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代号财神 > 第173章 完成任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4章 完成任务

“你要是真的先给我们100块大洋的石头款,我就听你的。”王二虎道,“以后找到好石头,我们都给你,你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你真的听我的?”

“我王二虎说话算话,就听你的。”

“那你先去跟王保长赔礼道歉,说自己顶撞他是不对的,以后不会跟他对着干。”古千峰道。

“可是,他……”

“他是什么人我知道,不用你告诉我。”古千峰严肃地看着王二虎,“你听不听我的?”

“嗯。”王二虎点点头。

“赶紧去向王保长赔礼道歉。”

见王二虎难为的扭曲着面容,古千峰不为所动,严肃地看着他。

王二虎没办法,只好走到王保长面前,瓮声瓮气地对他说道:“我错了,我刚才顶撞你是不对的,不应该跟你对着干。”

“你在跟谁说话?”王保长问。

“跟你啊。”王二虎道。

“我以为你在跟河滩说话,跟石头说话呢。”王保长冷笑道。

“你!……”王二虎瞪着王保长。

“你看他这个态度,是赔礼道歉的样子吗?”王保长冷哼道。

“诚心诚意的道歉,快点!”古千峰严厉地看着王二虎。

“对不起,王保长,我错了,我以后不会跟你作对了。”王二虎只好再次对王保长说道。

“王保长,别耽误时间了,我们还要去别的地方去看看,考察考察呢。”古千峰道。

“既然是王老板开口了,那我就破一次例。”王保长就坡下驴道,“但我把话撂在这儿,以后要是再发生上次那种事情,你王二虎要是再以下犯上,谁帮你们求情都没用了。”

“给你,快跟你爹带你娘去看病吧。”古千峰将100块大洋交给王二虎,对他说道。

“那这块石头……”王二牛为难地看着古千峰。

“我给你5个大洋,你负责叫人,帮我把石头抬到王保长家里去,怎么样?”古千峰问帮忙抬石头的一名中年男子。

“5个大洋?好啊,好啊。”那名中年男子爽快地答应道。

“小心点,不要磕碰到了。”古千峰道,给了那名中年男子5个大洋。

“放心吧,老板,不会磕碰到的。”中年男子颤抖着手,接过5个大洋,一叠声的说道,“我现在就去再叫几个人,用稻草把石头保护好了,绝对一点都磕碰不到,您放心吧!”

由于这块石头运到王保长家的费用,最多三块大洋,中年男子当然高兴了。

跟王保长等人看过河滩后,又去了太湖边上,第2天又去了南州河两岸出产山石的山上,古千峰和赵小松终于了解了这一带太湖石产区的情况。

几天来,由于孙玉才等特务的寸步不离,古千峰和赵小松无法单独跟任何人接触,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村里情况、王保长和保安队的了解。

他和赵小松已经确定,孙玉才和其中的3名保安队员是南城来的特务,而其他保安队员,则属于柳林镇警察所的保安队,是专门查缉柳林镇辖区违规买卖太湖石行为的。

已经很明显,孙玉才等4人冒充保安队队长和队员,来到河北村,名义上是来查缉太湖石走私行为和剿匪,实际上是来误导、迷惑、监视古千峰和赵小松的。

通过几天来的了解,古千峰和赵小松了解到,由于南州市有关部门和柳林镇政府规定,普通村民不得直接买卖太湖石,捡到的,捞出的,挖出的太湖石都要统一由太湖石管理站收购,然后卖给外地太湖石商人。

而柳林镇仅有的一个太湖石收购站,则设在河北村王保长家里,由王保长兼任站长,收购价格由王保长说了算。

由于保安队队长也是王保长儿子王文建的人,可以说,这收购站就跟王保长自己家的一样。

当然了,由于本地实力派人物的利益跟王保长父子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就算老百姓在收购石头的事情上怨声载道,也是控告无门。

也就是说,在整个太湖石产量最多,石头品质最优的柳林镇,想要购买太湖石,必须通过王保长才行。

了解清楚情况以后,在收购太湖石的事情上,古千峰一度有点打退堂鼓了,因为他实在不想跟王保长这样的人做生意。

但古千峰又想到,这个世道,像王保长这样心狠手辣,不择手段,背景深厚的商人到处都是,南城也多得是这样的商人,赵贵城的好几个徒弟就是这样的人。

自己除非都不跟他们做生意。

可是,为了能够赚大钱,也为了能够设法为这里的老百姓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古千峰又觉得,石头生意还得做。

由于知道接下来,高明肯定会调查宋氏集团和振兴贸易公司,到底有没有王宝强和王宝义这两兄弟,古千峰知道,自己以后跟这个王保长做石头生意,肯定不能以现在的模样和虚构的身份。

几天后,古千峰和赵小松向王保长告辞的时候,王保长问古千峰,能不能先交一万块钱的定金,古千峰说,按照规矩,必须是签订了合同才能交定金。

但由于交易量太大,他要回去征得董事长的同意才行。

但古千峰又对王保长说,董事长对他特别信任,只要他将几天来的考察情况回去汇报给董事长,董事长肯定会同意,跟王保长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只要石头品质过关,太湖石有多少收多少。

跟赵小松回到南城后,古千峰立马来到珍玉斋,向张书勤汇报了南州之行的收获。

张书勤却告诉了古千峰一个奇怪的现象,说昨天下午两点钟,负责监视苏文俊的人发现,苏文俊在没有得到组织同意的情况下,偷偷回了一趟家。

根据跟踪和监视苏文俊的同志反映,苏文俊家附近竟然多了至少十来名可疑青壮年男子,应该是党务调查科特务。

苏文俊回家待了半个小时就离开了,但他家附近的特务竟然没有撤走。

更加令人奇怪的是,苏文俊回到上班的货场时,原本监视他的两名特务也增加到了四名。

下午下班后,当他回到组织上给他安排的住处后,原本监视他住处的特务,也由两名增加到了五名。

昨天下午6点钟,由古千峰培训出的两名侦查员又去苏文俊家和他家的绸缎庄侦察,发现非但他家附近的特务还在,他家绸缎庄周边也有七八名特务。

就在昨天晚上8点钟,负责监视罗毅成的同志又发现,组织上给罗毅成安排的住处附近和罗毅成家,以及他当家庭教师的那户犹太人家附近,还有他家酒楼附近,也出现了不少特务。

“这个高明,又要搞什么名堂?”古千峰道,“那刘成和他的家人呢?盯着他们的特务,有没有增加人手?”

“没有。”张书勤道,“郭志江、刘春发、李文和牛大壮他们的工作地点和住处,特务都没有增加人手。”

“这就奇怪了。”古千峰道,“这种情况要是只出现在罗毅成身上,说明他们可能要对罗毅成和他的家人采取措施。因为他们已经觉察到,我们对罗毅成的怀疑大幅度降低。

可这种情况同时出现在苏文俊和他的家人身上,这又说明什么呢?苏文俊可是我们重点怀疑的对象。”

“又是想搞乱我们的思维和判断?”张书勤问。

“浑水摸鱼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古千峰道,“可高明这次,想在这浑水里,摸什么样的鱼呢?这件事情,会不会跟杨广宁和刘春发出现在福祥酒馆有关系呢?”

“你的意思是,特务在福祥酒馆分别得到了杨广宁和刘春发提供的情报,才有了这些举动?”

“很有可能。”古千峰道。

“你来分析一下,他们这么做,最大的可能是什么。”

听了张书勤的话,古千峰不再吭声,低头思索起来。

张书勤也不催他,给他杯里续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