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路回到东跨院,这回没人敢黏上来要好处了。

所以说,君子不重则不威。不下重手,谁都不拿你当回事儿,这回都老实了吧?孔老二的学问还是有用!

第二天李承志起了个大早,接上王爱华。两人在路边随便对付了一口。

路上王爱华问聋老太太的事,李承志三言两语带过。一个棺材板就差钉钉子的人,说她干嘛?

王爱华一路领着进了人武部的办公室,批了条子、签了字,检查过李承志的持枪证才带他去领装备。

顺道还给开了介绍信,没这,寸步难行。

一把神器56半用来狩猎,枪长101.25cm轻便耐用、精准极佳。

为什么说它是神器呢?56半前身是老大哥的SKS,又叫ckc、西蒙诺夫步枪。二战时发明,到56年在老大哥那边,属于被边缘化、不被重视的枪种。

于是在援建过程中将全套资料送与中方。东边不亮西边亮,嘿嘿!脱胎自SKS的56式半自动步枪,从56年列装到85年正式退役。尤其在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惜打越南的时候只有10发的弹容量实在拉胯,不得以被81杠替代。

这年月,因为刚解放加上与北边老大哥关系紧张,除了“深挖洞、广积粮”的口号外,还有一项政策。

那就是全民皆兵。兵器的兵。基本上只要是个公家单位都有枪。

像采购员、驾驶员还有放映员。这种成天在外面跑工作的岗位更是合理合法的配枪。

所以电视剧你就当一乐呵就行了!傻柱敢打许大茂?纯属脑袋有泡,找个角落打你黑枪信不信?

检查好枪械和摩托,李承志跨上挎子跟王主任还有秦大爷打了招呼,朝房山方向而去。一百多公里路呢,这时候路还不好走,坑坑洼洼。

李承志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老子李自强就是房山霞云岭的,山里娃。现在还属于河北保定市。

他们这一支,老家基本没什么人,爷爷奶奶早死了。

反而堂伯、堂叔一大堆。年纪最大的是堂叔家的两位老祖宗,也就是堂叔的爷爷奶奶。老人家今年90高寿了。

别人问他们长寿的秘诀就一句话“少管闲事”年纪大的人,活得通透。

一路颠颠簸簸,快到李家庄时已经中午了。李承志把车靠在路边的一颗大树下,盘算着村里那些长辈带点什么礼物比较好。

想想最后一次回来还是去西南前了,5、6年的时光一晃而过。

这年景还是粮食精贵,除此之外给两位老人多带了几罐麦乳精、红糖。给晚辈准备了点儿水果糖。大白兔倒不是给不起,而是没必要,给的多了人家就当你冤大头了…

把车开进村委,照例给书记、民兵队长看了自己的介绍信。

没想到民兵队长竟然还是自己大堂哥。于是跟书记告了假,两人一起坐李成志的跨子回了半山腰。

山里都这样,大队部在靠近大路的山脚。后面几座山零零散散住着上百户人家。

一路上成片的林木郁郁葱葱,山林深处还有没化开的雪。

由于快到饭点,还能看见零星几点炊烟,从山间的各个角落升起。

拐过各种陡峭、逼仄的山路,两人来到一座位于半山腰的大院前。

还没下车,就听大堂哥李承文在那喊“爸妈瞅瞅谁来了?”

闻声出来一位头发花白,身量不高的中年妇女。看上去还是和蔼可亲。

“小婶儿,怎么就您啊?我叔和我爸妈呢?”

堂婶闻言嗔了大堂哥一眼“不是我还能是谁?你爸带着你叔,去后山弄山货去了。你妈也跟着去帮忙。就留我一个在家照顾你爷爷奶奶。总不能把两老人扔家里饿着吧?光指你那点补贴,够谁吃的?”

大堂哥看了眼李承志,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毕竟这么大个人了。挣点钱养不活老父母。

这边堂婶也看过来,那么大个人搁那杵着。一身军装还挎着枪。两人还骑着挎子来的,不惹人注意都不可能。

“婶儿?多年不见忘了?我,橙子!”

“哟,他狗大爷家的?这是回来了?你妈呢,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

李承志爷爷李大狗,山里名字都这样。什么大狗、毛雀贱名好养活。好赖自己被人嘲笑一辈子,不想儿孙再吃这个亏,就挑了两担子山芋,请先生给儿子取名李自强。要不然,李承志想想就害怕!

“我妈头前走了,我这次回来主要就是来报信得”

旁边李承文都惊了“这么大事,你一路上都没跟我说啊!”

