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八百七十五章 得封卫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八百七十五章 得封卫君

不一会儿,卫苏就已经来到了营中另外一处青龙使者住的营帐中,门外卫兵掀开营帐幕门,卫苏径直走了进去,却见营中上位上坐着两个三十多岁的人,一个顶盔戴甲,穿着军中的号服,另一个则是素衣素服,没带任何兵器,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子。

顶盔戴甲的那个青龙使者,在之前赵国派到卫国的军事训练顾问团中的时候,就当过卫苏的教官,卫苏对其也一直都是尊敬有加,在营中也从来都是以教官相称,敬之为师。而现在,那个身为教官的青龙使者,却在那个素衣素服的青龙使者的右手侧作伴,可见那个素衣素服的青龙使者,地位比自己的教官,还要高上一筹!

卫苏微微愣了一下,旋即上前几步,走到青龙使者跟前,躬身行礼说道:“教官。”

“公子,公子来得正好,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夏王特使蒙浚蒙将军。”

“夏王特使?蒙……蒙将军?”卫苏微微愣了一下,抬起头来,诧异地望向那素衣素服的男子,失声说道:“阁下莫非是蒙骜蒙大将军之子?”

蒙浚笑着站起来,朝卫苏躬身行礼,说道:“公子说笑了,小人不过是蒙骜将军帐下的亲兵,有幸蒙蒙骜将军青睐,赐以蒙姓罢了。蒙骜将军之子,如今倒是在新都军中,过些时日,公子或许就能在战场上,见到少将军的英姿了。”

“哦?蒙骜将军之子,在新都出仕了?”卫苏颇为有些意外地说道。

“正是。”蒙浚轻笑了一下说道,“蒙夏王不弃,念着大将军为王室尽忠的份上,特召少将军入都任职,委以重任。如今少将军正在军中加以训练,毕业之后,便可上阵厮杀,耀武军中也。”

“蒙公子倒是好运气,可以在赵国军中接受训练,着实让本公子好生羡慕呢!”听了蒙浚的话,卫苏不由得长长地叹息了一声,羡慕地说道。

蒙骜之子在新都军中接受训练,而新都是哪里?那不就是赵都宸邑嘛,只不过改了个名字,城池变得更大些罢了。而赵都宸邑中,最有名的军事训练营,那可不就是栾犀大营吗?

卫苏接受的军事训练,是赵国派驻卫国的军事训练顾问团传授的,而赵国军事训练顾问团最早是在什么地方接受军事训练的?那可不就是栾犀山谷的赵军新兵训练营么?

算起来,栾犀大营,那才是赵国军训之始祖,其他的什么训练营啊,军事训练顾问团啊,那都市从这个训练营派生出来的,都是徒子徒孙了!

而就算是这样,接受过才不过短短两三个月的赵国军事训练顾问团的军事训练的卫苏,也深刻的认识到了赵国这个军事训练科目的强大之处,学习到了很多军事知识和技能技巧,从而才让他在卫国灭国之后,都能够以那批才不过接受了几个月军事训练的卫国新军,作为核心,组织起了一支强大的反抗军,一直跟薛国占领军,对抗到了现在!

到现在,卫苏率领的这支反抗军,实力不仅没有被削弱,相反,在与薛国占领军的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反抗军的战斗力和实力,可以说都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加强!现在,自己手下这支反抗军,跟卫国灭亡之初的那支卫国新军,可以说,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而这一切,追根究底,其实功劳都应该算在卫国军事训练顾问团的头上,卫苏率领的这支反抗军,之所以能在薛军一次又一次的围剿进剿中,越挫越勇,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运用了自己当初在军事训练顾问团军官特训营中学习到的那些战术和战斗技能、技巧!

如果没有当初军事训练顾问团军官特训营中的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的话,卫苏觉着,自己现在恐怕早就跟自己那些兄弟一样,不知道被薛王关在什么地方,当猴子给圈养了起来呢!

