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在四合院没点背景怎么行 > 第1章 无良女司机毁我青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60年冬,京城,冷风呼啸。

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东跨院。

李承志端坐床沿, 挠了挠头很是无奈。

帅气如读者的主角

话说天降金手指对自己一介屁民来说着实是莫大机遇,只可惜正当自己坐在大排档一口啤酒一口大腰子,幻想着自己马上要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暗自偷乐的时候,就被迎面而来的三叉戟送到了60年代的京城?

而且还是臭名昭着的情满四合院。

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至少让我把手机格式化了先啊!呸,贼老天!李承志心里暗暗竖了个中指。

结合原身的记忆,自家应当居住在后院东跨院,

从许大茂家屋墙过了拱垂门往里就是,原本的门应该是开在前院一进廊下,但是刚解放那会儿街面上乱糟糟,加之李承志那会还小。

于是李父李母商量了下,就把朝南的门给封了,又在后院开了个口子,单独成院。

以前是主人家的马棚以及堆草料用的地方。

对应的是西跨院,曾经的厨房和茅房,对的在一起。解放后北京城内不让蓄奴养马,一番改造住了李承志一家三口,两间房一大一小。

单论面积倒比中院主人房还要大,还带着个不小的院子,院中栽着两棵树,一棵不是枣树,另一棵也不是。

即便空间如此宽裕,也没有专门的厨房。

而是在廊下垒了个土灶,紧靠着自己小屋的窗前有一个碗橱,油漆都没上,刷的桐油。

长期日晒风吹依旧坚挺,就是颜色深了些给人感觉厚重瓷实。

旁边还有两口大黑陶缸。一口存水,一口存粮。

掀开缸盖一看里面的粮食早就一干二净,不知道哪家的“老鼠”给搬的,账以后再算。

推开大屋的门就是后来隔出来的客厅,正中间一张方桌配了4条长凳桌面上一个搪瓷托盘,倒扣着几个白瓷茶杯,上书为人民服务。上首是一条长2米高约1米5的长案,现在也就用来放放水壶抹布什么的。

掀开卧室的棉帘,屋里头南面靠墙角有张2米出头的衣柜。

边上应当是书桌上面的墨水瓶日历还有整整齐齐的一摞书,无不显示曾经的主人公是个有知识涵养的文化人。

书桌再往北就是床了,两米来高的双拔步床,是原身父母从信托商店买的二手黄花梨,现在不值什么钱买的时候也才100不到,要是50年以后?啧啧…

仔细回想了一下,原身也叫李承志。

父亲李自强是老革命,正儿八经34年走过草地渡过飞桥的传奇,渡江战役身体受创12处被送往地方休养。

之前另有任命,56年公私合营后任红星轧钢厂保卫处副处长兼保卫科科长,一干两年多。

只可惜去年开始,各地粮食欠收,老李实在不忍心昔日战友的遗孤活生生饿死,只能偷偷断了自己的医药,省下钱来送往农村,救下了不少孤儿寡母的性命。

没成想今年倒春寒,旧伤也复发到底没能撑过去,倒在了岗位上。撇下了娘俩撒手而去,时年46岁…

母亲许婉芳,大户人家出身的有志青年,家里绝对不只是小有资产这么简单,建国前出逃美国香江的就有几支。

40年参加组织,后经组织介绍嫁给了当时年龄已经有点偏大的李自强,隔年生下主角李承志。

解放后,随丈夫复原地方在东城区交道口街道一干就是10来年,大小是个主任(副的),副处级级别跟老李平齐。

要不说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自打老李旧伤复发去了之后,许婉芳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加上41年鬼子扫荡时正赶上许婉芳生产,落下了病根。

