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平阳和姜宁致心里有所愧疚。

“这段时间你辛苦了,家里换了六十斤粮食,加上你赚的银钱换来的粮食,也够我们三个人撑过这个冬天,不如你别在这里打铁了。”

打铁很辛苦,他也心疼自己的孩子。

姜修远却早就改变了心态道:“爹我想在这里打铁,东家对我很好,在这里做事我也没觉得辛苦,粮食你们两个留着过冬吃,眼看着雪越下越大,你们还是先回去吧!”

姜平阳和姜宁致不知不觉走到了济世堂外面。

“爹我们走吧!”姜宁致看了一眼正在给人治病的姜岁晚,最终还是没脸进去。

姜平阳道:“我有一件事要和晚晚说说,你寻个地方等我。”

大概因为天冷的关系,生病的人多了起来,又排起了长队。

姜平阳不想做惹姜岁晚不开心的事,老老实实的排队,排了半个时辰才轮到他。

姜岁晚一看是姜平阳,倒也没有生气,只是语气冷淡的说道:“是哪里不舒服吗?”

姜平阳伸出手让姜岁晚号脉,道:“每到晚上总是睡不着,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他心中忐忑。

接着压低了声音说道:“你娘当年有很多嫁妆,这些嫁妆有一部分放在府中密室之中,就在假山下面,你若回去好好寻肯定能寻到,我们回不去了,你娘留下的东西理所应当是你的。”

说完,姜平阳就站了起来。

“谢谢姜大夫,我感觉舒服多了。”

姜岁晚皱了皱眉,她算明白姜平阳来这里做什么,居然为了告诉她,她娘的嫁妆,她就说当初将军府的库房有些穷酸。

假山下是吗?等有机会回去再好好找找。

这件事很快就被她甩在了脑后。

姜宁致看姜平阳出来,也没有多问,父子两人出了城。

雪一会下一会停。

也导致下的雪化了,地也变得潮湿泥泞,医馆的地花婆婆一天要拖好几次。

姜岁晚写字的时候,手有些僵硬,温度真的降得太快了。

她皱眉。

越发的担心起来。

若继续下去,这个冬天会冻死人。

炕!

姜岁晚想到着,把医馆的病人都送走后,急急忙忙的回到了府衙。

厉承乾瞧见姜岁晚这么急,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

立刻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姜岁晚问道:“你有没有想过,今年天气可能会冷到冻死人,光有粮食不行,还得保暖。”

厉承乾也以为自己准备够充分了。

说道:“准备了很多木柴,应该够用吧!到时候空地上点燃火堆也能驱寒。”

姜岁晚很焦急,她之前一直忙着别的事情,居然忘记修建炕了,这是很大的错误。

好在,还来得及。

她摇头,很严肃问道:“你信我吗?”

厉承乾自然是相信姜岁晚的。

想都没想就直接道:“我自然信你。”

姜岁晚这才微微勾起了唇角,语气也柔和了许多:“你若信我,趁着大雪还没完全到来之前,在城外搭建棚子,我到时候给你提供一些保暖的东西,但一定要把棚子搭建牢固,最好是长通铺那样的棚子。”

修建房屋肯定不行。

但搭建棚子还是可以的。

在城外安营扎寨那些人肯定不愿意回到自己的村子。

听闻陆陆续续还会有人前来,至少要修建好几个大棚子,能够容纳很多人那种。

姜岁晚看厉承乾很迷惘,走进厉承乾的书房,拿着毛笔和纸开始画着。

很快就画了雏形出来。

她想要搭建的棚子,类似于现代的彩钢简易棚,因为这样才能在最快速度搭建出来。

除了城门外左手边有一处小树林。

其余地方都是戈壁滩,这样的地方搭建棚子很方便,况且城外那么多人都是劳动力。

到时候提供饭食,只怕外面那些人会挤破头皮抢着做。

厉承乾知道肯定不止搭建棚子这么简单。

接着问道:“棚子搭建好了之后呢?”

姜岁晚认真道:“修炕,我们的木柴看着多,但只要一下雪,至少要两三个月雪才会化,这么长时间,又那么多人,肯定不够烧,但修炕不仅能保暖,更能节省木柴,你若信我就按照我说的做。”

担心厉承乾不信,姜岁晚补充道:“我之前学过一点看天象的本事,今年天气反常,肯定会下很大的大雪!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厉承乾是行动派,第二天就直接让人在小树林的后面开始搭建棚子。

每天提供三餐,这个消息一传出去,果然,城外那些人抢着来做工。

而城门右边临时搭建的棚子也得拆了。

听说是为了让大家度过这个冬天,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见,一些闹事的人被收拾了后,也都接受了朝廷的安排。

姜岁晚倒不担心陈富贵他们。

虽然她没有让陈富贵他们烧炕,但她送粮食去的时候,给他们说过如何建造简单的壁炉。

而且她给陈富贵几人准备的木柴足够他们烧到明年夏天了。

姜岁晚假装出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拉了一马车的厚款塑料薄膜。

厉承乾正在城外指挥人搭建棚子。

看到姜岁晚的马车过来,马车上还放着厚厚一卷东西有些奇怪。

“这是什么?”

他像看稀奇一样盯着马车上的东西。

姜岁晚满脸笑意道:“这可是好东西,我给你说,等你框架修建好之后,就用这东西把棚子都围上一层,再盖上干草,风都吹不进来,就是铺这个薄膜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弄坏了。”

说完,便指挥人把东西搬下来。

这一卷肯定不够。

姜岁晚心疼自己的功德币。

这一卷比起之前给陈富贵他们的那种,不仅品质更好,关键更厚,米数更多,这么大一卷两百米,当然功德币也花多了,五百一卷。

要不是义诊后积攒的功德币多了,她都不敢这么消耗。

“你给我安排几辆马车,随我去把剩下的几卷给拉回来。”

厉承乾没有拒绝的道理。

赶紧派人跟着姜岁晚离去。

她一共换了八卷,八卷加起来都一千多米了。

她算过,足够几个棚子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