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八百三十九章 蒙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八百三十九章 蒙戊

蒙戊、蒙橐、蒙浚三人,伪装成一个商队,经过安吉关,比管易他们早了两天进入了赵国境内。进入赵国境内后,蒙戊三人甚至根本就没去赵都宸邑,而且也没有打算去赵都宸邑,求见赵侯伊华,通过蒙骜大将军的关系,为自己谋求个一官半职的,而是选择了在安吉关安顿了下来,甚至还在安吉关县衙里,以夏人的身份,申请了一个长期居留证,选择了长居安吉关!

赵国长期居留证有效期五年,只要是家世清白,没有任何作奸犯科之举,在赵国置办有固定的产业,有固定的居所的所有外国人,都可以申请,经赵国官府审查之后,便会发放。发放的条件,可以说很宽松。

而在五年有效期的长期居留之后,期间又没有任何违法乱纪、作奸犯科之举,在赵国有固定的居所,有正当的职业或者产业,并且在这五年之内,都没有离开过居留地的,便可申请入籍赵国,成为一个真正的赵国人!

入籍赵国的条件,也可以说是很宽松,除了五年内不能离开居留地这一点之外,其他的条件,简直就不会对居留在赵国的外国人产生任何的约束作用!

而且,能够入赵,或者在赵国申请长期居留证的,不是列国商贾,便是入赵做工的工人,而这些工人,在他本来的国家里,多半便是些居无定所,甚至是流离失所的流民,被招募到赵国做工,很多便是孤家寡人一个,到了赵国,有工作有住所,而且还能每个月都拿到一份可观的薪酬,这么好的事,怎么可能还想着离开?

就算离开赵国,那多半也是为了回去接自己的亲戚朋友,老婆孩子什么的!而这样有家有口的人,其实也很少,就算因此而再耽搁了一两年,大不了等接来了老婆孩子,亲戚朋友后,再等上五年,不也同样能够拿到赵国的入籍文书,成为赵国人了么?

因此,五年不能离开赵国这一条,对那些真正有心想要留在赵国的人来说,其实也根本算不得什么约束。而对于蒙戊、蒙橐、蒙浚他们来说,从离开兴夏王都那一刻起,其实他们就已经是无家可归的人了,来到赵国,也只不过是为了寻求一个可以安身立命之地罢了!

而蒙戊他们之所以选择安吉关作为他们的落脚之地,也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里是距离卫国最近的赵国边关,也是距离兴夏王都,他们曾经的家园最近的地方!

而且,对于未来,蒙戊其实都已经想好了,等到五年长期居留证到期了,便申请入籍赵国,入籍之后,便参军入伍,进入赵国军中,而一旦赵国与薛国发生矛盾冲突,甚至是爆发战争,到那时,便是他蒙戊,为父报仇雪恨之时了!

其实,在蒙橐蒙浚看来,蒙戊想要进入赵国军中,根本用不着这么麻烦,只要到了赵都宸邑,见到赵侯伊华,以蒙骜大将军跟赵侯伊华的关系,蒙戊想要求个一官半职,那还不是易如反掌么?看在蒙骜大将军的份上,赵侯伊华怎么也得照顾照顾蒙骜大将军的这位公子吧?

只不过蒙戊却不愿意靠着父亲的余荫,就算要建功立业,扬名立万,也得凭着他自己的本事,在战场上一刀一枪,自个儿挣回来!堂堂七尺男儿,凭借着父亲的余荫,就算是在赵国军中做了一个将军,又如何能够服众呢?

蒙戊,可不希望自己靠着父亲的余荫,成了赵国城防军中的一员,哪怕是做到城防军中的一郡主将,也不过是个守备游击将军,而在赵国,就算是守备游击将军,前途也绝对比不上赵国新军,国防军中的一名少校营长!

而守备游击将军,却已经几乎是赵国守备地方郡县邑城的城防军中的最高军衔了,至少,在赵侯伊华继位的这几年里,还没听说过赵侯伊华继续晋封过新的正牌,甚至是杂号将军!这几年,赵国晋封最多,进速最快的,也都是国防军中的那些各级校尉军官,甚至是少将军官,也都晋升了好几个,但唯独城防军,就像是后娘养的一样,有意无意地被赵侯伊华给遗忘了。

就连功劳卓着,而且还是赵侯伊华亲信出身的山陇郡守备游击将军公叔子夜,这都八年了,也才通过军官特训班的方式,从赵国旧军系统中跳了出来,进了赵国新军系统,成了赵国国防军第七军的上校军司马兼零七一旅旅长。

赵国国防军的军级编制多了之后,为了方便区别,伊华又对旅级编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将原本统一编排的旅级编制,采用了三位数编排的方法,前两位数字代表着军的编编制,后一位数代表着旅的编制。

就如公叔子夜这个零七一旅的编制,就是国防军第七军第一旅,简单而又明了。当然,对于外人来说,这样的编制方式和方法,却是让人云里雾里,难以分辨,而赵国国防军的编制排序规则,更是绝对的军事秘密,禁止外泄!