几天前追随自己的爱人也是同志李自强去另一个世界继续建设主义去了。

原身则是在高中毕业后被父亲送去当兵,老李死的时候都没松口让他回来。

然而许婉芳病重,不久于世。

组织上考虑到李承志是独子,出于关怀勒令转业地方,照料寡母最后一程。

兜兜转转刚下火车,才回到四合院的李承志,只见自家门口白幡挽联都还没来得及拆干净。

一口气没喘上倒在了灵前。还好这个时候的组织不管是凝聚力还是行动能力都是正巅峰,基本没用主角伸手就帮衬着处理好了李母的身后事。

而就在此时,根据命运的指引,我们的主角魂穿异界来了个雀占鸠巢(本书一切人物·地名均为平行世界。请勿与现实世界对照,谢谢)

罢了,既来之则安之。一家子革命先烈,自己穿越到他们儿子身上,算是占了大便宜,高低要活出个人样来,不能坠了门风、弱了老两口的志气。

顺带着,虽说这个年代不讲究哈,但到底要将两位先烈的香火传承下去,不能让人家绝了后。

君不见中院的易中海,为了传嗣的事情都快魔怔了。

不知是原身的残念还在,又或是天道有感。

李承志这愿望一许只觉得浑身一轻,想来是一朝枷锁尽去,不管是原身还是天道都认可了这个来自后世的家伙。

李承志精神一震,忽的又暗自叹了口气,索性不在纠结,关好了门窗。

抬起左手的梅花牌手表,向前拧了三圈指针,进入空间。

眼前一黑,李承志出现在一个用集装箱搭建起来的院子里。毕竟又不能请人到空间里来盖房。

而且集装箱搭建起来的小别墅方便又美观。最重要的是便宜呀!

厨卫一体,上下两层。还配带大景观落地窗,全套下来50万都不用。至于水电,每天一个积分,了解一下。

是的,积分。

简而言之就是这个空间里面的所有东西都可以回收打包,由系统估算积分,钱也可以(兑换比例就是当前物价)然后主角可以用自己的积分向系统购买所需的一切物资。

一亿积分一枚的邱小姐了解一下?

院子正前方大概200m处是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河。

当初为了这条河,李承志可是打着钓鱼的幌子在长江边上,偷偷摸摸泡了将近一个礼拜。期间还被渔政赶了好几回。那叫一个狼狈。

只可惜神通不敌天数。女司机一脚油门。清零了李承志上千万的积分才换来一次重生穿越的机会(长江里面的鱼虾)

无良驾校害死人呐。

虽然积分没有了,但是之前存放在冰箱里的冷冻肉排,还有橱柜里的米面都还在。

李承志美美的吃了个饱,一口干掉半瓶23年的可乐,叼着根事后烟,默默盘算着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靠着自己的空间和系统,吃喝肯定是不愁的。也只能偷偷摸摸吃,光明正大是不敢的。

在这个筚路蓝缕,一无所有的年代,老人家吃碗红烧肉都要考虑半天。你在家隔三差五开荤?不是迪特就是资本家,绝对讨不了好。

至于你说打猎钓鱼??偶尔一两回还能解释,次数多了肯定有人会追着寻根究底。

再一个油从哪里来??真以为以前人家不吃鱼的?

是那个年代没油!花生大豆全都送往北境还债去了,剩下那点人均2两都不到,只能水煮鱼了。

真正的白水煮鱼,除了腥和咸一点味道都没,正常人吃了一回绝对不会想吃第二回。

远的且不说了。

单说这已经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

史书上冷冷的数字,在自己身边那可是活生生的人命,算了,看见就帮一把,看不见捂着头就当瞎子吧。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往后吃个肉都要偷偷摸摸防备被人举报的日子,实在不是自己二十一世纪新青年能适应得了的。

可是走?又能走到哪去?自由美利坚?从1882年开始实行到二战期间正式废除,并且影响长达一个世纪的《排华法案》了解一下?美国人2012年才正式道歉,影响可想而知。

香江?只有这个地方了。

这个时候的香江和21世纪的黄皮白心不同。

大家都是刚移民过去没多少年,就连语言都是相通的。跟大家说个真事儿。60年代有过一次移民潮,此时港方对大陆移民采取了一种相当暧昧的态度——

不能说是热烈欢迎吧,最起码也是乐开了花,好比是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西方正恐惧着新生的共产主义中国,尤其是抗美援朝之后,欧美更是对新政权进行了疯狂的封锁和剿杀。

之所以对移民持欢迎态度,有两方面原因。

主观上,你们不是英雄、强大的国家吗,你们家不是“好山好水好地方”吗,你们的人民不是站起来了吗,你们不是要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了吗?