李承志白他一眼“回家说不一样啊不然我还得一遍遍说”

“我可怜的大妹子啊……你怎么就走了啊?去年见你还好好的啊……”李承志没拦着她哭,知道自己劝不住。跟大堂哥一起把堂婶扶到靠墙根的凳子上坐下。这边有哭灵的习俗。

可能因为李承志一家不在这边居住,妯娌关系处的还行。再加上这些年,李自强和许婉芳对老家这边多有帮衬。

哭,是应有之义!

只是声音有点大,再加上山里回音。惊动了里屋的两位老祖宗。

“这是怎么了啊?是不是孩子们出什么事儿了啊,是自民还是自业?”老人家颤颤巍巍杵着藤拐出来。

“太太,都不是!是我狗爷爷家的自强婶!前些天去了!”李承文看到老人出来赶紧上前搀扶。

李承志这边见两位老人坐定。也走到跟前跪下“给二位太太请安。重孙此次,前来报丧,您的侄孙媳妇李氏许讳婉芳已于5日前作古。后事由组织照料,与您的侄孙也就是家父,合葬于四九城八宝山陵园。无限哀荣。还请您二位务必节哀,不要让九泉之下的后辈作难”

说完重重磕了一个响头,这才站起身来。

“怎么就去了呢?自强那孩子才两年不到啊?这侄孙媳妇也跟着走了。是不是我们这俩老不死的防了孩子们寿数”这是堂曾祖母发话。

“行了,你说这话让孩子们怎么受得住。生死有命,都改朝换代多少年了,还在搞你那一套。要是真能以命换命,我老头子的命全该给孩子们分分!”说这话的是自己堂曾祖,一向说一不二、霸道惯了。

堂曾祖母听了这话不再言语,只是暗自低着头抽噎。

老人家又转头问李承志“这么说来明天就是我那侄孙媳儿的头七了?”

“那这样,承文赶紧去后山,把你爹跟你小叔都叫回来。停灵那几天没赶上,头七怎么也得让我这孙媳妇回来看见,家里热热闹闹的。有个安慰”

“唉!太太,我这就去”大堂哥领身应命,就要往后山去。

李承志赶忙拦下。又对堂曾祖道“谢过太太费心,只是现下城里有政策。婚丧嫁娶一应不准大操大办。再一个,我父母都在八宝山有国家香火供奉。既然国家不允许,可不能因着咱们阳间的事影响了阴间的人。等我回去在院子里摆个火盆,烧点金银纸钱也就罢了”

说着对几位老人鞠躬,感谢人家想得周到。

“那是不该,可总得让他这些侄子们尽份孝心。这些年要没他堂叔、堂婶照顾,日子哪有现如今这样红火?”

这话不假,老李两口子职位、级别,不高不低。安排几个人进城工作还是没问题的。只不过不在身边。

像二堂哥李承武,就是老李安排去的保定棉纺厂。堂叔膝下一子两女也都妥善安排了!进厂的进厂,找人家的找人家。

现在许婉芳两口子身后事,要是不好好办一场,堂曾祖这一脉往后都得被人戳脊梁骨!

“曾孙此次前来,正是有一件能为父母添功德的好事,想仰仗我李家庄的各位长辈帮忙,事若能成,承志自当感激涕零,无以言表”

李承志把城里养老院和孤儿院缺肉食的事情说了。

又把自己的需求对老人家说明“要论狩猎的本事,我自认无双无二。只是,这山高路远,时间又急。一时间恐怕难以找到那些大型野兽的巢窝,再一个就算打到了,我一个人也很难提着猎物跨过几十里山路。有赖长辈帮忙组织人手,一来给我指路,二来帮我搬运猎物下山”

旁边李承文听了,立马拍胸脯“这好说,兄弟我打小在这山里长大。虽然现在大点的猎物都往深了跑,但是仍旧有迹可循。加上我爸和我叔,再找几个本家兄弟搬搬抬抬不成问题。”

“那就谢过大堂哥了。你看这样,请人帮忙咱们不好空着手。我这边从城里带了点香烟、糖果,还有些红头绳、瑕疵布什么的。你看着帮忙分分。等打到猎物,还要麻烦叔伯婶娘们帮着洗涮、宰杀。”

“到底是城里人,办事讲究我这就去”

说完告别长辈,骑着李承志的摩托这个山头、那个山头遍地的吆喝人手。

李承志这边也把要送人的礼物一份一份的整理出来。把给两位老太太的东西放进里屋。又给二堂婶3尺瑕疵布。10来斤“富强粉”!这才坐在院子里的长椅上假寐!

骑车一上午,哪怕是摩托车。再加上路面坑坑洼洼,山路又崎岖不平。以他异于常人的身体素质也有点累了,这才养精蓄锐,静等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