幕,不由得让城头上的赵军,又多信了公叔子夜一分,毕竟,两三万莒军景氏族兵,从城北而至,绕城而过,进入莒军大营,而并没有对早就已经变得残破的山陇郡城发动攻击,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让人疑惑的事!若不是败军,景氏族兵怎么可能不再对山陇郡城发动攻击?

而之后的整个下午,包括晚上,直到第二天清晨,城外的莒军,却都没有任何的动作,更没有再摆出任何的攻击的态势,一整个晚上,几乎都窝在城外莒军大营之中。

而第二天白天,除了那支前一天才刚刚撤回莒军大营的景氏族兵外,也没见着有其他旗号的莒军出阵,而就算是打着景字将旗的景氏族兵,也仅仅只是出营列阵,摆出了一副防御的架势,甚至根本没对山陇郡城再发动过攻击,哪怕是试探性的攻击都没有!

这诡异的一幕,很快便又报告给了公叔子夜,简单的包扎了一下身上的伤口的公叔子夜,也强拖着病体,出现在城楼上,对于城外列阵的景氏族兵,公叔子夜同样感到疑惑不解,景氏族兵人数不少,可为何却摆出一副防御的架势,而没有发动攻击呢?防御,他们又是在防备谁呢?援军吗?

可援军在哪呢?原本公叔子夜以为经过了一个晚上之后,赵军援军如果真的是击溃了景氏族兵,现在怎么也该到了吧?可是到现在,这都快晌午了,赵军的援军却依然没到,这让城头上那些戍卒,望向自己的眼神中,也都带上了极度的不信任的色彩了!

兵书有云,将者五义,智信仁勇严,信之一字排在第二,说的就是一个信义的问题,自己现在确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城中戍卒,虽然因为外敌当前的缘故,城中那些戍卒,并没有对自己表现出太多的不满,但心中有怨言却是肯定的!

而自己一再以谎言欺骗他们,虽然是逼不得已,可这确是在以自己的信义作为代价,此战之后,自己想要再统领城中戍卒,恐怕也绝无可能了,那些戍卒,已经根本不可能再相信自己了!

想到这些,公叔子夜不由得又微微长叹了一声,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到此战之后!

一日无事,城外莒军并没有再如同前一天那样猛攻郡城,而公叔子夜翘首以盼的援军,也并没有出现在城中戍卒的眼中,甚至连斥候,也都没出现过,那支可能存在的援军,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再没有了任何的音信。

好在城外的莒军也没有攻城,这让城中的戍卒,包括公叔子夜,在提心吊胆的同时,也不免暗自松了一口气!

而当天晚上,莒军同样没有发动夜袭,更没有如同往常一样,以小股兵力,袭扰城中戍卒休息,整个晚上,都静悄悄的,好像死寂了一般!

第二天早上,休息了两天的公叔子夜,自觉着精神也好了许多,虽然身上还缠着纱布,伤口也还都隐隐作痛,但公叔子夜却依然顶盔戴甲,精神抖擞的出现在城头上,在鼓励城头守军的同时,一双眼睛却不停地在城外莒军大营中逡巡着。

突然间,莒军大营中起起落落的几个黑点,出现在了公叔子夜的眼角余光之中,随即便将公叔子夜所有的视线和精力,全都吸引了过去。

双手扶在城墙垛子上,公叔子夜极目远眺,却见城外几里外的莒军大营中,一些三三两两的黑点,正在不停地起起落落着,公叔子夜心中一动,急忙抬头朝城墙上的眺塔望去,旋即又疾步朝眺塔上走去,走到眺塔上,公叔子夜居高临下,再次朝城外莒军大营中望去,却见莒军大营中旌旗招展,旌旗之下,三三两两的,到处都是莒军营帐,营帐外,也随处可见三三两两顶盔戴甲的莒军士卒!

可让人疑惑的是,莒军大营中,却依然有黑点不停地起起落落,虽然看不清楚那些黑点的模样,但公叔子夜却可以肯定,那些黑点,必是飞鸟无疑!

