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神医女帝师 > 第78章 万国来朝 是我们共同的成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8章 万国来朝 是我们共同的成就

后半夜更冷了,有人想起来生火,有的人越冷越不想动弹,和宫女靠在一起取暖,又不是在宫里,一个人也就带一两个人,早晨一看都冻死了。

随行的护驾士兵们在在早晨灿烂的阳光里掩埋昨晚冻死的人,皇上和夸吕可汗站在山顶看属于他们的风景。

杨怀仁骑马赶来禀报“皇上,有四十三个国家的商团代表要求觐见皇上,以表达对皇上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通常的赚钱机会表示感谢!”

皇上转头看着夸吕可汗“四十三个国家?哪来这么多国家?”

夸吕可汗笑着说“这四十三个国家可不是你大周这样的国家,最小的国家可能就只有姑臧城那么大,这四十三个国家还是他们自己合并了的,要按照他们真实的地盘,能拆分城一百多个国家!

突厥地域广阔,但是人口却很少,真正喜欢打仗的就是那些贵族!

突厥人为什么长期掠夺大周和吐谷浑,就是因为他们常年打仗,没有人种地,每年出生的孩子没有死掉的男人多,但大家都要活着,怎么办呢?他们就来掠夺大周和吐谷浑!”

“大哥不愧是最伟大的可汗,你可真博学!”

夸吕可汗很得意的笑着说“羡慕我吧?服不服?谁说吐谷浑的人不读书,没学问?”

“服!兄弟一百二十个服!”

夸吕挤了一下眼睛说“其实这是蓝瑾钰教我的!他说让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不要总想着趁火打劫,那样没出息!

我们每个人顶着天也就活八十年,可吐谷浑的历史已经几百年了,几百年里吐谷浑更换了多少可汗,天下人又记住了几个?

你们汉人有句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都是皇帝,如果不能造福这个国家,让自己的百姓吃饱饭,那就是个昏君!”

皇上对着夸吕眨了半天眼睛才憋出一句话“不是,你们是怎么聊到这个问题的?”

“聊…聊什么聊,是他在教训朕!

突厥二十万大军压境,朕和赫连将军研究了一个月还是找不到大周的胜算,一点希望也没有!我们想趁机弄点粮食度过这个冬天,兄弟,你应该能理解吧,大周战败,还不知道要退到哪里。

上一次,突厥打到大周的京城才用了十万人,虽然大周在你的治理下比过去强大了,可面对两倍于姑臧驻军的兵力,为此,朕的头发都熬白了不少,还是看不到胜算!

一旦大周败退,吐谷浑就成了突厥的盘中餐,要想保住吐谷浑,朕得先让他们吃饱饭…可是,蓝瑾钰这个混蛋,他设计炸伤了朕的儿子!

他一口咬定这件事和光华公主有关,一见面先给了光华公主两个耳光,他让光华公主多烧点香,如果世伏死了他就让光华公主陪葬,还要杀了光华的爹!”

夸吕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想通了,说着他的情绪就有点激动了“我说兄弟,你是怎么管教他的?朕看着你也是个英明神武的皇帝,怎么就不能好好管教一下蓝瑾钰,天下这么大,他不能总可着朕一个人坑吧!”

皇上一脸无辜的眨着眼睛气人“大哥,你的名气比我大,你怎么不管呢!他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干嘛呢,现在把我往坑里推?

你可别给我你不知道他一到姑臧就断了姑臧到京城的邮路,朕收到的折子都和战事无关,什么时候说,说什么都由他决定,糊弄朕的理由也很敷衍,说是怕泄密!”

夸吕的嘴动了又动,最后憋出来了一句话“还不是你惯的!哎,朕当时也是脑子倒转了,他干了坏事他还委屈的不行,他就抱着那只破鸟当着朕的面在那里指桑骂槐,朕还给他道歉,想起来就生气!你要不给朕出气,朕跟你绝交!”

皇上假装正经的说“大哥,你别这样,夫妻两个管孩子才这么说话呢,小心人家误会!”

夸吕可汗被大周皇上给气笑了,这无赖样子是跟蓝瑾钰学的吗?

皇上把手里的折子递给夸吕可汗说“大哥,你看看,西域人里面也有文化人,你看这措辞,杨郡守说四十多个国家,你说一百多个,你看看人家写的,万国来朝!

走吧,咱们去听听他们的意愿和诉求,大哥,这是咱们两个人,两个国家共同努力的成就,这才是大事!

说实话,朕已经半年没见过蓝瑾钰了,朕也不知道他在干嘛,等见了他,朕给你出气好不好?乖!”

蓝瑾钰干嘛呢…蓝瑾钰又在罚人种地!