所以,卫苏其实有时候都在想,如果能够去赵国,去栾犀大营的赵国新兵训练营中,系统的接受赵国军事技能技巧和战技术的学习,系统的学习上一年或者更多的时间,那该有多好啊!只不过,卫苏现在也只能想想而已。

卫国现在是国破家亡,自己恐怕也是君父唯一还在率军翻看薛国对卫国占领的公子,复兴卫国,反击薛军的重任,压在自己的肩上,已经快让卫苏喘不过气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也不可能丢下手下这上万人的兄弟,独自跑去赵国栾犀大营,接受系统的军事训练的!

就算卫苏真的能够丢下在卫国这一万多正在反抗薛国占领军的反抗军兄弟,赵国肯定也不可能答应卫苏的请求的!

现在的卫国反抗军,看似声势浩大,但实际上呢,真正称得上有实力的反抗军,总共也就那么三支,卫苏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反抗军的统领,如果他离开了卫国,去到赵国,那他手下这一万多卫国反抗军,一下子就会群龙无首,变成一盘散沙,瞬间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这种情况,是赵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赵国也是绝对不可能允许卫苏离开卫国,去到赵国的!

不过好在,卫苏虽然不能去赵国,去栾犀大营接受系统的赵国军事训练,但赵国对卫国,或者说,对卫国反抗军,还是不错的,派了不下两百名军事骨干,加入到卫苏军中,也正是由于这些军事骨干的加入,才让卫苏手下的这一万多名反抗军,有了更加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且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后,卫苏这才又朝蒙浚躬身一礼,说道:“蒙将军远道而来,就在我军中安心住下,苏也好日日登门请教。”

听了卫苏的话,蒙浚笑着朝卫苏拱手一礼,说道:“公子不说,在下也是要厚颜在公子军中长住的。”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蒙浚又说道:“实不相瞒,在下此来,乃是奉了夏王王旨,特来传旨的。”

“传旨?”卫苏微微愣了一下,诧异地抬眼望着蒙浚,又转头瞧着自家教官,却见教官微微笑着,轻轻地颔了颔首。

卫苏愣了一下,旋即跪倒在地,磕头说道:“臣卫公子苏,恭听王上谕旨。”

蒙浚从袖口里掏出一卷锦布来,展了开来,朗声宣读道:“大夏王无咎谕:兹尔卫公子苏,忠贞勤勉,为国为民,不避凶险,身临战阵,勇武可嘉,忠贞可奖。卫君失位,蒙难于尘,失陷酋敌,君位空悬,着令,卫公子苏,继位卫君,以承大统,以正视听,统领三军,共击薛贼!玉牒金册,登录君名,令旨到时,宜正君位!大夏王无咎元年九月十一日。”

念完谕旨,略微停顿了一下,蒙浚这才将谕旨收了起来,朝卫苏拱手一礼,说道:“恭喜啊公子,从今日起,公子可就是王室玉牒亲封的卫国君侯了!”

听了蒙浚念的夏王谕旨,卫苏直接就懵了,这可真是天上突然间落下了一个金馅饼,直接砸在了卫苏的脑袋上!卫国君侯,那可是以前卫苏做梦都梦不到的位子啊!如果不是薛国,自己的君父,恐怕到老的时候,都根本想不起有自己这么个儿子来,自己最好的下场,恐怕也就是在自己的兄弟,继承君位之后,大赏天下,赏赐个爵位,赏块封地,然后在封地中终老一生!

这还是看在自己这个庶出子,完全对君位不会构成任何的威胁的情况下,最好的结局,而如果自己表现出哪怕是一丁点对卫国君位的觊觎的心思,恐怕继位的卫君,就绝对不会让自己再活下去,一杯鸩酒,或者三尺白绫,恐怕就是自己的结局了!

