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在四合院没点背景怎么行 > 第182章 大结局(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80年经济危机,或者说整个80年代的经济危机的背后都有李承志以及他背后的冠亚资本的影子。

在美利坚,李承志大肆做空石油股,变相提高了老美钢铁、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让本就依赖原油进口的美国企业还有华尔街很是萧条了一段时间。

同时趁机收购了很多例如高通、Abm之类掌握了许多前沿技术公司的股份,控股是不可能的,仅仅是为了防止以后被卡脖子打一个提前量。

在欧洲,提前让英镑升值,加上“北爱”的各种刺杀活动,足够撒切尔忙一阵子了。

至于以后,有麦里浩的帮忙,香港稳得一批。

是的,当年因为时任总督麦里浩的配合,投资部的黄世同领着初出茅庐的刘銮熊,狠狠地让港岛本地的两大房地产公司:长实和新鸿基栽了一个大跟头。

等两家掌门人回过神的时候,自家公司在市面上的流通股基本被他们收购的差不多了。

为了保住基本盘,不得已在冠亚地产市值被严重低估的时候选择套现、捂盘。

但是显而易见,已经迟了。

两家公司不得已丢车保帅,基本卖掉了所有近十年来在香港各地囤积的地皮,重新筹集资金,这才得以保住公司。

至于你说李黄瓜不是跟汇丰沈弼关系很好,怎么不找他借钱?

你猜沈弼听他的还是听港督麦里浩的?

这是冠亚跟英资的第一次合作也是最后一次,因为当时太古跟嘉道理还想捂着这些地皮留待以后开发。

结果李承志当场翻脸不认人,你想要冠亚地产的股票我们都可以商量。

但是你想捂盘子,继续炒地皮让香港的房价回归历史上几十万一平米,坏我大计,我不同意。

太古在冠亚的全力打击之下,连国泰航空的股份都丢了,灰溜溜狼狈而逃。

至于嘉道理,不好意思,你们的弱点太明显了。

就不要怪老夫不讲武德了!

嘉道理家族不知道怎么回事,近几代人都是一脉单传,李承志只是稍微安排人在他床头放了颗子弹,就让他乖乖把那些地皮交了出来,当然钱还是要给的,按照市价。

总不能逮着一个人往死里坑。

至于麦里浩,眼见木已成舟,他能有什么办法?

李承志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分润给他,81年的开年六合彩,据说是让一个金发碧眼、西装革履的老外领走的。

中奖金额6000万,堪称世纪大奖!

彻底稳住了香港的局面以后,李承志开始调转枪头,全力攻略东南亚三国。

首先是金三角地区:坤沙的掸邦军现在在整个国际上可谓是怨声载道。原因就是通过张苏全、王建军他们的里外协作,李承志给他们援助了大量军火,以及情报。

帮助他们在当年同统一了整个金三角的小军阀,也规范了整个东亚的地区的面粉市场。

从金三角生产,到四大家族运输,再到那帮当年被李承志赶到日本的、重新扎根生芽的黑帮销售,整个产业一条龙。

只要种出来了就不愁销路,而且损失率降到了最小,最远甚至畅销欧美。

祸害了小日子和美利坚整整一代人。

这下小日子的警视厅以及老美的ciA坐不住了,整天在国际上要求制裁金三角。

只不过那地方,懂得都懂,能让你把军队开到我边境线上?

想都不要想!

但是钱有了,当地居民的日子就好过了吗?

NoNoNo!

由于国际上对金三角这个地区意见实在太大,在83年的时候,所有金三角周边国家迫于压力达成了一致条约。

那就是不允许任何生活物资进入金三角,一片布、一袋盐都不行,这其中也有李承志在背后推动的结果。

目的在于挑起金三角地区民众对坤沙的不满,动摇他的统治基础。

同一时间,程一言他们通过庞氏诈骗结交了众多老、缅、越三国高层,通过运作很是安插了一批冠亚的“自己人”。

然而纸包不住火,骗局终究是骗局,击鼓传花的游戏当最后一棒落到最底层的老百姓身上的时候,三国脆弱的经济生态彻底支撑不下去了。

几个原本经济基础就不行的东南亚小国基本宣布破产,通货膨胀、物价飞升,货币变质程度堪比民国后期的法币,又或者97年政府破产后的越南盾。

底层民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社会各阶层失去活力。

于是在这个时候,在整个东亚地区都闻名遐迩的香港首富、冠亚集团主席被三国领袖在“心腹幕僚”的强烈建议下,那是“几顾茅庐”,多次前往香港李家的深水湾别墅。

颇有“先生不出,奈天下苍生何”的架势。

最终李承志被三国总统的诚意所打动,答应出任三国的经济顾问以及缅国商业部长,全面主持接下来几年东南亚三国的经济复苏工作。

成果是显而易见的,有着盘踞香港多年、触角渗透到民生各行业的冠亚集团打底,在建筑公司开道、大量需要廉价劳动力节约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刺激下,三国的经济开始全面盘活。

