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在四合院没点背景怎么行 > 第117章 先探野人沟(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原本打算访问团行程结束后,就一起返程香港的李承志,因为鬼吹灯剧情的乱入,决定在四九城逗留一段时间。

但是他可以留,何雨水却不得不走,一家集团的董事长和总裁都长时间不在,不利于人心稳定。

何雨水走的时候顺道带走了许大茂夫妇,这人他往后还用得上。

矬子里面拔高个,谁让李承志的人脉关系大都在香港,独当一面的商业人才,他又不忍心把人放在内地的大染缸里面蹉跎。

左右不过是个牵马坠蹬、跑腿的活,许大茂勉强够用。

何雨水走之前,冠亚安保那边派出了一支精英小队,过来负责李承志的人身安全。

领队的是刚从猴子国战场上刚退下来的王建军、王建国兄弟,还有一个外号叫“医生”的炸弹专家。

就是这武器弹药运不进来,要知道这个年代的大陆民间,正是武德充沛的时期。

十几年后两个村子为了抢水出动的武器弹药,足够打一场小型战争。

跟外交部沟通以后,国家以保护外事人员的缘由,给了这支小队在受到不明袭击时,自卫反击的权限。

待遇跟随行武官等同。

这才让李承志彻底放下心。

要知道随后的行程里,野人沟的红犼和人熊,昆仑山的霸王蝾螈还有火瓢虫,那可都不好对付啊。

没有一些重武器和特殊装备在手,怎么想也不踏实。

和田那边的绿化项目也已经在跟国家商量后,上马启动中。

那边停了两架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拆除武器后,被用作前沿基地的应急救援。

前提当然是李承志答应捐献两架交给国家研究啦。

万事俱备的李承志一个礼拜后,在什刹海刚添置的一座三进的四合院里,招待了胡八一王胖子两人。

甫一见面,李承志就向两人抛出了橄榄枝:香港大学跟五道口技术学院,历史系考古研究队领队。

待遇每个月三千到五千,每找到一处新的、有价值的考古墓穴奖励五万,有保险。

说到底剧中一开始他们的下墓行为是违法的,现在有了编制,还有赞助,那就是正儿八经的正规军。

那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再加上李承志“老兵”、大富豪的的身份加成,又有官方背书。

考虑到连队里牺牲的战士们,他们的家属生活仍然不富裕,自己作为前连长也想贴补一点。

于是两人毫不犹豫,纳头便拜。

给二人各倒一杯茶,李承志左看看右看看,心里油然生出一股“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的豪气。

有了金钱刺激的二人对视一眼,立马想到当年下乡知青时的辽太后墓。

李承志知道那地方之前因为地震的缘故,已经被国家考古队先一步发掘了。

不过为了不暴露自己先知先觉的事情,李承志只能假装不知道,然后继续让考古队和保镖团队做好准备。

两人忘了一点:那就是正规的考古行动是要在当地文旅局报备的。

所以等胡八一两人形势冲冲将此次考古行动上报时,才被告知辽太后墓早在年前就发现了,现在国家考古队正在那里如火如荼的进行大规模发掘呢。

胡八一不死心,就又把野人沟关东军要塞的事情说了出来。

涉及到樱花国残留,国家安全部门不敢掉以轻心,了解到事情始末后,非但没有奖励二人,反而狠狠批评两人早年知情不报的行为。

政治觉悟太低。

这里胡八一就有话说了,他们也只是听当地老人们说的,具体有没有还不确定呢。

希望再一次破灭。

正当二人灰心丧气之际,事情又得到转机。

李承志出面跟高层领导接触了一下,觉得这个要塞如果真的存在,那里面肯定有很多关东军的侵略罪证。

不如让自己旗下的未来日报将其发现、打开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发往全世界,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也能起到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至于胡王二人,到时候还要二人带路,可以让他们帮忙寻找。

上面的领导看在李承志的面子上,同时也觉得他说的在理,就送个顺水人情,答应下来。

就这样,兜兜转转经历了一番波折后,胡八一等人的牛心山之行终于得到批准。

与剧中胡八一王胖子再加上一个猎户英子的小打小闹不同,这次随行的除了李承志和他的保镖团队共计十五人以外。

还有未来日报的两名记者、五道口技术学院的陈教授一行,国家安全部门的几名工作人员。

最最重要的,就是到了当地,还会有军方接应。

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车队里,陈教授的几名学生叽叽喳喳跟他请教:

“老师老师,不是说这趟是为了寻找村民口中的关东军要塞吗?