而现在,自己的君父,以及那些出身高贵,很得君父宠爱的公子哥哥们,现在却全都成了阶下囚,说不定在薛都大邑过着什么提心吊胆,不见天日的日子呢,而自己呢,竟然得到了夏王谕旨亲封,颁赐玉牒金册,正儿八经的成为了卫国君侯,一国之君了!这在以前,卫苏是真的连做梦都不敢梦见的事情啊,现在竟然成了真的了!

愣了好一会儿,直到教官使者也笑着朝卫苏拱手行礼说道:“恭喜啊公子,不,卫君,恭喜卫君了。”卫苏才猛地回过神来,低头却见蒙浚双手捧着一份玉牒金册,躬着身子,身子几乎弯成了九十度,将玉牒金册,递到了自己的面前。

卫苏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颤抖着的右手,颤巍巍地伸手抓过玉牒金册,然后猛地一下举在了半空中。

营帐中的所有人,包括蒙浚和那个教官使者,以及其他卫兵,全都跪倒在地,磕头行礼说道:“拜见卫君(君上),卫君(君上)万年,卫君(君上)万年!~”

卫苏深吸了一口气,拼命地压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道:“平,平身。”

“谢君上(卫君)!”

等蒙浚他们都站起来后,卫苏这才又深吸了一口气,对教官使者说道:“教官,我,我,寡人想拜教官为左庶长,统领军中事务,教官可愿帮助寡人?”

“君上厚爱,委以重任,臣,敢不用命?”教官使者再次朝卫苏磕头行礼说道。

“左庶长请起,快快请起,请起。”卫苏心中一喜,急忙上前一步,躬身搀扶起了教官。只要教官答应了,剩下那两百多军中骨干,就好办多了,到时候全都委以军中职衔,还能怕他们跑了不成?有了他们在军中,自己也就能安心多了!

搀扶起左庶长后,卫苏又转头对蒙浚说道:“蒙浚将军,不知将军可愿意留下,帮助寡人,复兴卫国?”

“夏卫本是一体,不分彼此,浚来此之前,就已得夏王谕旨,命臣尽心竭力,以辅佐君上,若是君上不弃,臣愿鞍前马后,为君上分忧。”

“好,好,那太好了。”卫苏高兴地说道,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又转头对教官说道:“左庶长,不知寡人该以何职委任蒙将军?”

“蒙将军久随蒙骜大将军,兵书战策,样样精通,可为客卿,随侍君前,参赞军务。”教官略微想了想,然后才又说道。

之前,在卫苏军中,三军统帅,虽然是卫苏,但出谋划策,行军布阵,多数却都是他在一旁参赞谋划,甚至可以说,连行军作战的计划,都是他一手策划的,卫苏成为卫国君侯,要拜他做左庶长,自然没什么问题,军中也不会出现不服管教的情况。

但蒙浚则不一样了,蒙浚不过是奉了夏王(实际上是赵国君侯的谕令)前来宣读谕旨,然后留在卫苏军中效力的。对于卫苏军中的各级将校来说,蒙浚这就等于是空降兵,外来者,如果一来,就让蒙浚担任实职领军将领,势必会引起其他人心中的不满,甚至于对蒙浚出现阳奉阴违的现象。到那时,就算蒙浚再怎么有才能,也根本施展不出来了!

倒不如先让蒙浚做个客卿,跟在卫苏身边,等蒙浚立下了足够的功劳,树立起了一定的威信后,方可让其名正言顺的领兵。

听了教官的话,卫苏微微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说道:“也好,只是,蒙将军,这会不会太委屈你了?”