刘煜捷是比以前强多了,可是坐朝理政对他来说还是太难了点,有了一段快乐的从军经历,有了驰骋沙场的豪情万丈,有了应对母后干政的淡定从容,他以为坐朝理政也难不倒他。

但他想错了,朝政不是简单地折子,更不是京兆府的案件,只要有人证,有物证就可以忽略对方的身份主持正义。

可是朝政大部分时候都和对错没有关系,甚至吵了一上午他都不明白他们在吵什么,坚持的是什么?七皇伯坐朝一句话不说,就在嫌吵的时候咳嗽一声,朝堂上马上又鸦雀无声,他快疯了。

无奈之下,他又来找赵瑾澜,赵瑾澜一边吃刘煜捷带来的昂贵的水果,一边不动声色的听他倒苦水。

半个时辰过去,刘煜捷终于说完了“你教教我,这些事情该怎么办?”

“蕙兰!”

“小姐,什么事?”

“把平王带去后院,告诉他每块地要种什么,该怎么整理!”

刘煜捷不高兴了“我是来请教问题的,种什么地啊!”

“整完地告诉你结果,不干的话现在就回去吧!”刘煜捷无奈的跟着蕙兰去后院了。

甘州城里,大周皇上和夸吕可汗正在接受各国各地商人的献礼,并和他们愉快的交谈,夸吕可汗不仅懂突厥语言,还能听懂波斯语言,他亲自给皇上做翻译,两人接受了不少波斯、大食和月氏商人献上的宝石。

做了一个时辰,刘煜捷已经汗流浃背了,京城没有凉州那么冷,土地一般不会结冰,每一块地,蕙兰都会给他做出一个样子。

一个时辰过去,刘煜捷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他把外衣脱了,认真的开始整地,边干活边问蕙兰为什么把地整成不同的样子。

“王爷,您看最里面不需要整理的那两块地,都是用来种玉米的,玉米比较高,如果种在前面会遮挡住其他植物的阳光,会影响通风,其他的植物和玉米都会生虫子。

您刚才整好的那块地要种一些冬天吃的新鲜菜,所以地笼中间的距离比较大,四周都有墙,地龙中间的空地是用来堆放麦草的,麦草给菜种保温,这样才能发芽。

四周的矮墙是用来搭架子的,架子上面要铺上竹坝,竹坝上面要盖草帘子,草帘子上要改棉被,要不然就算发芽了也给冻死了!

您现在整理的这块要移植牡丹花,牡丹花在京城可以越冬,您现在挖的这个小沟槽是用来窖肥的,就是底肥。大哥去静安寺挖牡丹花了,下午回来就可以种了了…”

刘煜捷脑子里灵光一闪,他忽然明白了,他一下一下有规律的挥舞着锄头。

连午饭都没吃,干完活穿好衣服淡定的往外走去,赵瑾澜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刘煜捷面带微笑又不搭理她的走了。

皇上回京已经是两个月以后了,他一边翻看奏折,一边听大家给他汇报,基本上都是刘煜捷已经给出了意见,战王也同意的事情。

刘煜捷理政的成绩比皇上预想的要好得多,可以说比他刚登基的时候要好得多,对各部上奏的每件事情都有回复,大部分都能执行下去,个别意见相左的从他的角度看也不是刘煜捷的问题,而是官员的私心太重,欺负刘煜捷不懂而已!

皇上合上奏折满面笑容的夸奖儿子“煜捷,你这进步不小啊,比朕当年刚理政的时候可强太多了,朕还以为你会和这些老顽固们打起来呢!”

刘煜捷很意外,张了半天嘴才说出一句完整的话“父皇也…他们对父皇也这样吗?那岂不是大逆不道,犯上…”

“不然你以为朕喜欢发脾气吗?煜捷,你现在也该明白,同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位置上说不同的理由,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做出不同的判断,这里面没有绝对的对错!

甚至有时候,为了能够达到一个长期的目的而做出一些明显错误的决定,就是牺牲短期利益而达到长期目的,于是,史书上就有了明君和昏君之说。

昏君还是明君全看你站在哪个角度,站在哪个立场去说,这和事情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比如说吐谷浑的事情。

你们是根据当时的机遇临时决定如何行动,最终的结果也很好,但事后,一定有人说你们目无法纪,不经朕的同意就私自决定涉及两个国家的大事云云。

你可能到现在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看到了这件事的好处和有利的一面,但有人是早就想到了所有的事情都有两种后果。

他从一开始就不让官员参与,只带着楼外楼的伙计!没有官员,这件事就上不了朝堂,就算有人想拿这件事做文章,这件事也只是民间商人的行为。

到时候,不用朕说话,就熊太师就能把挑事的人收拾了,煜捷,给爹说说,你是怎么搞定这些事情的!”

刘煜捷低下头,吭哧了好一会儿才低声说“我…去给人…干活…去了。”

皇上很八卦的打听儿子的笑话“干什么活?给谁干活去了?”

刘煜捷咬咬牙,很光棍的抬起头,用正常的声音说“去秦家,赵瑾澜让我去锄地!还让蕙兰给我讲哪块地种什么,种不同的东西,地要整成不同的形状…”

刘煜捷很想像九皇子一样喊声爹,最后他还是没喊出来。

“父皇,赵瑾澜还种了冬天吃的绿菜,到时候我去给您挖一点!”

皇上重重的点头说“好!好!煜捷,朕还要去一趟雍州、青州、邺城等地,朝政你还要继续辛苦!”

“谢谢父皇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