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代号财神 > 第143章 跟踪和监视的学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3章 跟踪和监视的学问

“我明白了。”那名青年道,“对了,王老师,您前面说的什么,眼睛是最敏感的,是什么意思?”

“不是眼睛,是眼神。”古千峰道,“当一个肩负特殊、危险任务的人在执行特殊、危险任务的时候,他往往是高度警惕的。

这时候,他对周围人的眼神是相当敏感的。

因为他怕有人已经注意到了他。

在这种情况下,跟踪或者监视他的人如果紧盯着他看,就很容易被他发觉。

所以说,我们在跟踪和监视的时候,不要紧盯着被跟踪和监视的对象。

要习惯用眼睛余光监视他,这样就不容易引起他的警觉。

还有,我们要尽量避免跟他面对面。不得不跟他面对面,或者跟他错身而过的时候,或者超越他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跟他眼神相接。

一定要学会使用眼睛余光。

还有,监视和跟踪,不光是眼神,动作和姿势也是相当重要的。

什么样的姿势和动作,最容易引起被跟踪和监视对象的注意呢?

那就是过于专注的姿势和动作。

如果跟踪和监视的人过于专注,不光他的眼睛会不离对方的身影,脖子也会下意识地往前抻着,肩背也会显得过于僵硬。

这样,他的整体状态,就跟正常的自然行走,自然状态的人不一样。

如果是这方面的行家,打眼一看,就能看出,谁是跟踪和监视者。

所以说,监视时,我们一定要外松内紧。

内紧说的当然是高度警惕的意识,外松则是表面上一副悠闲的姿态,或者说一副自然行走的姿态。

善于监视或者跟踪者,必须假扮什么身份,就得像什么身份,干什么就要像什么,否则,就会被看出。这就使得特工必须什么都懂一点,甚至多才多艺。”

“对了王老师,您让我们多掌握几门手艺,具体的作用,能不能再说一下?”另外一名壮年男子问。

“说到这个问题,那我问大家,大家如果执行跟踪任务,那打扮成什么身份,才是最理想的?”古千峰问。

“您刚才说过,拉黄包车的,邮差,卖报的,流动摊贩。”壮年男子道。

“那执行监视任务呢?”古千峰问。

“拉黄包车的,擦鞋的,环卫工人,固定摊贩,乞丐。”中青年男子道,,“要是在某个场所里面,当然是扮成侍者。”

“擦鞋的,卖菜的,乞丐,侍者和其他固定摊贩,这没得说。”古千峰道,“可黄包车夫和环卫工人,不太合适吧?”

“为什么不合适呢?”

“黄包车夫在一个地方长时间不动,有客人也不拉,这会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古千峰问,“环卫工人承包的是一条街,或者一个单位,他长时间留在一个地方,是不是也不合理?”

“嗯,还真是。”壮年男子道。

“当然了,打扮成黄包车夫或者环卫工人,在一定时间内观察一个地方的情况,还是可以的。”古千峰道,“扮成黄包车夫,能够拉到被跟踪或者被监视的人,才是最理想的。”

说着,古千峰问壮年男子,“这位同志,你拉过黄包车吗?”

“我……”壮年男子尴尬地笑笑,抓抓头发,“没有。”

“你要是没拉过黄包车,你一上去就扮成黄包车夫拉车,肯定一下子就能让人看出来。”古千峰道,“那在特务和被跟踪对象眼里,你就暴露了。”

“还有侍者、擦鞋匠和卖菜的。”古千峰道,“你要是不熟悉某个场所的内部环境,内部情况,不熟悉侍者工作的流程和规矩,扮作侍者就会生疏而蹩脚,那给人一下子就看出假了。

你要是没有专门擦过鞋,同样会显得外行和生疏。

再就是擦鞋匠和黄包车夫的化装。

擦鞋匠由于整天跟灰尘和鞋油打交道,时间久了,他的手掌纹理间和指甲缝里,肯定会有或多或少残留的污迹。

再就是,由于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雨淋,他们裸露的皮肤肯定是暗沉而粗糙。

如果化装成擦鞋匠却达不到这个效果,那被行家一眼就看出假了。

而黄包车夫,如果他搭在肩上的毛巾过于干净了,或者说他裸露的皮肤过于干净和白嫩了,那肯定是假的。

再说扮作菜贩,你连各种菜品的明目都分不清,连菜市的行情都不知道,买卖上的一些小心思一点都不懂,还不一下子就被人给看出来了?

这样就会弄巧成拙。”

“那您,您拉过黄包车吗?扮过侍者,卖过菜吗?擦过鞋吗?”壮年男子带点调侃地看着古千峰。

“嗯,你说的这几种差事,我还真是专门学过,还交了好几块钱学费呢。”古千峰道,“就连扫地、捡垃圾和乞丐乞讨,我都专门学过。”

听了古千峰的话,那名壮年和另外一名青年男子有点好笑,被赵小松瞪了一眼,“笑?很好笑吗?你们难道不知道,王老师所说的这些,都是救命的知识和技能?

现在地下斗争有多艰难,多危险,你们不知道吗?为了完成任务,你们以后所扮演的角色,如果多像几分,就能保住你们,保住大家的命。

反过来说,如果不像,被特务看出破绽,那换来的,就很可能是你和同志们的牺牲。

这么想想,你们还能笑得出来吗?”

听了赵小松的话,在场听讲的十几个人,立马都变得异常的郑重和严肃。”

见状,赵小松冲古千峰点点头,示意他接着讲。

“根据我的调查,前几年,力行社特务扮成各种场所侍者、黄包车夫、环卫工人、擦鞋匠、乞丐和小摊贩的很少,党务调查科这么扮的也不多,其他部门的特务这么扮的,就更少了。

扮得最多的是我们的同志和日本间谍。”古千峰道,“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见大家都不解地看着自己,古千峰道:“先说力行社,也就是以前的密查组,在前两年,他们之所以没有做到这一步,一是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没形成气候,或者说,他们对于反谍,还没有真正进入状态。

再就是,他们都是所谓的天子门生,出身高贵,不屑于这么做。

再说党务调查科和其他部门的特务,大家跟他们打交道最多了,应该相对来说,对他们还是比较了解的。

前几年他们之所以这么扮的不多,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不需要。

因为,说句难听的,那时候,我们的组织、活动和联络,缺陷实在太多了。我们的反谍、反侦察、反迫害和反破坏能力,实在太弱了。

再加上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太过恶劣,他们处处占据着绝对优势和主动,他们根本不需要扮成这个,扮成那个。

可这几年不一样了。现在我们的组织结构、活动方式和联络方式已经大幅度优化,我们的反谍、反侦察、反迫害和反破坏能力,也已经大幅度加强。

根据我这两年的暗中调查,党务调查科的特务为了调查、侦查和反侦察的需要,已经开始扮成各种场所的侍者、摊贩、擦鞋匠、黄包车夫和流动小贩,甚至已经开始扮作乞丐。

接下来,为了适应形势和工作,他们还会扮成更多的角色。

还有力行社特务,随着他们实力越来越大,大有跟党务调查科抗衡的趋势,他们在反日谍,反异己势力和异己分子的同时,也会加大对付我们的力量。

为了适应调查、侦查和反侦查的需要,他们也会扮成需要的各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