“君上言重了,只要能为复兴卫国尽一番心力,浚就不觉得委屈。”蒙浚急忙躬身行礼说道。

“那好,那寡人就先拜将军为客卿,随侍寡人身边,参赞军务。”

“多谢君上。”蒙浚躬身行礼说道,略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君上,臣还有一事,禀奏君上。”

“什么事?”卫苏有些意外地瞧着蒙浚,问道。

“君上,臣来此之前,王上曾命臣前去联络蒙桑以及周雎等部,集结卫国所有反抗力量,拧成一股绳,才好从容应对薛军。”蒙浚躬身说道。

听了蒙浚的话,卫苏微微点了点头,说道:“理该如此,当初教,左庶长曾经说过,一根筷箸轻而易举的就能够被折断,但如果是十根筷箸绑在一起呢,却用尽力气也都不能折断,这就是团结就是力量。”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卫苏又接着说道:“现在,卫国境内的反薛力量实在是太分散了,根本一点儿都不团结,所以才会被薛军逐一扑灭,怎么也成不了气候。如果能够集中所有反抗军的话,正好可以给薛军沉重一击,一举击溃卫国三郡之地上的薛国占领军主力,也不是没那个可能!”

说着,又停顿了一下,卫苏抬头瞧着蒙浚,说道:“蒙将军,不知道将军联合诸部,效果如何?”

“蒙武所部,此前便已经与君上结成同盟关系,如今,蒙武将军也愿意统一号令,听从君上调遣,蒙桑所部,正在柁樟郡外大小营山之中,随时待命集结,只要君上一声令下,便可为君上前驱,攻打柁樟郡。”蒙浚躬身说道。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蒙浚才又接着说道:“卫公子央大帅麾下旧将周雎,也答应与君上统一号令,统一行动,但是,周雎有一个条件,希望君上答应。”

“条件?什么条件?”卫苏微微愣了一下,旋即又说道:“没关系,不管是什么条件,只要合情合理,寡人都答应他。”

蒙浚瞧了卫苏一眼,然后才又说道:“周雎统领希望,君上能为公子央正名,将来若是收复卫都亳邑,希望君上能以尚父之名,将公子央的神位,迎进卫国宗庙。”

听了蒙浚的话,卫苏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旋即便笑着说道:“这没问题,公子央本就是寡人公叔,卫国公族,以尚父之名,迎公叔神位入祀宗庙,又有何不可?蒙将军大可转告……嗯,这样好了,还是本君亲笔手书谕旨一封,阐明迎公叔入祀宗庙之意好了,还请蒙将军将此书信,送到周雎将军手中。”

说着,卫苏走到一旁的书案边,跪坐了下去,提起笔,便在书案上放着的宣纸上,刷刷写了一封亲笔信,以卫国君侯之名,答应了周雎的请求,待他日收复卫都亳邑之时,以尚父之名,将公叔央,迎进卫国宗庙,与卫国先君同享祭祀。

写完信后,卫苏又拿起刚刚随同玉牒金册,一同被交给他的卫君之印,伸手在信的末尾,盖上了印玺,轻笑着说道:“没曾想,寡人这一份旨意,竟然是追封公叔的。”

说着,将亲笔信递给蒙浚,说道:“蒙将军,你看可好?”

蒙浚瞧了瞧,微微点了点头,说道:“甚好。”说完,却见卫苏竟然又在书案上奋笔疾书,眨眼间,便又写好了一份谕旨,拿起印玺,在末尾盖了下去,随后便又将那份谕旨,转手递给了刚刚被卫苏委任为左庶长,有统领三军之权的青龙使者简虎。

简虎与管易一样,都是赵国新军第一军出身,也是第一批在栾犀山谷新兵训练营接受新兵训练的赵国新军。只不过当时,他和管易,都被分在了后勤辎重营。本来,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和晋升规律的话,后勤辎重营的兵,想要转到正规部队,是很难的。

但偏偏,当时的后勤辎重营的都头管易,不是个安分的主,在到赵都宸邑押运武器装备的时候,正好碰上仲公子之乱,被困在了赵都宸邑,之后更是在混乱中,崭露头角,缴获了一大批仲公子囤积的武器装备,更是在仲公子的心腹上,安插上了一颗钉子,为平定仲公子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

战后,管易和简虎,便双双因功晋升,并被转入了斥候营中,在赵国国防军第一军斥候营中任职,从那时起,简虎几乎就一直都是管易的副手和部下,之后又在反击莒军入侵山陇郡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千里奔袭,直插峡门关,关上了赵国南大门,从而截断了莒军南下的退路,将五万莒军,全都堵在了山陇郡中,最后被赵军一网打尽。

