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八百一十三章 斥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八百一十三章 斥候

一骑快马斥候,风驰电掣般疾驰而过,顺着官道,很快便来到了卫都亳邑。亳邑乃是卫国都城,也是卫国最大,城墙最高最厚的一座城池,距离隆城郡直线距离甚至不到两百里!

如今,卫君虽然在名义上,将整个卫国都已经重新奉还给了大夏王室,卫都亳邑,也变成了卫亳邑,去掉了一个‘都’字,但直到现在,卫都亳邑城门顶上的横匾,却都还没换一下,依然挂着“卫都亳邑”四个大字,在人们的习惯性称呼中,亳邑依然还是卫国的国都!

只不过,现在的卫亳邑城中,除了卫君之外,还有一套来自大夏王室,以王子喜为首的派出机构,王子喜也以监国王子的身份,与卫君一同处理卫地军政大事。

亳邑南门外,远远的,守卫城门的夏军卫军,就已经听到了官道上传来的急促的马蹄声,顺声望去,很快便也看到了从官道上由远及近,疾驰而来的快马斥候,眨眼间,便已经来到了城门外。

守卫城门的军士中的一个小校见状,正想要上前阻拦,刚跨前一步,还没来记得开口,快马上的斥候,便已经高高的举起了一面令牌,大声喝道:“闪开,闪开,有紧急军情,需要面禀君上,紧急军情,紧急军情!”

小校瞧了一眼令牌,几乎便已经确认了快马斥候的身份,当下也不敢阻拦,急忙退到一边,和身后的几个军士一起,将挡在城门前官道上的拒马挪了开去,腾出一条通道来!

而那个马上的快马斥候,却是连一丁点的迟疑犹豫都没有,纵马便从那几个守城军士腾出来的通道中,疾驰而过,冲进了卫都亳邑城中。

进了城,快马上的斥候,更是一边纵马疾驰,一边大声喝叫道:“闪开,闪开,都给我闪开,闪开!~”一时间,随着快马斥候从街道上疾驰而过,整条街道都变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起来。

在一阵鸡飞狗跳,人仰马翻中,快马斥候很快便来到了原来的卫国国尉府。国尉府掌一国军务,军情的上传下达以及武器分配,人员调度等等,几乎都是通过国尉府实现的。

只不过现在卫国变卫地,整个卫国国内,特别是卫都亳邑城中,几乎都有着两套班子,一套自然是原本的卫国,从卫宫到国尉府,到城中三司六衙,各级衙司,另一套则是以监国王子喜为首的,来自夏王室的派出机构,同样也有着三司六衙,各种衙司,甚至于在卫都亳邑西城区,还有一块被卫君专门划出来的,让赵国军事训练顾问团驻扎的营区,名义上,这个营区还属于卫地,但实际上,营区中的一切规章制度,跟赵国军营却几乎没什么两样,而且卫人,想要进入营区,也必须得得到赵国军事训练顾问团团长的允许,才行!

因此,现在的卫都亳邑城中,管理其实十分的混乱,卫国本国三司六衙,各级衙司,不想让夏王室监国王子插手其中事务,而夏王室监国王子呢,却偏偏又想要插手其中,什么事都想过问,特别是卫国的军政大事,卫国既然重新成为了夏王室的直领地,在王子喜看来,他身为王室王子,又是卫国监国王子,卫国的军政大事,自然得听他的安排了!

在这种情况下,卫国国尉府中,除了卫国原本的国尉、副尉、主簿以及各司主事之外,又多了十几二十个监国王子喜从夏王室带来的官吏,国尉府中大小事务,夏王室官吏都有权过问,甚至可以说,没有夏王室官吏的副署,卫国国尉府签署的命令,都已经没有任何的作用了!

快马斥候在国尉府前翻身下马,将马缰一丢,甚至连马都来不及绑在栓马柱上,便脚步匆忙地高举着令牌,大声叫道:“急报,隆城郡急报!~”冲进了国尉府。

快马斥候带来的急报,虽然说的是隆城郡急报,但实际上却是从隆城郡与卫都亳邑之间的荣兴关传来的。荣兴关处在隆城郡和亳邑之间,是卫都亳邑的南大门,也是卫都亳邑最后的一道屏障,距离卫都亳邑不过百里,距离隆城郡的距离,同样也只有一百多里。

前日夜间,隆城郡方向冲天而起的火光,几乎将整个南边的天际都映照得跟朝霞晚霞一样明艳,虽然隔着一百多里路,但站在荣兴关的城头上,却依然可以看得一真二切!

而几乎就在隆城郡起火后不久,荣兴关中守将,便已经得到了禀报,披卦带甲,出现在了荣兴关南门城楼上,远眺南边隆城郡方向冲天而起的火光。

不等天亮,荣兴关中便已经派出了军中斥候,顺着南下的官道,前往隆城郡打探消息。前后不过半天时间,南下的荣兴关军中斥候,便已经遇上了从隆城郡中逃难而出的卫人,甚至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卫军。

几经询问后,南下斥候的队正,也就已经对隆城郡中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知道了隆城郡现在多半已经被薛军给占了去了。当下,队正一边分派其他斥候继续南下,前往隆城郡,打探消息,探查更加详细、具体的情报,一边从逃难而来的难民之中,挑选了一两个,亲自带着,骑快马返回荣兴关,向荣兴关守将禀报。

荣兴关守将停稳薛军夜入隆城郡,隆城郡多半已经失守的消息后,当场便惊得连魂都没了,整个卫国,现在绝大多数的兵力,都已经被夏王室宫廷禁卫大将军蒙骜和卫军主帅公子央带去了卫宁郡和隆城郡,防备薛军,剩下的,一多半又都集中在卫都亳邑城中,防守国都,其他关隘邑城,根本就已经没几个兵力了!

荣兴关也一样,虽然荣兴关是卫都亳邑南大门,也是通往卫都亳邑的最后一道关卡,但整个荣兴关中,从上到下,竟然只有区区一千兵力防守,就连他这个荣兴关守将,也不过是个游击将军,而且还是看在荣兴关是卫都亳邑南大门的份上,给的他的加衔,统领千人的军校,在军中,最多也就一个校尉,正常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有游击将军的加衔!

而且,荣兴关虽名为关,而且也被誉为卫都亳邑的南大门,但实际上,荣兴关却是建立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之上,无山川地势之险可守,甚至可以说,这原本就是卫国为了增加卫都亳邑的防守力量,而在亳邑城南,生造的一座关隘,一个军事据点!

真要是薛国大军一到,无险可守的荣兴关,又兵少将微,破城恐怕也就在翻手之间了,甚至于,如果薛军势大的话,甚至可以直接绕过荣兴关,或者干脆将荣兴关直接围了,大军长驱直入,直接就能够出现在卫都亳邑城外!

听到薛军弓攻陷城郡的消息后,荣兴关守将惊得呆住了好半天,才终于回过神来,手忙脚乱,神情慌乱地招来快马信使,拿着荣兴关守将的令牌,快马赶往卫都亳邑报信,一边下令紧闭城门,并征集城中民夫,将荣兴关南北两座城门,全都用巨石堵死了,以做死守之用!

然而,就在荣兴关守将刚刚分配任务完毕,将荣兴关城门封死后不久,还不等天黑,打着“公孙”将旗大纛的公孙濯率领的薛军黑甲骑兵前锋,便已经出现在了荣兴关外,天黑前,就已经将整个荣兴关围得水泄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