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七百九十六章 不一样的赵国国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百九十六章 不一样的赵国国人

第七百九十六章 不一样的赵国国人

跟当初郴侯姚裕故意刁难,拒绝赵国贺旦使入关不一样,薛国特使,太子姚鼐,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为难,在赵国出入境管理局云台关管理处,进行登记之后,便获得了允许,正常进入了赵国。

而且,由于郴国特使的身份比较特殊,乃是郴国太子,未来的郴国国君,故而,赵国出入境管理局,甚至还专门派了一名边境官员,和一队护卫,随行陪护,护送着赵国特使,太子姚鼐,向赵都宸邑赶去。

同时,出入境管理局云台关管理处的官员,更是飞快的派出了信使,向赵都宸邑禀报此事。等几日后,出入境管理局的官员陪同着的郴国特使,太子姚鼐出现在赵都宸邑城外的时候,得到出入境管理局信使禀报的行人署大行人王嵇,已经在城门外恭候多时了。

双方在在赵都宸邑东城门外尖利后,又由赵国行人署大行人王嵇,亲自作陪,陪同着郴国太子姚鼐,到城东驿馆下榻。为了迎接郴国太子的到来,城东驿馆里里外外更是张灯结彩,焕然一新,就连驿馆中奔走的馆役女使,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精心打扮的!

毕竟是一国太子,未来的一国之君,当初新阳国太子僖和国相公子微使赵入赵之时,也是下榻在城东驿馆,同样也是由赵国大行人王嵇出面接待的!可以说,在接待这方面,赵国并没有因为之前郴国对赵国贺旦使的无礼,而有所怠慢。

在城东驿馆下榻后,第二天,郴国太子姚鼐,便向负责接待他的大行人王嵇,提出了拜见赵侯伊华的请求。姚鼐的请求,也很快得到了赵国官府的回应:三日后朔日大朝,赵侯伊华在大朝会后,将在夙兴宫接见郴国特使姚鼐。

只是短短三天的时间,也不算等得太久,更何况,赵国又一直有大行人王嵇几乎全程陪同接待自己,姚鼐心中对于这个结果,也算不上太难以接受。

而且,作为郴国太子,姚裕能够离开郴国的机会,并不多,准确地说,应该是离开郴都泰宁的机会都并不多!这还是姚鼐第一次离开郴国,来到西陲这个几近蛮荒的赵国呢,对于在赵国国都之内的所见所闻,姚鼐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特别是,赵国现在因为君侯伊华的缘故,厉行新政,鼓励农商,商业经济正蓬勃发展,整个赵都宸邑,都充满着一派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就连路上所遇到的普通赵人,也跟其它国家,包括郴国国都中的郴人有所不同,但具体有什么不同,郴国太子姚鼐,却又有些说不上来,总之,就是感觉跟其它国家的普通臣民,有所不同!

郴国太子姚鼐感觉到的这种不同,恐怕就是赵人,或者说赵都宸邑城中的赵人,作为赵国臣民,作为赵国国都之人,那种从内而外,发自于内心深处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赵国实行新政,从伊华登位到现在,也不过才短短的六年,到现在才第七个年头上,但是,在赵国,无论是世家贵胄的老旧贵族,还是商贾新贵,又或者是普普通通的赵国民众,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从赵侯伊华实行的新政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和收入,赵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绝对远远的超过了以前的任何一位赵国国君!

赵国的守旧贵族,除了极少数不知道变通,不懂得经商生财之道,在赵国新政中逐渐没落,从而对赵侯伊华心怀不满外,其余绝大多数贵族,其实都已经慢慢的从对新政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中,转变成拥戴新政,拥护新政了!

那些因为新政而变得丰富多彩,五花八门的日用百货,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同时也是经济而实用的器物,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世家贵族府中,就算府中还有那么一两个守旧的老顽固,最终却也抵敌不住家中子侄,甚至是房中的娇妻美妾的软磨硬泡,家中的新奇之物,最终也总会一日多过一日,最终将老旧之物,一扫而空。

别的不说,单单是餐几上晶莹剔透的琉璃器盏,看起来可不就比以往的那些陶瓷罐罐,笨重的铜鼎铜盅要好用得多么?房中的琉璃铜鉴,看起来怎么也比青铜铜鉴要高端大气上档次一些吧?还有娇妻美妾每日所用的香水香粉,清新怡人,想不得到那些贵族世胄家的夫人小姐的热捧都难!

