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在四合院没点背景怎么行 > 第94章 股灾要开始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70年代初,李承志和他的冠亚集团全部精力就集中在了一件事:买买买。

哪里有土地拍卖哪里就有冠亚以及李承志和娄晓东的身影,并且大力买进日后能在香港占据一席之地的大公司的股票,每每有新股上市就会有李承志捧场。

反正他也基本不参与管理,对外宣称的是看好这些企业的发展以及未来,为此还得了个“万家生佛”的称号。

得益于1972年,中美会谈,彼时的漂亮国大总统访华,中日建交,大陆与西方国家邦交破冰。

再至1973年,越战停火,港英政府宣告地下铁路修建计划,以汇丰为首银行公司相继派息,再大送红利。

加之西方金融持续动荡,导致港岛股市更加狂热,宛如遍地黄金。

这种东南亚局势一片大好之下下,港岛作为新中国唯一对外口岸,股民热情高涨,恒生指数一路腾飞,港岛股市万马奔腾。

仿佛只要买股票就能挣钱,而事实也的确如此,那时候进股市真的跟闭着眼睛捡钱差不多。

1969年至1973年短短4年,恒生指数最高猛升7倍,成交量狂飚16倍。

香港市民一窝蜂抢购股票,甚至喊出口号“只要股票不要钞票”一路高歌的股价远远脱离了公司的实际盈利水平。

实际上,港英当局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为冷却股市,甚至出动到消防员以消防条例禁止股民进入华人行买卖股票,即所谓的“消防员到交易所救火”。

但也抵不住市民在前人赚钱刺激下的如火热情,例如市场出现的一些如“鱼翅捞饭”、“鲍鱼煲粥”、“用大牛(港币500元钞票)点烟”等疯狂现象。

想来小马哥的经典镜头也是由此而来。

任何事情在达到顶峰之后,迎来的就是急速衰落。

暴涨的股市当然与本地实际上的经济发展并不相符,行情过急、过剧、过滥的膨胀与扩张,终于乐极生悲,酿成股灾。

从1973年3月至9月中旬,恒生指数从1700多点跌至500多点,一些炙手可热的蓝筹股,最低限度跌去了七成半。

等到1974年,中东石油危机爆发,以漂亮国为首的经济同盟顿时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西方各国股市一泻千里,覆巢之下,香港焉有完卵?恒生指数在上年狂跌75%之后再跌60%!

这玩意就像击鼓传花,最倒霉的自然是接到最后一棒的散户。

因为先前差不多所有参与买卖股票的人都能获利,所以就有人辞去工作专心意投入股市,甚至借了贵利。

于是当股票一朝下跌,所有人顿时呆若木鸡,走投无路之下纷纷爬上各家交易所的楼顶一跃而下,酿成惨剧。

冠亚当然不属于此列,早在年初,秉持着别人贪婪时我恐惧的原则,李承志早就将手里的股票在l临近恒指最高点时抛出、套现。永远不赚股民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

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在整个73年的一季度套现二十个亿离场,这可是妥妥的现金流。

如此大规模的套现当然也引来了众人侧目,甚至港府财政司都对他进行邀谈,询问他对香港股市的看法

反正已经全身而退,李承志也不在乎了。

于是这次邀约直接被他搬到了自家电视台访谈节目上,给股民降降温。

不管你信不信,等股灾真正爆发,作为先知先觉者的tvb必然会被推上神坛,受到万家追捧。

tVb后台,已经有无线一姐之称汪明荃正在默背提话稿,作为71年被李承志亲自从丽的挖掘过来的当家花旦,两人年纪又相仿(一个40年出生,一个43年出生)。

从她跳槽之初两人的绯闻就没断过,甚至经过何雨水回家挑拨,就连一向大气的娄晓娥也会阴阳怪气的揶揄几句:

“你要真想再娶一个我是不反对的,就是打71年开始港岛不让实行大清律例了,你这顶风作案不太好吧?要不然你养在外边?我们姐妹就当没看见”

对此李承志是磨破了嘴皮子也不顶用,最终还是拿出看家本领硬生生睡服几人,让她们连着两天下不了床,才算摆平此事。

但也由此跟台里的女明星保持了距离,毕竟又不是霞、玉、芳、红,贤、贞、敏、欣这个级别的美女,不值得自己动心,惹一身骚干嘛?

