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在四合院没点背景怎么行 > 第34章 聋老太、人贩子公审打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章 聋老太、人贩子公审打靶

第二天一早,院里一大堆人搁那洗漱,赶着上班。

前院突然来了两个街道干部,通知每家每户至少出一个去参加公审。

李承志本不想趟这浑水,杀头有什么好看的?不成想人家干部特意过来交代他必须去,毕竟有两件案子都跟他有直接关系。

李承志只好转头,交代许大茂路过南大门时,帮自己跟同事打声招呼。

谁知人许大茂有意见了“别啊,你没听人说吗?一家去一个,我家不就我自个儿嘛?再说了,这聋老太公审,我不得去瞅一眼、送一送?”说着还用眼神示意傻柱家。

李承志循他眼神望过去就见傻柱整个人,跟死了亲妈一样。听许大茂说,那天被自己踹了一脚后,隔天他还真的抱了床被子,做了碗肥腻腻的把子肉送到看守所。硬是跪在那磕头,才让看守同意,给他把这些东西送进去。

倒是让人高看一眼。

至于聋老太的好大儿易中海?出了事之后,就大门紧闭,看都没去看一眼,生怕沾染上。现在院里人说起他,谁不在后面指指点点?

李承志想了想也是,就让中院一家也在轧钢厂车间的工人帮自己带信。自己洗洗涮涮,囫囵吃两口早饭,跟着大部队去看公审了。

公审地点就在东城区法院门口的空地上。周边呜呜泱泱围着一大群人,怕不得上千。

等李承志和许大茂一会儿走到近前时,早就已经开始了。

只见中间的空地上聋老太和前两天被抓的一帮人贩子。胸前挂着个木牌子,最上面是罪名,接着底下写着名。需要被打靶的,名字上面用红笔再打个叉。

例如聋老太。就被两个民兵压在地上。胸前挂的牌子是:封建余孽金翠妮,名字上面再打叉,意思是等会枪毙。

还有那十来个人贩子。最边上还有个投机倒把被抓的,一脸的灰心丧意,绝望麻木。

李承志给旁边的法警递了根烟。问这个投机倒把的,看起来岁数不大,挣了多少钱要被打靶。

“嗐,你说她啊!才19。国营纺织厂的出纳。利用职务之便,将金库内的布票偷偷夹带出去,然后倒卖给亲友,赚取中间差价。

一年多的时间,她共倒卖布票四千多尺,违法现金收入25元。”边说边把烟点上。

在那个温饱都还没解决的年代,这是相当大的一笔违法所得。“投机倒把罪”、“破坏票证管制罪”,再加上她是职务犯罪,因此她被判处死刑!(真实案例,不过发生在成都)

所以很多穿友,跑黑市卖粮食,一卖好几十甚至上百。呵呵!

为什么李承志想给厂里职工弄点粮食、油水什么的要大费周章,又是报告又是审批。最后还要假借队伍训练的名义去打猎?不就是因为但凡出点差错,后果都不堪设想?

大会几个步骤,一是压着这伙人游街,沿着东城区的大小街道挂着牌子走一圈,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犯下的罪。

头前一个战士手里拿着铜锣,一边走一边细数犯人过往。后面的犯人一边两个民兵搀着,不然犯人腿全是软的,走不动。没有扔菜叶环节,即便不是饥荒年月,也得考虑两边战士的感受不是?

第二步,由法官宣读判决,每用红笔勾勒一个人名。台下就是一阵叫好。每到此时,被宣判的犯人基本也都委顿在地,有那不堪的屎尿流了一地,也没人管。

第三部,就是验明正身,法场行刑。基本家属还得交5毛子弹钱。不然骨灰都没得领。不用想这钱可能傻柱交的。

临行刑前,法官问犯人还有什么想说的。本意是让他们忏悔己醉。也有让其交代后事的意思。

可能是良心发现,聋老太把傻柱叫了过去。到跟前,傻柱跪下给老太太磕了个头。。聋老太也是跪着的,不过这会挺了挺身子让自己看上去高大些“好孙子,这么些年为了口吃的,没少上你那晃悠。把你跟你妹妹的口粮糟蹋不少,我老太婆心里挺过意不去”