在这种情况下,赵国守旧的贵族自然只会越来越少,越来越边缘化。而那些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轻赵人,也只会变得越来越多,最后成为整个赵国社会的主流!

而今,经过短短六年的新政,赵国国内工商业实体经济已经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社会上充斥着的各种稀奇古怪,同时又经济实用的东西,也是越来越多,从香水香粉、琉璃铜鉴,琉璃制品等高端奢侈品到刀枪剑戟、猎枪猎弓,甚至是木椅木凳、锄头把子等等,应有尽有!

而且,随着工商业实体经济的发展,赵国街头巷尾的流民,几乎已经绝迹,所有的流民,都已经被工厂作坊主招进工厂作坊做工了,只要不懒,手脚勤快点,街头巷尾的流民,光是做工,一年也能攒下几千几万钱来,甚至还能置办出一两套像样的行头来,逢年过节的时候,还能吃上几顿猪肉来!

猪肉在以前,那是浊肉,难登大雅之堂,在赵国官府以及世家贵族之中,甚至是普通乡野民间的富户,几乎都极少有人吃的!但在赵侯伊华登位之初,为了节省宫中开支,为了缓解赵国国库的财政危机,作为一国之君的赵侯伊华,更是带头吃猪肉,甚至还变着花样,将猪肉做出了无数种花样来,每天不重样的吃着!

在赵侯伊华的带领下,赵国宫中,包括官府之中,才渐渐的流行起吃猪肉来,最后更是传遍整个赵国,甚至一度让以前在赵国漫山遍野,让人头痛不已的野猪,几近绝迹!

而乡野山村之中,那些饲养猪豚的普通赵人,却是因此而小赚了一笔!其中一些有眼力见的,更是趁机扩大了饲养猪豚的规模,办起了养殖场,专门养殖猪豚,几年下来,甚至还因此而发家致富,成为了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富户了呢!

而赵国官府,更是趁机树立榜样,广为宣传:只要肯用功,养猪成富翁!

当然,随着养猪富翁一同被赵国官府宣传的,还有开垦大户、种粮大户、木工大户、铁匠大户,甚至是发明大户,等等等等,几乎只要能赚钱的,几乎只要在某个行业稍微有点名气的,在赵国几乎都能够得到大力的宣传,成为远近闻名的名人!

赵王宫中的一个贱奴酒黍,就因为改良了酿酒技术,甚至还被国君赐名赐姓,封官封爵的典故,更是广为流传,人尽皆知!而那些因为这一典故的激励,因此而在某个行业崭露头角,得以扬名立万,受到官府嘉奖,甚至是直接获得来自君侯伊华的嘉奖封赐的,更是层出不穷!

而这些人的出现,反过来又进一步的带动和推动了赵国各种工商业作坊的蓬勃发展,各种发明创造和工厂作坊,更是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赵国遍地开花,随之而来的,赵国工商业实体经济,自然也就日新月异,不断地成长壮大了!

而现在,赵国国人,只要不懒惰成性,每年就算是刨地里的庄稼,一年到头,都能够落得下几十石余粮来,落下几个闲钱来,而那些手脚勤快,又或者是头脑灵活的,每年能落下的钱财,就更多了!

收入增多了,赵人手中可供他们支配使用的钱财,自然也就多了,在街头商铺中,遇上什么喜欢的东西,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瞻前顾后,左思右想,犹豫了再犹豫,最后也不见得能下定决心,将东西买了下来!

现在,就算是普通的赵人,在五日一集的集日,也总会抽出半天甚至是一天的空闲,到村镇集市上,去挑选购买上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又或者是家里用得上的用具用品等等,偶尔甚至还能打上一斤两斤烧酒,买上一两斤豚肉,又或者是鸡鸭鹅鱼什么的,带回家去,让自家婆姨炖了下酒,小日子过得可算是滋润了!

日子好过了,舒坦了,幸福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赵国普通民众脸上的笑容自然也就越发的多了起来!

而作为赵国国都,宸邑城中的赵人,生活中的满足感和富足感,更是比其他地方的赵人更多更大,行走在赵都宸邑的街头上,不需要如何显摆,那些赵人举手投足间,自然而然的,就会让人感觉非同一般!

而这,也就是郴国太子姚鼐,感觉赵都宸邑城中的赵人,跟其他地方的国人,完全不一样的原因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