于是作为tvb的台柱子,即便是汪明荃见到李承志的次数也屈指可数,更遑论其他人了。

节目正式开始,说起来栏目的名字还是李承志亲自定下的,就叫《今日访谈》定期邀请名人学者、明星歌手上节目做客,针对时事焦点、坊间传闻发表看法,做出回应。

到李承志这个级别的商业大佬、政府官员还是首次,第一次开门红就给了自己,也是佳话。

录影棚布置的跟一般中产家庭客厅差不多,简单、整齐,除了一张沙发还有茶几外基本就是一些充当背景板的花瓶、海报这些。

颜色也基本采用的暖色调,让人觉得舒心。

主持人和嘉宾相对而坐,衣着干练素静的的汪明荃率先开口:

“欢迎来到今日访谈,我是主持人汪明荃”

“大家好,我是罗家英”

是的,为了成全这对爱情长跑30年的苦命鸳鸯,李承志也是早早找来当前还在当文武生的粤剧演员罗家英。

期待这辈子他两能像罗73岁求婚时说的那样早早相遇,相伴一生,免受岁月蹉跎。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冠亚集团主席、香港电视广播公司董事长、也是英女王亲封GbE勋爵、太平绅士李承志阁下来到我们节目做客,当真荣幸之至。李生,还请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大家好我是李承志”

简单打个招呼,李承志再次闭口不言。

“李生似乎不太适应出现在镜头面前,颇有些高冷哦?”作为搭档的罗家英笑着插科打诨几句,然后引进正题。

“事实上,本次访谈本台也是应财政司众位高官之邀,针对一季度冠亚全面退出股市套现的行为请您出面解释一下,稳定人心。

主要的几个问题已经都在我手中的台本上了,不知道李生方不方便回答呢”

李承志放下手中的咖啡杯,朝汪明荃做了请的手势。

“那么第一个问题,对于您全面撤出故事的行为,请问您作何解释?是不看好港岛目前的经济形势,还是说冠亚在接下来有什么大动作需要用到大笔资金呢”

“都不是,又或者二者皆有”

“请您详细说明”

·“首先,我对香港的经济走向整体是看好的,至少十到二十年内都有潜力可挖。

但是对于目前股票市场的过度繁荣,我持谨慎态度”

说着拿起面前的咖啡杯浅饮一口,放下继续说“举个例子,就以我之前看好的一家企业来说。

他们公司有自己的产品,还有工厂,为了筹集资金做出口选择上市募股。这也是我之前买进他们公司股票、大加投资的重要原因。

但是自从前两年股票市场高歌猛进开始,作为创始人的董事会成员们发现与一步一步建工厂、研发新产品、投入大量资金人力扩展销路相比,把资金存进股市不到一个月就能收获百分之一百二十、甚至一百五十的利润。

于是公司专门成立了投资部,将大量资金和时间都投入到了股市上,与之相比公司原本的业务基本停滞不前”

说道这里李承志稍微调整下姿势,让自己坐的更舒服些,罗家英也很有眼色的递过来一个靠枕。

李承志顺手接过说了声谢谢。

“整个公司上下得益于大环境利好,倒也没赔钱甚至还赚了不少。但是这与我当初看好他们立足本职,发展实业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而且我也不觉得,他的市值能有市场上预估的那么高。

于是在集团专业的财会分析师的建议下,我决定抛售这些股价虚高的公司股票,等市场回温再继续看”

“也就是说您看好的是香港整体的经济环境,但是对于目前过热的股票市场持悲观态度?”

李承志笑了下,决定还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你说的还是太保守了,目前的股票市场在我看来就像是一颗点了引信的地雷。

所有人围成一圈,正在一个一个往下传递,等到哪一个嫌烫手接不住了。砰!所有人尸骨无存”

然后还夸张的张开双手演绎了一下。

汪明荃被他描述的场景吓得有些愣神“应、应该不至于向您说的那样,这么惨烈吧?”

“惨烈?不不不,这个词不足以形容其万一,应该用人间地狱来描述。

你见过前些天还在街边卖鱼玩的老伯,举家借贵利去炒股吗?你见过明明大好前途的公务员为了炒股挪用公款吗?

甚至挣了钱也不去填补亏空,而是继续投进股票市场,期待以小博大、一本万利的。

股票市场说白了就是赌场,哪有只能赢不会输的?

市场经济它就像一条水平线,偶尔会出现波动,起起伏伏。

但是绝不会一路上扬只涨不跌,这不符合市场规律。

在这里,我要奉劝那些举家炒股,甚至在银行贷款、找贵利借款的市民,趁着市场还没冷却早早收手、回归家庭吧。

钱都让你赚了?那你也太小瞧我们这些所谓的庄家了”

再之后,几人又聊了聊市面上所谓“鱼翅捞饭”、“鲍鱼煲粥”、“用大牛点烟”的虚假的繁荣现象。

罗家英羡慕不已,李承志嗤之以鼻,断言像这样不知收敛、肆意挥霍的人,不然没什么好下场。

访谈结束后录像带交给后期剪辑,两个小时满满的干货,足够剪成两集应付港英当局,还有那些已经陷入疯狂的股民了。

李承志不指望自己的言论能给蒸腾的股票市场降降温,赌鬼嘛,谁能听得进去劝?

但是等股灾真正来临,李大亨再从嘴里说出来的话,必然被这些想要浪里淘金的股民们奉为圭臬、当做圣经。

就像后世世人会把股票大神索某斯的投资之道捧在手心日夜研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