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97年7月1日以前, 香港为港英政府时期。

总督为最高行政长官。

行政和立法两局就是为总督服务的咨询机构,并无实际的权力。

香港的统治权是高度集中在总督手中,唯一可以制衡港督权力的就是英国政府。

社会赖以运转的行政系统主要由布政司署及其下属的14个负责决策的科与62个部门和机构组成。

简而言之,港英政府时期的香港采以总督为核心的行政系统主导一切,行政权高于立法权的典型的行政主导政制模式。

也因此,撒切尔接下来在港的一切行动都是绕不开麦里浩这位总督的。

但是对于撒切尔的想法,麦里浩显得很踌躇。

只见他不复之前的轻松写意,硬着头皮开口道:

“女士,我十分理解您为了保卫日不落利益而付出的勇气和决心。

也认同您为了收回港岛治权所做出的努力。

只不过从来针对立法和税收制度的改革,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战争时期,并不适用战时管制法案。

如果我们做的太明显,可能会招徕港岛各阶层的不满乃至大规模的反对。

这有悖于我们收拢人心,维护地区长治久安的方针”

见对方丝毫不以为意,又加了一句:

“或许,您在出发以前已经有了相对成熟可行的预案?”

“嗯哼......”

撒切尔对麦里浩敏锐的嗅觉丝毫不觉得奇怪。

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海外殖民地的总督,没有这点政治眼光显然是不可能的。

只见她笑着从包里拿出两份文件,递到茶几对面。

麦里浩双手捧过,戴上眼镜慎重的低头逐条研究起来。

然而越往下看,麦里浩后心的冷汗也就越多。

尽管这两份文件满篇都在高喊口号“为了日不落的荣耀”,但是字里行间无一不透露出两个字“吃人”!

近乎赤裸的干着以形补形,吃啥补啥的勾当!

吃香港的血肉,补英伦祖家的形。

扪心自问,麦里浩其实不是所谓的英伦派,当然也不可能沾染红色。

如果非要给定一个派别,那只能说他是属于倾向于“港人治港”的“本港派”。

相比以往24届总督热衷于武力镇压、赤裸裸的歧视,损香港而利英伦的做法。

在经过这么多年李承志的潜移默化后,麦里浩更倾向于和香港一起成长,从无到有一手推动香港经济的走向繁荣。

只不过随着本地经济日益繁荣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年冠亚这个庞然大物的盘踞。

他这一年上交给祖家的税收竟然比往届任何一一任总督,在任内盘剥的利润还要多的多。

也因此被祖家认定为铁杆的“精英”分子,这不得不说还真是个讽刺。

合上文件夹,麦里浩卸下沉重的金丝眼镜,捏了捏有些发酸的鼻梁,语重深长的对撒切尔说道:

“我毫不怀疑夫人您对繁荣祖家经济事业的渴望,以及早日实现日不落伟大复兴的急切。

但是作为8年来日复一日在此地深耕细作的殖民地领袖,我本着对女王负责的态度向您致以最真诚的建议”

麦里浩的语气稍稍顿了下,显然是在组织措辞。

撒切尔毫不在意,作为计划的制定者,她理所当然的知道自己这份计划的残酷性,也能理解这些总督对于下辖领地的感情。

但是作为日不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首相,她的铁血手腕可不是浪得虚名。

静静等待等麦里浩重新整理好情绪,才微微抬起下颚,示意对方继续说。

“首先,我肯定您手中这份计划实施的可能性。

毕竟香港的立法权一直掌握在我们手中

以立法的形式调整华人在行政机构中的高层职位以及比例,对那些英资尚未涉足的领域课客以重税,扶持倾向于我们的本地企业,以华治华。

这项政策在我看来完全可行。

但是......”

“但是什么?”

“一旦我们如此作为,那就意味着大量政府机构中的华人官员将被解雇。

这将打破自77年警廉冲突事件后,我们与本地资本之间的默契,并且进入全面对峙状态。

华洋联合,建设美丽香港的大好局面将全面崩溃”

“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是随着华人逐渐掌握政府机构中的话语权,本地新兴资本的悄然做大。

甚至连我们的政令都需要跟本地华人商量着来,英属资本也被排挤出香港市场。

持续如此下去,香港这颗明珠还会属于高贵的日不落人吗?

我宁可香港的社会、经济倒退到77年以前,也要保证香港中上层的名流对英伦王室的绝对忠诚。”

铁娘子双手抱胸在原本属于麦里浩的书房里挥斥方遒。

“即便香港每年为祖家创造近千亿的利润还不够?”

“远远不够”

得益于前一任首相工党威尔逊政府的再次执政所掀起的国有化高潮,最近几年英国政府大力整合了国内的工业资源。

早早摆脱了二战以来笼罩在头顶的经济危机。

当然,在这其中香港也贡献不少。

但是正因如此,甫一上任的撒切尔才更加不能放任香港回归中国,

一顿饱和顿顿饱,这笔账所有人都会算。

“既然如此,愿上帝保佑日不落,我会配合好您”

权衡良久,麦里浩最终还是妥协了。

他又能如何呢,即便自己反对,也不过是重新换一个听话的总督过来罢了。

这对眼前这位女士来说,根本不叫个事。

撒切尔会心一笑,轻轻拥抱麦理浩,安慰道:“感谢您一如既往为香港的和平稳定所做出的贡献”

......