一定是你们不行!一定是你们那儿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哪哪都不行!

一股制度上、心理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客观上,当时香江正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对廉价劳动力需求旺盛,巴不得你来。

总之,为己,凭借自己的金手指在那个有钱就有权,有权就有钱的地方更能过的随心所欲一点。

为国,凭借自己的本事(外挂)怎么都能为国家突破封锁恢复经济贡献一份力量。

一句话:不去不行

好了,这都扯远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李母的身后事。

虽说安排追悼会是组织上安排的任务,但自己身为人家儿子要承这份情,至少要表示一下,上门感谢不是?

再一个,自己转业回来还要街道这边负责安置,好些手续要办,不好不露面。

说动就动。李承志盘算了一下自己的身家:现金1128块3角5分(大部分都捐去乡下了)这其中原身父母留下的现金大概在500元左右,存在银行手写的存折上。

组织上的慰问金200元整,街坊领居包括父母同事领导随礼223块5毛,自己转业津贴加也有200多一点。

另外母亲的嫁妆箱子里还有小黄鱼2根,黄金头面一副,翡翠镯子一支(别细究,就当是老母亲给孩子留下的家底)

全国粮票5市斤的10来张,还有本地粮票2市斤3市斤加一起大概70多斤的样子。剩下的布票,糖票煤票各类票据无算。

肉票则是一张没有。一个月二两不到的肉票。够谁用的?以后想光明正大的吃肉还要另想办法。

把钱和票据放入空间收好,又用空间里的水换了点积分,接着在商城里兑换了:军用牛肉罐头10盒、麦乳精两罐、大前门两条,还有水果罐头红糖若干。

想了想,把大前门拆开一条。分开放在挎包里。又带上几盒罐头和麦乳精,推开门向前院走去。

出门仔细打量下这个院子,与电视剧里看到的大致相同,标准的四合院结构,每家每户都是棉门帘子,小玻璃窗子,门口窗前堆满了瓶瓶罐罐还有柴火煤堆,破破烂烂的同时充斥着一股子人间烟火气。

这是后世钢铁丛林“棺材盒子”里再也体会不到的人情冷暖。

这年月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一个礼拜上六天班,休息一天。

这个点在院子里的只有一群大妈、小媳妇聚在中院的水龙头前,一边洗菜洗衣服,一边聊闲。还有一些个没到学龄的孩子在疯玩。

见到李承志从屋里出来,一个个都上前安慰道“李家小子,身体可好些了?”

“别总在屋里,当心闷出病来”

“许主任刚过世,要保重啊…”云云

见此,李承志只得强打笑脸,回复众人“多谢各位大妈,我一直在部队上,我母亲生病这段时间给大家添麻烦了。在这里给大家鞠躬了。”

说着李承志脱下绿军帽,放在身侧,给院子里的各位大妈深鞠了一躬。

“今晚,就今儿个晚上。等院子里的老少爷们都回来了。我让几位管事大爷开个大会,再好好感谢各位这段期间的鼎力相助。”

大妈们一个个双手直摆连说不用。

李承志不耐这个,一锤定音“就这么定了,往后邻里邻居的处着还要仰仗各位”

抬首看了一下时间。已经快到上午的10:00了。“就先到这儿,我去街道办还得处理点事,回见了各位。”

李承志急忙从人群中脱身。看了看方向,大步朝街道办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