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七百九十三章 贺旦使入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百九十三章 贺旦使入莒

第七百九十三章 贺旦使入莒

赵国派到卫国的贺旦使,是最早抵达卫都亳邑的,也是最早跟卫国达成和平友好条约的,在大赵绍兴七年正月十五,上元佳节之时,赵国便已经与卫国正式签署了和平友好条约,而且卫君和监国王子喜也都已经在和平友好条约上签字用印,只等赵国的贺旦使和卫国特使,一同返回赵国,赵侯伊华用印之后,这份和平友好条约,也就算是正式的生效了!

而在绍兴六年底的时候,从赵都宸邑出发的贺旦使,绝对不止一个,去的国家也绝对不止卫国一个,而是卫郴新中薛郑莒,甚至包括姑射女国,天下十国,除了草原获国外,每个国家,赵侯都有派出贺旦使。

而就在派到卫国的贺旦使抵达卫国,与卫君和监国王子喜进行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的同时,在绍兴六年底的时候,赵国派出的贺旦使,也先后来到了莒国和薛国!

在两年前,赵国就已经跟莒国进行过一场旷日持久的谈判,条约签字落实两年来,对于赵国来说,效果不错,成绩斐然,但是对于莒国来说,在当时看来还算是公平公正的停战条约,现在却显示出越来越不利于莒国的情形来!

因此,在此之前,莒国就有专门派出特使,赶往赵都宸邑,当着赵国君侯和文武大臣的面,向赵侯伊华表达了对其中某些条款的不满。

而这一次,赵国派出的贺旦使,也正肩负着与莒国谈判,修改之前的赵莒停战条约的部分内容。这两年,赵国从莒国,通过招工募工的方式,挖过来了将近五万户莒人,总人口甚至超过了二十万,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平均每年几乎都有十万莒人入赵,也就是说,仅仅莒国一个国家,每年就给赵国增加了将近十万人的劳动力,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还都是年轻力壮的精壮丁口!

一旦这些入赵的莒人,真正被赵国同化,成为了赵人,甚至可以直接成为赵国潜在的兵员对象,成为未来包围赵国的新赵人中的一员!

对于莒国来说,大量人口的外流,可绝对算不上是一件什么好事,因此,莒国对于当初与赵国签订的停战协议上的这一条,可谓是怨言颇多!在这样下去,撕毁两国签订的停战条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在这个位面时空中的列国国君和天下臣民心中,还没有修改条约,或者增加补充条约这个概念,盟约什么的,签订之后,要么一直执行下去,要么就是——毁约!

而来自于另外一个位面时空中的伊华,对于条约、盟约,甚至合同什么的,修改和增加补充条约,补充合同什么的,那都是司空见惯的事,一份盟约或者条约,甚至是商业合同,总不见得就能贯彻执行一百年两百年吧?时代在进步,盟约或者条约内容也就会变得落后,不将之修改、补充、完善,如何体现与时俱进的思想?

赵国派到莒国的贺旦使,就肩负着修改条约的重任。修改条约,却并不是要完全禁止,或者说废止那条赵国能够在莒国招工募工,莒国官府不得干涉的条约内容,而是加以一定的修改和限制,比如说对入赵人数的限制和对时间的限制,工作一年或者两年,或者几年几年,就必须再遣返回莒国等等。

这样的修改和限制,虽然对于赵国来说,比之前的条约内容,要不利得多,而且也被动得多,甚至于很可能还会出现赵国辛辛苦苦培养了好几年,培养成熟的技工,最后却不得不依照条约内容遣返回莒国,替莒国做了嫁衣,为莒国培养出了一大批有用的技术工人来!

但若是换一个角度来说,只要赵国真的有那么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些被遣返回去的莒人,未必就不会身在莒国心在赵,怀念赵国的生活,甚至于再次入赵!更何况,就算赵国培养出来的这些熟练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真的回到了莒国,没有赵国的工业基础,莒国也根本不可能有多少可供他们施展才华的地方和空间!

而且最主要的是,现在赵国已经是日新月异,一日三变了,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变化着,实力和国力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增长着,三五年后的赵国,肯定不可能跟现在同日而语的,到那时,这份条约还是不是存在,或者说又进行了些什么补充和修改,那可谁都说不准呢!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赵国现在缺人,能够从莒国招来人,就算比前两年十万级的规模有所减少,只要能够招到人,只要人进了赵国,对于赵国来说,也就万事大吉了,至于遣返不遣返的,那都是后话!

当然,入莒的贺旦使,除了肩负着修改条约的这一重任外,还有就是与莒国也同样签订一份和平友好共处条约。条约中的内容,也有开关、通商等几项内容,只不过跟与卫国签订的友好条约有些不同的是,没有什么针对第三国,保证不配合第三国针对对方的军事行动以及撤防,帮助对方训练新军,派出军事训练顾问团等方面的内容!

派出军事训练顾问团,帮助对方训练新军,那只是赵国与卫国的和平友好条约中才有的内容,至于保证不配合第三国针对对方的军事行动和撤销边关防御等条约内容,在赵国和莒国两国之间,是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就算赵国提出这样的条约内容,哪怕这条条约针对的赵国和莒国两方面的,莒国也绝对不可能答应这么荒唐甚至可以说是荒谬的内容的!

笑话,撤出边关防御,这不等于将边关拱手让给对方么,一旦对方发动针对己方的军事行动,那岂不是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了?

至于开关和通商这些条款,开放关口,允许商队进入和允许对方国家的商队在自己国内经商,在此之前,其实就已经是这么做的,赵国有商队在莒国境内经商,莒国同样也有商队在赵国境内经商,甚至于莒赵两国全都心知肚明,这些商队之中,都混杂着对方大量的密谍暗探,至于如何保证己方的军事机密和情报不外泄,那就得看莒赵两国自己的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