再然后,赵国组建驻卫军事训练顾问团的时候,管易和简虎便双双入选,管易成了军事训练顾问团团长,简虎也在军事训练顾问团中担任战术教官一职,在军官特训营中,便结识了卫公子苏。

驻卫军事训练顾问团结束在卫国的存在后,又辗转去了兴夏王都,想要接应萱月公主和萱华公子,只不过萱月公主不肯离开,只是让训练团将萱华公子和王子无咎带出了兴夏王都。

返回赵国后,作为团长的管易,论功行赏,被正式晋封为上校军衔,在栾犀大营新兵训练营中,担任战术教官,而简虎和其他一些军事训练团中的训练教官,则被秘密挑选出来,在接受了一定的秘密战训练之后,作为青龙密卫的外围成员,以青龙使者的身份,被派到卫国的反抗军中,成为赵国与卫国反抗军之间的联络员和使者。

简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派到卫苏军中的,如今,简虎已经成为了卫军卫苏亲封的左庶长,有统领卫国三军之权,可谓是大权在握。

而留在赵国的曾经的上司管易呢,却不过是区区一个上校教官,在赵国没有进行大规模军事动员,准备国战的时候,管易以教官的身份,想要从上校,晋升为少将军衔,正常情况下,没有三五年,是绝对不可能的!

从这一点上来看,简虎现在的成就,似乎要比管易大得多,当然,在赵国军中,管易的军衔,却还是远远的压在简虎头上的,简虎到现在,也还不过是个少校军衔,而管易,却已经是正儿八经的上校了,而不是之前为了带领驻卫军事训练顾问团而临时加上的上校衔!

写好了拜简虎为左庶长的任命文书后,卫苏又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了拜蒙浚为客卿,并以客卿的身份,参赞军务的文书,用印之后,也转手交给了蒙浚,说道:“左庶长,蒙将军,行营简陋,寡人也没有登台拜将的时间,只能一切从简了,还望左庶长和蒙将军不要见怪才好。”

简虎和蒙浚急忙说道:“君上言重了。”话音未落,便听卫苏又说道:“等他日收复故都,寡人必定再登台拜将,昭告天下,为左庶长和蒙将军正名!”

“多谢君上,多谢君上。”两人急忙又说道。

两人话音刚落,抬头却见卫苏又跪坐在书案后边,提笔疾书着,不一会儿,便又写好了一份文书,拿起来,递给简虎说道:“左庶长,您看这样可好?寡人打算加封蒙武将军为上将军,统领大军,以击薛贼。这是文书,左庶长以为可好?”

说着,停顿了一下,卫苏又说道:“还有,寡人打算加封蒙桑将军为中将军,加上将军衔,周雎将军为忠义大将军,同上将军衔,左庶长以为可否?”

简虎飞快地瞧了一眼手上的文书,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朝卫苏拱手行礼,说道:“君上圣明,三位将军领军在外,劳苦功高,理应高官显爵,以示荣宠。”

“那寡人就这么下诏了?”

简虎微微点了点头,卫苏走回书案边,提起笔,再次写起诏书来。本来,作为一国之君,诏书什么的,几乎是不大需要他亲自动手的,但为了表示对蒙武蒙桑周雎等人的尊敬和恩宠,卫苏也只能亲自动手了,这样才能显得几人地位的特殊嘛。而且,现在卫苏身边也还没个内史,草诏这些工作,也只能亲自动手了。

正写着,蒙浚却又躬身朝卫苏行礼说道:“君上,臣还有一事,要禀奏君上。”

“哦?将军还有何事禀奏?”卫苏挑了一下眉头,抬头瞧着蒙浚说道。

“禀君上,在王上下旨晋封君上为卫君的同时,还下旨册封赵传为隆侯。”蒙浚躬身行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