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传奇姻缘 > 第85章 体验他乡遇故知 观看北京奥运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5章 体验他乡遇故知 观看北京奥运会

8月上旬,我来到北京,入住北京大学医学部大院内一家宾馆,参加了中国人文科学学术研讨会。这个会本来邀请的是贺红旗,贺红旗因从校长的位置上退下了,就让我去了。

中国人文科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报告厅举行,会期为7天。

在会议的最后一天,我想起了于自华老师。

邱洪海曾经告诉我,于自华调到了北京师范大学,但是,她具体在北京师范大学哪个部门,以及联系电话,都不清楚。现在又是暑假期间,贸然去北京师范大学打听,恐怕不容易找到。只得作罢。

我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时,有几个要好的同学,如今在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工作,考虑到正值假期,我也不便打搅他们。

我联系了马海洋。

前不久,林祥首去远洲大学找我时,把马海洋的手机号码给我了。

我打马海洋的手机,拨通了,马海洋没有接。

过了10余分钟,我又打了一次,马海洋还是没接。

我给他发了信息:“马海洋:我已来京,想见你一面,可否?木弦子。”

当天中午,马海洋打来了电话。

马海洋的声音已变得浑厚:“老同学,多年不见,十分想念哪。我今天开了一上午会,手机在静音状态。你来北京了,我太高兴了。你等着,下了班我请你吃饭。”

傍晚,马海洋开车来到北京大学医学部院内,找到我住的宾馆,接我到学院路上一家北京烤鸭店吃北京烤鸭。

落座后,服务员递过来菜单,马海洋先点了一只烤鸭。

我说:“要半只烤鸭就可以了,我们两个能吃完一只整烤鸭?”

马海洋神秘地一笑:“应该能吃完。”

他一共点了6个菜、一个汤。

“菜点得太多了。马海洋,是不是还有人来呀?”

“哈哈,老班长就是聪明。”马海洋大笑起来。

“来者何人?”

“是个女的。是我……算是我叫的代驾,有她开车,我就可以陪你喝酒了。”

“噢。”

“这个女的你也认识。”

“马海洋,你开什么玩笑。在北京做代驾的女的,我可一个也不认识。”

“你肯定认识。”

“到底是谁呀?你别卖关子了,说嘛。”

“谜底马上揭晓,她一来,你就知道了。”

“那我拭目以待。”

马海洋也戴上了近视眼镜,有点发胖,显得成熟、干练。马海洋和我分别谈了大学毕业后,各自的经历和目前的

情况。

马海洋已经是国家财政部一个司的司长了。

“我本来也打算考研的,因为身体等条件不允许,后来在远洲大学上了在职研究生班,毕业后,由于工作紧张,放弃了考博,就边工作,边学习。马海洋,祝贺你,进京当官了。”

“这不值一提。有人不是说过嘛,不到广州不知道钱少,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

“哈哈,你是老鼠拉木锨——大头还在后面呢。你这么谦虚,还能进步。”

“有些同学说我进了京,当官了,架子大了,同学聚会也不参加了。他们哪里知道,我是身不由己呀。平时忙得不可开交,黄金周有时我还出差……”

“我完全能理解。官差不自由嘛。”

“木弦子,你来得真巧。明天是2008年8月16号,星期六,我刚才特意找了3张奥运会的门票,明天陪老同学看一场奥运会比赛。”

“太好了,机会难得。昨天晚上,我们几个一起开会的人想去看看鸟巢和水立方,从外面看着灯光闪烁,好漂亮。可是,戒严了,没有门票的,不许靠近。”

“我找的是男排比赛的门票,明天下午两点半,首都体育馆。”

服务员把马海洋点的菜陆续都端上来了。

这时,一个女人风风火火地过来,把一瓶精装北京二锅头放到了我们的餐桌上:“路上堵车,我紧赶慢赶的。”

“木弦子,你看看这个人,认识不认识?”马海洋说。

我仔细一看,惊诧不已:“这不是秦英英吗?”

风韵犹存的秦英英粲然一笑:“你好,老班长。”

“哎呀,秦英英,你什么时候来北京了?”

“来北京十几年了。是他把我弄来的。”满头大汗的秦英英坐下来,指了指马海洋。

“喔。”

“我跟他是一家人。”秦英英笑道。

“啊!好你个马海洋,怪不得刚才一直给我打埋伏,原来如此啊。”

秦英英说:“他给我打电话,说你老班长来北京了,命令我从家里带着酒赶紧过来。”

“哈哈哈。”

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马海洋已倒上了酒。

我俩碰杯,我说:“我送上迟到的祝福吧,祝你们二位喜结连理,恩爱一生!”

“谢谢,谢谢。”

马海洋与我都一饮而尽。

“他乡遇故知,人生一幸事。在北京见到二位,我真是太高兴了。”

秦英英说:“老班长,我们见到你也蛮高兴、蛮激动的。”

秦英英告诉我,她现在北京海淀区的一所中学当教师……

第二天中午,马海洋、秦英英过来,接我到街上吃了午饭。

然后,我们三个人赶到首都体育馆。

在排队进行安检时,我裤兜里的打火机被没收了。我被告知,看完比赛,可以来取我的打火机。

我见地上的一个筐里,堆满了被没收的各种各样的打火机。

看完比赛,我早把这事给忘了。

首都体育馆内,座无虚席。

我们看的是意大利男子排球队与保加利亚男子排球队的比赛。

双方队员个个又高又壮。

整场比赛精彩纷呈。

我不禁想起有关排球的最难忘的一件事。

那是在我贵江师范学院读书时,1981年11月6日至16日,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女子排球队和来自美国、日本等7国世界女子排球劲旅进行了11天的角逐。在先后战胜巴西、苏联、韩国、美国和古巴后,中国女排经过激烈争夺,最后以3:2战胜了上届冠军日本队,以七战七捷的成绩,首次获得世界冠军。

这是中国体育健儿在世界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的比赛中取得的历史性的突破,第一次荣获世界冠军的称号。

我和同学们在电视机前观看冠军争夺战时,热血沸腾,群情激昂,最后还上街游行庆祝。

为了歌颂中国女排为国争光奋勇拼搏的精神,于自华特意让我撰写了台词,我们班同学编排了一个文艺节目:三句半《中国女排赞》。

那是我第一次写那种台词。我搜索枯肠,绞尽脑汁,改了几稿,交给了于自华。

于自华看了很满意。

在全校1982年元旦汇演中,这个节目引起了轰动,还获了奖……

“好球,漂亮!”马海洋叫道。

意大利男子排球队连续得分,赛场上紧张激烈,观众们情绪高涨。

我也跟马海洋、秦英英及其他观众一起喝彩。

这是我第一次亲临赛场观看国际比赛,也是第一次看奥运比赛,心情格外激动……

看完比赛,马海洋、秦英英把我送到了北京西站。

握手道别时,马海洋说:“木弦子,上大学时,你就是个理想主义者,如今你还是老样子,令人感佩呀。你办明日书院,是一件善事,功德无量,资金紧张时,说一声,我一定会帮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