年轻工人开始有工开,有饭吃,不再朝不保夕。

很多乡土难离得农村老人和妇女也不再因为谷贱伤农,可以买得起一般的生活用品。

一时间李承志不仅在受惠的东南亚三国名声大躁,在国际上也颇受推崇。

认为他是推动地区和平的改革者和推动者。

并提名他为8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受奖人。

然而就在当年,正当李承志受邀前往奖台,准备接受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颁布的奖章时,一个“震撼人心”消息从远方的东南亚传来。

就在刚刚,策划已久的缅军政府,由于不满上半年举行的多党制民主大选结果,悍然废除联邦宪法。

那是1947年组成缅甸联邦大家庭的唯一条约。

并残忍的杀害与拘禁了各邦各族领袖,致使签约的掸族、克伦族、克钦族、钦族、孟族等悲痛无比,愤怒抗争。

至该年11月,军政府贼喊捉贼,祭出“扞卫联邦,反对分裂”大旗,至今一直在有组织的烧杀抢劫众土族村庄,大打种族灭绝内战,并用强奸少数民族妇女为战争手段。

这些使得各族人民更深恶痛绝大缅族沙文主义、贼喊捉贼的卑鄙行径与野蛮的强迫同化政策,以及要把内战打到底的祸国殃民做法。

使得众小民族为求自保而坚持与政府军展开斗争。

整个国家现在遍地烽烟,手捧奖杯的李承志在“无比心焦和悲愤的”的状态下拒绝了组委会的颁奖,以示自己对缅军政府的抗议。

并且宣布永久撤出冠亚集团在缅的全部投资:

“因为冠亚不能认同一个分裂自己国家和族群的政府的领导,就连一起缔结合约的同胞都能残忍杀害,我们害怕自己的派遣员工在当地会受到人身威胁”

消息传到缅国内,更是一时激起千层浪。

要知道如今的李承志在东南亚三国,那就是万家生佛的存在。

谁让我们有工作,谁让我们有衣穿?

这些人现在对李承志的信仰比对上帝都虔诚。

你们把活菩萨赶走了,还让老子怎么活?

不如反了他丫的!

本就无比痛恨军政府的各族青壮,在感觉前途彻底无望后,带头拿起武器朝着那些政客、军阀们发动了悍不畏死的自杀式袭击。

其中以坤沙带领的掸邦军尤为激烈,激烈到缅政府军高层一头雾水。

你一个买面粉的,难不成还想当总统不成?

而李承志也在会后动身回到香港,闭门不出。

这场惨烈的战争足足打了三年,各族武装起初虽然团结,奈何缅政府军的的背后是其国内人口最大的缅族,战争潜力最大。

战争打到最后已经变成了一场拉锯战,拼的就是消耗。

而渐渐地各少数民族之间也开始各怀鬼胎,经常出现互相拖后腿的情况。

缅族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因为常年的自杀式袭击还有一股穿梭在北部丛林的雇佣兵参战,往往今天委任了一名国家部门的长官,明天就会被各种狙击枪、汽车炸弹重点照顾。

在损失了大批族内的精英中坚后,即便是一千多万人口的缅族,也拿不出几个像样的族人霸占政府高层的职位了。

而且缅族内部的反战呼声族老们更是快要压制不住。

因此,双方开始在周边国家的呼吁下选择把手言和,并邀请多国领导人前往缅政府首都仰光见证、调停。

然而尴尬的一幕出现了,由于缅军政府之前出尔反尔的行为,缅族在国际上的信誉基本为零。

几乎所有的受邀的领导人们全都在安保部门的强烈反对下,回绝了了这一项邀约。

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缅政府联合多位少数民族族长只再次拉下面子踏足港岛深水湾,将多年避世不出的李承志请了出来。