让我们考古队过来是什么用意?”

陈教授也不卖关子,耐心给学生们解答:

“据说关东军当年建要塞,为了省工时,好多都是依墓而建。

而且都是大墓,所以此行才需要我们考古队对其进行发掘保护工作。

辽、清的墓葬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不能让它们就这样毁在鬼子的手里”

几个学生点点头表示受教。

此次出行因为带了一些大型挖掘设备的缘故,没有坐火车。

从四九城到王胖子他们插队的兴安盟岗岗营子村,共计一千二百公里,加上道路不便,一行人走走停停差不多一个礼拜才到目的地。

刚到地方,李承志宣布安营扎寨,布置好帐篷,稍做休整。

等之后确定好大概范围再进山。

然后就跟胡八一等人拎着大包小包进了村子。

几人在当地干部的陪同下,受到老支书、还有胡八一王胖子的旧时好友燕子等人的热烈欢迎。

将礼物分散给众人,再稍作寒暄之后,王胖子就迫不及待的说明来意。

就是冲着村民口中的关东军要塞来的。

闻言老支书抽了口烟袋锅子,开始回忆起来:

“要说这关东军要塞啊,那可有些年头了。

当年毛子过来打跑了小樱花,但是他们只是摧毁了地面建筑。

有些地下的,他们也怕进去被埋伏,就往里面倒汽油,或者直接把出口炸塌了,把人直接埋在里面。”

“好,毛子干得漂亮,可算出了一口恶气”

当场就有对小樱花恨的入股的村民还有王建军兄弟等人大声庆祝起来,支呼毛子老大哥干得漂亮。

老支书磕了磕烟袋锅子继续说:

“但是这山里边吧,有时候地震、河流改道啥的比较频繁。

像后山那个什么太后墓不就是这么震出来的吗?”

提到辽太后墓。胡八一和王胖子就是一脸晦气,五万块钱呢!

“早先年附近的村子都不富裕,就有些村民壮着胆子,把一些被河水冲下来的脸盆、炉子什么的捡回家用。

大家都管这个叫捡洋落,喏,墙角那个就是”

众人顺着老支书的目光,果然在门后边看到一个颇具樱花国气息的煤炉子。

王凯旋还上手研究了一番,半天也没看出个什么名堂。

“反倒是一些枪支弹药什么的没人捡,大家都怕那东西上面沾了咱中国老百姓的血,不吉利。

到了大炼钢的时候,这些东西就又派上了用场。

农村吗,又是东北这数九寒天的旮沓地方。

再怎么也不能把一家人吃饭、取暖的家伙是给融了。

就一窝蜂跑到山里把那些以往看不上的枪支、刺刀啥的扔进炼钢炉里面,让它们也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同时也算完成了上面交代的任务,倒是一举两得”

说到这老书记勉强笑了笑。

在场只有陈教授、李承志等寥寥几个没出声,有些在认识错误下做出的荒唐决定,又有着其历史的必然。

作为有见地的知识分子和过来人、见证者,他们也不好评论什么。

老支书盘腿坐在炕上,目光幽幽的叹口气:

“所以你们要找关东军要塞,顺着村子旁边的小溪往上游走就行了。

具体位置我就不知道了,靠你们专业的知识分子来吧”

说完就招呼大家伙吃菜。

东北宴席,味道好不好,根据个人口味各有说法,但是量大实惠,那是是必然的。

尤其那道铁锅炖大鹅,再贴上一圈玉米饼子,吃的在场众人无不酣畅淋漓,满头的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