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综艺:好难啊,我只会装逼啊 > 第92章 导演无条件支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蒲汉他们也是准备了歌曲表演。

作为国内的一线歌手,唱歌是他们最拿手的了。

男女团组合准备的是舞蹈表演。

词曲组合准备的是小品。

“梦芸我们也唱歌吧。”

杨苏笑着说道。

“啊?可是我不会诶。”

蓝梦芸道。

她最大的弱项就是不会唱歌。

其他的都还好。

“不怕。你不是会跳舞吗?”

“到时候我来唱歌,你来跳舞。”

“今天我们搞一点不一样的。”

杨苏对奶茶伦的《兰亭序》十分自信。

这可是流行古风的代表作。

“哦好啊。”

蓝梦芸不疑有他。

乖巧的点点头。

只要不是唱歌,她确实其他的都会一点。

不管是跳舞、画画、弹奏......

她都有所涉猎。

当然,不是很精通而已。

“对了,你会跳古风舞蹈吗?”

杨苏问道。

他还不知道蓝梦芸会哪些舞种。

“会一点。”

“当年出道的时候,苦练过一段时间。”

“不管是民族风,还是古风,我都会一些。”

蓝梦芸露出一丝笑容,点点头。

说完,她便展示一段古风舞蹈。

翩翩起舞,如同一只蝴蝶。

柔美,轻盈。

杨苏一下子看呆了。

没想到蓝梦芸这么厉害。

随便展示一下,那舞蹈功底真的十分扎实。

形态优美,宛若凤舞纷飞。

“梦芸,你太谦虚了。”

“你这舞蹈绝了!”

杨苏竖起了大拇指。

“没有啦,只要能帮到你就行了。”

蓝梦芸看到杨苏夸她的样子。

满脸绯红。

挽了挽耳边的青丝。

有些不好意思。

“终于不是花瓶了呢。”

蓝梦芸喃喃道。

心中仿佛吃了蜜。

自从来到节目里,她仿佛失去了作用。

不管是吃饭还是闯关,都是杨苏一己之力完成的。

这让她很是愧疚。

现在能帮助到杨苏,别提有多开心了。

杨苏露出笑容,牵着蓝梦芸的手来到郑启面前。

“郑导,这是我们要表演的节目。”

说完,将手里的《兰亭序》节目提交了上去。

“《兰亭序》?有些熟悉啊。”

郑启看着手中的节目,陷入了沉思。

似乎和某个书法家有关。

杨苏看出了导演的疑惑,笑道:

“郑导,《兰亭序》是东晋时期王羲之写的。”

“哦!我想起来了!”

郑启恍然大悟。

看着节目单上的歌词和旋律,道:

“你们组想表演一首关于王羲之书法家的歌曲吗?”

“这个有点新奇啊。”

“难道是和古典歌曲有关?”

这也不怪郑启疑惑,主要是一提及朝代古人的歌曲,似乎只有古典乐器才会涉及到。

也不是没人创作过。

相反。

很多优秀的音乐人写过很多古典音乐

或者古筝、古琴、笛子、箫、琵琶等传统民族乐器的独奏音乐。

但影响平平。

传唱度更是不佳。

一度成为了小众歌曲。

主要是因为很多听众不太喜欢这种古板、繁杂、长调的音乐。

他们更喜欢新潮的音乐。

比如:说唱、r\\u0026b、蓝调、流行音乐等等。

当然喊麦也有一份不大不小的市场。

“不全是!”

杨苏回答道,“《兰亭序》是一首流行古风音乐。”

“这是我开创的一个流派。”

“通过传统民族乐器为主调,而弹奏的一种偏流行的音乐类型。”

郑启听到“流行古风”这个词,感到一丝惊异。

“你开创的新音乐类型?”

郑启重新问了一遍。

杨苏点点头,“是的!”

“不得啊!”

“虽然我不知道具体效果是怎么样的。”

“但是我看好你这种创新精神!”

“现在的音乐市场,很多类型都是受到了国外市场的影响。”

“比如今年大行其道的说唱歌曲。”

“说实话,我一首都听不进去。”

“不懂现在的年轻人的想法。”

郑启想到这里,叹气的摇摇头。

感慨自己老了。

跟不上现在的潮流。

“不过!”郑启抬起头,“你的那首《向云端》,我很喜欢。”

“结合了民族唱腔,根据现在流行的说唱元素,当然这没什么不好,我很赞同你这种创新方式!”

“有时候我时常惋惜我们五千年的古文化在流失。”

“由于某种不可推测的原因,我们传统文化在某个时期受到了断层,大量的古文化已经消失了大半。”

“比如,那座名楼——滕王阁。按理说那么有名,应该会留下很多名人骚客的作品。”

“但全是遗失了或者没法找全,只有一些字篇间的残片遗迹。”

“所以当你创作出《滕王阁序》,你知道我有多么震惊吗!多么激动吗!”

“那一刻,我感觉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补全!”

“你在文学上的天赋太了不起了!”

郑启由心的说道。

对着杨苏竖起了大拇指。

“因此,你今天带来这首《兰亭序》,我十分期待流行古风音乐的出现!”

“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跟我说,到时候我一定支持你!”

杨苏听到郑启掏心窝子的话,心里大受震动。

他之前想到大家对于传统文化为什么会那么惊讶和震惊。

想来。

这是来自于五千年的血脉传承。

永远忘不了的那种优良传统。

杨苏十分感动郑启的无条件支持。

立马将心里的一些舞台设计以及想法说了出来。

“郑导,其实《兰亭序》不仅是一首歌曲,而且还是一篇古文。”

杨苏看到郑启一脸迷茫和疑惑。

就知道对方不知道王羲之的《兰亭序集》是天下第一行书。

“到时候我在舞台的时候,我需要纸墨笔砚,书写这篇《兰亭序集》。”

说完,杨苏用草稿纸写了一段开头,展示给导演观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郑启看到纸上水性笔所书写的行书字迹。

瞳孔一缩,倒吸一口冷气。

他不是震惊于文章的优秀,而是杨苏这字迹,太飘逸随形!

作为书法爱好者,他一下子就看出了这字迹的牛逼之处!

“杨苏,这个是行书吧?每个字方圆结合,姿媚瘦硬,我感到一种刚柔并济的力量。”

“我本以为你在隶书字体上,就已经让人惊讶了!”

“没想到你在行书的书法功底上更是一骑绝尘,比你那个隶书还要十分了得!”

“太不可思议了!”

郑启十分激动。

捧着这张纸爱不释手。

这是面对心爱之物,所做出的真实表情和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