毕竟对方身上还带着商业部部长的职位呢。

当年也不知道缅军政府是出于什么考虑,在李承志“愤然辞职”后依旧为他保留了职位。

另外说一句,由于常年内战以及刺杀横行,眼下李承志这个商业部长居然是缅军政府内部的最高官员。

无奈之下李承志只得点头答应。

没办法,人家带着一大帮大小伙子站在自家别墅门口,一言不合就把刀往自己脖子上架。

这都血溅当场两个了,实在“心软”不过的李承志只得再次出山,答应前往调停。

90年5月,依旧是人口第一大族的缅族与其他134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在首都仰光缔结了和平条约。

双方就此约定一切过往恩怨既往不咎,从此各自约束武装不起兵戈。

两边掌权人私下里都清楚,这不过是双方都拼干净了最后一点武装力量后,不得已之下的妥协。

等族里那些半大小子成人,估计又是一波腥风血雨的开始。

可是到如今谁都已经没有办法约束了,这是血海深仇,双方都有亲人死在对方手里,哪那么容易化解。

紧接着就是关于国家主体权力的争夺,然而又是尴尬的一幕出现了:

之前缅族盛行沙文主义,在当年的和平大会上屠杀了上百位少数民族的领袖代表。

有些少数民族人口都不足万人,别说受过高等教育了,就是上过学的,那也是少之又少。

缅族这边呢,因为对手们的常年暗杀,有能耐坐上政府个个部门的重要人物也基本上死的差不多了。

就剩一些军方掌权派尚存,然而如果让他们重新组建政府,别说少数民族们不愿意了。

就连缅族内部也通不过,乱世之中谁都知道枪杆子才是最实在的。

而且这些年他们手上的血债那是数都数不清。

现在你让他们脱下军装走仕途?

你不如让他们去死!

就这个问题,双方几次磋商都没有拿出让人信服的方案,和平大会拖了又拖,都快成笑话了。

这个时候,各族内部“突然”就传出一个声音:

“既然让谁上台都不能让大家信服,不如让现场职位最高的李先生当国家总统。

反正他不是缅族,更不是我们少数民族的,起码能够不偏不倚。

而且众所周知人家可是香港首富,甚至是亚洲首富。

他上台,起码不会钱横征暴敛,奴役压迫我们”

起初支持这种论调的人不多,毕竟李承志祖籍华国,更是常年定居香港。

怎么想都跟缅国总统扯不上关系。

可是架不住这些年李承志一直在邀买人心,旗下的产业给员工开的工资福利全都是照比港岛的工人。

换算下来比一般的缅国公务员待遇都要高。

很多人甚至幻想着李承志上台后能够让全家都吃饱肚子,家人也不用再朝不保夕。

是的,对于常年遭受迫害和战火洗礼的缅国各族底层族人来说,能让家人安安稳稳聚在一起吃一顿饱饭,免遭生命威胁,就是他们最大的奢望了。

最后这股声浪开始一传十十传百,一浪高过一浪,居然得到了现场绝大多数人的赞成。

虽然打心底不愿意,但是实在没有办法拒绝的两方族老,在族人们的拥簇下来到李承志下榻的酒店门口。

言辞恳切的说明来意,却不料遭到李承志的“严词拒绝”:

“不,我才不做什么总统!

如今缅国内部烽烟初定,人心思安。

你们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总统人选我可以理解。

慢慢来嘛!总能找到合适的。

但是经过这么些年的互相倾轧,各族矛盾已成水火难解难分,那是总统吗?

那就是个火坑。

哦,我这边出工出力帮你们搞基建,提升生活水平。

那边你们各族再出几个英雄人物,转过头刀枪相向再打起来。

我这又是何苦来哉?

不、不、不”

三个不字说的斩钉截铁,毫不客气的拒绝了各族代表的“请愿”。

这时候上位,那就是帮人收拾烂摊子去的,图什么?

图你这弹丸小国、一国总统30个月的任期?

吃了闭门羹的各族族老垂头丧气的回到大会现场,面对几千号人“殷切”的眼神,话到嘴边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这个时候自己要是说李先生不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自己这些族老一定会被当场打死的吧?

一定会的吧?

两头为难的族老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不得已统一了口径:

“李先生说,这么大的事情他需要考虑考虑”

“对对对,他一个外国人突然要当缅国总统,肯定是要斟酌仔细的呀!”

“没错没错......”

其他族老全都点头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