公叔子夜从旧军的城防军系统,通过军官特训班的方式,成功的转入了赵国国防军系统,成为了一名上校旅长(军衔其实还降了,从一名将军,降成了一名上校)的事情,初来乍到的蒙戊,自然不可能清楚!

对于蒙戊坚持不依靠父亲的余荫,蒙橐蒙浚两人也只能顺从,不过私下里,蒙橐还是通过安吉关中的月华楼分号,请月华楼转交了一封信给赵侯伊华,在信中,蒙橐不仅表明了蒙戊的身份,而且还详细地诉说了蒙戊不愿意依靠父亲余荫,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赵国军中,建功立业的意志和决心。

这封信,很快便通过月华楼的关系网络,送到了赵都宸邑,又经过月华楼东家柳素心之手,送到了赵侯伊华手中。

拿到信,看了信的内容后,赵侯伊华甚至当时就想要派人前往安吉关,将蒙戊等人接到赵都宸邑,接到自己的身边来。

对于蒙骜,伊华始终觉得这个名字十分的熟悉,几乎可以肯定,蒙骜肯定是在另外一个位面时空中的历史上,曾经大放异彩,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历史名人,只不过对于蒙骜的事迹,伊华却始终没能回想起来!

不过,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有一个姓蒙的将军,伊华却是十分的熟悉,那就是筑长城,修直道、抵御匈奴进攻,扫清漠北,追逐匈奴于千里之外,甚至在武功卓着之外,还能改良毛笔,被称为笔祖,受后世文人顶礼膜拜的能文能武的秦国战神,同时也是死得最冤屈,最憋屈的一个战神——蒙恬!

蒙恬的大名,甚至是英勇事迹,伊华自然是耳熟能详的,可惜伊华曾经当面询问过蒙骜,才知道蒙骜只有一子,名为蒙戊,亲戚之中,也没有任何人叫蒙恬或者蒙毅的,根本就跟伊华所知道的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的蒙恬攀扯不上什么关系!

不过,伊华始终还是觉得,既然自己对蒙骜这个名字这般耳熟,多半是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时,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而且多半也跟蒙恬这个秦国战神有点关系。

因此,当初在与蒙骜一同深入获国草原的时候,伊华便刻意结交蒙骜,而蒙骜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才能,不管是个人的勇武,还是兵书战策,排兵布阵,甚至是在军事上的建言献策,都让伊华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从这也可以看得出来,蒙骜,绝对对得起他身上那个大将军的称呼!

甚至于,如果不是蒙骜坚持要回到兴夏王都,伊华当时便将蒙骜给留在赵国,让其为他所用了!而且,伊华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再一次听到蒙骜大将军的消息时,却是蒙骜身陷卫国卫宁郡中,生死未卜,下落不明的消息了!

好在蒙骜将军对自己也还算是信任,在身陷卫宁郡的时候,也还能想到自己,想着要将他唯一的子嗣蒙戊送到赵国来。而他所托付的蒙橐、蒙浚两人,也算得上是忠勇之士,并没有辜负蒙骜大将军所托,将蒙戊顺顺利利地送到了赵国!

当时,赵侯伊华甚至就想要派人去安吉关,将蒙戊等人接到赵都宸邑,接到自己身边来,对于自己故友留下的唯一子嗣,伊华可不想让他再遭遇到任何不测。

不过,伊华的想法,最终却还是被赵相张宣给劝阻住了,既然蒙戊不希望通过父亲蒙骜的余荫,在赵国谋取一官半职,而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扬名立万,建功立业,如果伊华冒冒然派人前去迎接蒙戊的话,说不定反而还会适得其反,甚至于逼得蒙戊隐姓埋名,甚至出走他乡。到那时,再想要找到蒙戊,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反正,现在蒙戊已经到了赵国,而且又已经申请了长期居留证,未来还打算入籍赵国,进入赵国军中,凭借自己的本事,出人头地!既然如此,那不如就耐心等上几年,等到蒙戊长期居留证到期,入籍赵国,真正从军之后,再暗中照顾、提拔他一下,不就顺理成章了么?

在张宣的再三劝解下,伊华才打消了派人接蒙戊入都的打算,而是暗中下谕,让安吉关邑守、守备校尉等,暗中照顾蒙戊一家。

而之后不久,大张旗鼓,打着驻卫军事训练顾问团的旗号的管易一行,便已经暗中护卫着萱华公子和另外一个公子哥儿,来到了赵都宸邑。

入城后,几乎没等到天黑,赵王宫宫中,便派出了两辆玄色帷车,暗中将两个公子哥儿,全都接进了赵王宫。

而另外一个公子哥儿的身份,在不久之后,当兴夏王宫被薛军付之一炬,变成了一片焦土,大夏王室大部分成员也都被薛军屠戮一空的消息传来之后,随之也就大白于天下,或者说是直接被赵侯伊华,昭告了天下,那就是大夏王室夏昭王幼子王子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