傻柱在那一脸鼻涕想靠前被法警喝退“没事没事,我被枪毙算是罪有应得。这两年没少打着烈属的幌子上人家要吃要喝。算了,不说了,你记着。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年八十已为奇。不要怪李家小子,是我起了贪心在先。还有,早点找个媳妇持家,离易中海一家远点,那不是个好东西”

话没说完,就被法警拉到一边准备行刑。聋老太都快死了,也不管其他还在那喊“记得,早点娶媳妇,离易中海远点。”

场下有认识易中海的,顿时一片哗然。毕竟轧钢厂八级钳工吗,也算大名鼎鼎!被一个八十老太临死前叫着离他远点,名声算是彻底臭了!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叫社死!

“砰砰砰……”几声枪响,代表几人罪恶的一生结束了。受害者的家人得到了安慰。

但是话说回来,那些人真就该死?像聋老太,在今天估计也就是个批评教育,甚至人家反过来,站在道德制高点批评你。

像人贩子,估计也就判个三五年,出来后又是一条好汉。

还有那个19岁的会计,搁今天估计也就吊销个资格证,再缓刑一年半载的,都不用进监狱。

还是那句话,到一个地方守一个地方的规矩,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特色。

不守规矩的人,就是那样的下场,不值得同情!

看完行刑后,一众四合院的老娘们,互相搀扶着回了南锣鼓巷。

李承志和许大茂结伴骑车去了轧钢厂。

刚一到办公室,葛玉娟过来传话万处长让过去,还要带上昨天写的稿子。

“我这才刚写了个开头啊”

“那我不管,我就是个传话的。您快点的吧,处长一上班就打电话过来了”葛玉娟催促道。

“得,我就是个劳碌命,看来这顿批是跑不了了”说完认命的把昨天的开头往怀里一夹,朝处长办公室去了。

“我知道我这写的不多,不过万事开头难。您也得体谅体谅我不是?”顶着万贤怪异的眼神,李承志硬着头皮开口。

盯了他好一会万贤这才开口“没想到我手下还来了个大才。我原想着你刚来不久,让你总结经验怕是为难了你。想着给你指点指点,没成想,倒是让你小子给我上了一课”

“哈,哈。您这话怎么说的?”完了,用力过猛了。

“你给我说说,什么是犯罪心理?还有这个痕迹学又是怎么个流程?”万贤一边说一边指着稿子对李承志问。

不得已,李承志只好硬着头皮解释“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是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和动机,以及犯罪者的社会和心理背景。它主要集中于犯罪者的心理和行为方面,包括犯罪的原因、动机、心理机理、个性特点、诊断与治疗等方面。可以帮助社会更好地预防和打击犯罪……”

“至于痕迹学嘛!早在我国宋朝的〈洗冤录〉就有记载。痕迹学主要是指通过分析犯罪现场留下的痕迹,从中推断出作案者身份、作案手法等信息的一种犯罪科学技术。到19世纪末,痕迹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刑侦破案的重要科学技术之一。痕迹学包括指纹、足迹、工具痕迹、纤维、毛发、血迹等各种痕迹的鉴定和分析,可以为侦破犯罪案件提供更准确、更科学的技术手段”

李承志洋洋洒洒说了一大段,万贤突然问了句“那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

李承志只好又编造出一段从小父亲言传身教的故事来,末了还硬是挤出几滴眼泪。

总之一句话:世上只有爸爸好。

见此情景,万贤也不好在多少什么,只是叮嘱他尽快完善,有不懂得可以问自己。需要查资料自己去图书馆。

尽量赶在公安交流队伍过来前完成。

李承志虚心领命、带好门出去了。万贤笑一笑“小狐狸”摇摇头继续看文件。

“老狐狸”每次来这里都要被盘问一遭,搞得好像自己不是下属,是犯人一样。就很不爽!

李承志暗道一声晦气,笑着与办公楼里来来往往的干部打着招呼,回保卫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