飞鸟落营!

公叔子夜心中猛地一动,那是一座空营!

想到这,公叔子夜转过身来,走到眺塔边,大声叫道:“来人!”

“将军。”一个亲卫急步上前,抱拳躬身应道。

“传令斥候营,即刻出城,打探敌军营寨具体情况!”公叔子夜沉声说道,旋即又加了一句:“我怀疑,城外莒军,已经宵遁了!”

莒军宵遁?听了公叔子夜的话,那个亲卫也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将信将疑地抬头望了一眼城外的莒军大营,却听公叔子夜又厉声喝道:“还不快去!”

“是,将军。”亲卫这才回过神来,转身急步跑开,跑去找到城中斥候营的都头,将公叔子夜的命令传达了下去。

城南通向城外的城门,已经被斗钉钉死,大门后面的城门洞,更是被砖石厚厚的堵了起来,不仅城南城门如此,其他四个城门,同样也如此!而且也正因为四座城门全部被封死,敌军骤然之间,才没法破城而入,而封死的城门,也能释放出大量的戍卒,用以充实城头上的守卫力量!

现如今斥候想要出城,通过四座城门,是根本不可能的,就算城外敌军已经撤退,城中戍卒想要出城追击,在短时间内也根本没法完成,要清理出一条打开城门的通道,怎么着也得用上好几个时辰,甚至半天一天的时间!

因此,斥候想要出城,也只有从城墙上吊下一条途径可走!

约莫过了一刻钟,斥候营才终于组织起了一个十人敢死队,坐着吊篮,从城楼上缓缓的吊了下去,出城都这般麻烦了,想要再入城,特别是在城外还有敌军的情况下,几乎是根本不大可能的,因此,这十个人,是真的抱着有死无生的心态,坐着吊篮出城的,出去了,就没有再想过回来!

从城楼上吊下去后,那十个斥候,很快便分散开来,两两一组,隔开了一段距离,缓缓地小心翼翼地朝着城外的莒军大营摸了过去。

城头上眺塔里,公叔子夜在注视着莒军大营中起起落落的飞鸟的同时,也不由得时不时地瞧上那些斥候一眼。

短短的三五里的路程,出城的斥候,却足足用了两刻钟,才小心翼翼地摸到了局军大营外。莒军大营辕门紧闭,辕门外是三排拒马,用以阻止敌人靠近,辕门两边,却是绕着整个莒军大营的一人多高的栅栏,栅栏全是由小臂粗细的木桩钉在地上组成,木桩之间相隔不过数寸,甚至想要伸只手过去都难,但弓箭枪戟,却是很轻松的就能从其中穿刺而出!

十个斥候小心翼翼地防备着莒军大营中有可能存在的伏兵,以及不知道会从什么地方射出来的弓箭,小心翼翼地靠近了栅栏透过栅栏木桩的缝隙,往营中张望着。

莒军大营中,靠近栅栏的十几丈内,空空如也,更远的地方,才有一些席地而坐,背对着栅栏的莒军,只不过在那些莒军身前身后,却不时有着一只只麻雀飞鸟,在地上跳跃着,啄食着地上的蚁虫以及散落地面的粮草辎重。

看见斥候靠近,栅栏附近的几只雀鸟,当即便受到惊吓,扑腾着翅膀,叽叽喳喳的叫着,飞上了半空,顿时又影响着其他雀鸟,扑腾着飞起了一群!

飞鸟落营!眼前这座昨日还人满为患的莒军大营,竟然真的是一座空营!

几个斥候互相对视了一眼,眼神中满是疑惑不解的神色,最后还是其中一个小组的两名斥候,率先翻过栅栏,跳进了莒军大营,其他斥候则留在了外面,继续小心翼翼地戒备着!

很快,那两个入营的斥候,便在莒军大营中奔跑巡视了许久,然后才跑到莒军大营辕门后,用力打开了辕门后面的木栓,将厚重的辕门缓缓推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