画面一转。

深水湾。

李氏庭院。

李承志拾起茶壶,抬高右手,稳稳地拉出一条细线,缓缓倒进茶几上宜兴紫砂壶配套的杯子里。

客厅里,霍先生、包先生、董先生再加一个李承志,港岛当前最有实力的华人四大家族汇聚一堂,这样的场面还是头一遭。

“已经正式确定了,铁娘子这次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刚一到港就要赶绝我们在政府机构里面的华人势力,调他们去坐冷板凳”

李承志没有透露自己的消息来源,只是以一种平静地近乎冷漠地语气诉说着当前的局面。

“紧跟着就是税收,宁愿接下来地几年从香港这边抽不到一分钱地利润,也要对整个商界课以重税”

淅沥沥。

说话间李承志已经斟好四杯茶,正宗的母株大红袍,上回去四九城老人家送的。

茶汤色泽红亮,入口滑顺细腻,醇厚绵绸,回味持久深长;

其香高而持久,香久益清,味久弥醇。

霍先生率先捻起一杯,放在口鼻间闻了闻,赞叹一句:“好茶”

董先生抬手邀包老一起:“请。”

“请”

二人相视一笑,共同评鉴。

李承志也不着急,自顾自拾起面前的茶杯,低头轻啜一口,心满意足道:“确实好茶。”

“哈哈哈......”

没人把英国佬地小动作当回事儿。

“这是阳谋,立法权和行政权都在对方手里,即便是老家也不好直言插手他国内政。”

霍先生放下茶杯。

怕李承志年轻气盛,特意给他解释道。

西方世界所谓的民主的三权分立,在当前的港府就是个笑话,说白了规矩都是人家定的是黑是白都由人家说了算。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司法权中除了法院那边的审判权,其他诸如警队、海关、监狱在内的暴力机关目前都在华人的掌控中,

准确来说都在李承志的掌控中。

只不过“大义”在人家那边,显得有些被动而已。

这么解释吧,虽然英伦和港督在某些方面需要考虑国际舆论。

但是人家真要给你塞个似是而非的罪名,然后判你有罪,一般富豪是拿他们一点办法没有的。

这里说的是一般富豪。

在座几位则是早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非一般人了。

真要撕破脸,都有反制的办法。

比如说李承志,抓我之前我就收到消息了。

就连你派来抓我的警察、廉署都是我养的狗,私下里领着双份工资的,我抓我自己?

或者,你今天抓了李承志,明天就会冒出来个“王承志”、“许承志”。

至于没收财产,那更是屎壳郎打灯笼,找死了。

香港40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吃我李家饭的(实际还不止),你敢没收那就是砸上百万人的饭碗。

随便有十分之一的人搞个罢工就够你喝一壶的了。

其他几位也类似,了不起往老家一躲,然后就掰腕子呗!

“不过既然是对方先破坏规矩,那就怪不得我们不讲情面了,该有的反制还是要有的”

李先生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怎么说?”

其余几人眼带笑意的看向发话的小友。

几人中虽然董先生年纪最大,霍先生与老家方面联系更为紧密。

但是比起直接三代贫农出身的李承志那就稍稍有些不足。

再加上冠亚如今的影响力,和李承志先后几次做的“好大事”,因此几人中隐隐以他为首。

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

李承志将杯中茶一饮而尽,单手把玩着茶杯,嗤声笑道:

“既然他们把持上层的决策权,不让我们插手。

那我们就直接釜底抽薪,仿照前朝旧事,彻底垄断香港底层公务员的权利,来个皇权不下乡。”

“至于加税?可以,那就大家一起加,没道理同一片土地上的企业光加华资不加英资的。

不就是抬高我们的生产成本,给那些英资企业侵占市场的老一套吗。

回头把两大(大律师协会和大会计协会)拢到手里,有本事你就偷税漏税。

既然是重新立法,想来偷税漏税的惩罚力度也会惊人的加强。

看看是你先死还是我先死”

“这样的话,我们还好,其他小的华资力量是不是有点难捱啊......”

包老皱着眉头道。

“好说,正常商业活动的损失,回头我带他们从股市里面讨回来。

刚好趁着这次的机会,看看这些黄皮肤下面的心到底是红的还是白的。

老几位回去后,让那些信得过我们的铁杆,去进新的大时代开个账户,我带他们找钱”

李承志咬着牙道。

既然你约翰牛先不讲规矩在我的港岛搞事,那就不要怪我直接带队抄了你的大本营,到时候看谁先坐不住。

李承志心里暗暗发狠的想道。

霍老几人对视一眼,觉得没什么问题,毕竟冠亚当年两次股灾里面的战绩是实打实的,多少人挥舞着钞票想让李承志、方进新带他们找钱还没这个机会呢。

至此,他们也就放心了。

倒不是他们差这点三瓜两枣的,而是各自背后都有庞大的利益团体,找到李承志也不过是想吃颗定心丸。

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也就起身提出告辞。

港岛,要起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