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传奇姻缘 > 第121章 贺红旗慷慨陈词 评说包拯焦裕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1章 贺红旗慷慨陈词 评说包拯焦裕禄

3月初,阳光明媚,万物复苏。

贺红旗精神饱满,声音洪亮,正在明日书院讲课——

现在的中国人不知道包拯、不知道焦裕禄的人恐怕不多,而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考究一番的人恐怕也不多。

包拯,生于999年,卒于1062年7月3日,安徽合肥人,北宋名臣。包拯廉洁公正,刚直不阿,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执法如山,敢于替百姓伸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并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包拯为官35年,最出名的是在开封府任上。

焦裕禄,生于1922年8月16日,卒于1964年5月14日,山东淄博人,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党的干部的楷模,在河南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虽然包拯、焦裕禄出生的时间相差近千年,但是,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上天的有意安排,两人身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首先,两人都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正面人物,都是天下敬仰的好官。

现藏开封博物馆的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183位开封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而包拯的名字却已磨去。据说,这是因为人们在观赏碑记时,由于敬仰包拯而经常用手抚摸指点其名,天长日久,竟将碑字磨去。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轰动全国,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焦裕禄的子女。焦裕禄从此一直成为党的干部的一面旗帜。

其次,两人都不是开封人,却都在开封任职时出名,都是开封的骄傲(兰考县归开封管辖)。

再次,两人在开封任职期限大致相同。

包拯于北宋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被召任权知开封府,到嘉佑三年(1058年)六月初,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在开封府历时1年5个月。

焦裕禄1962年12月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历时也是近1年5个月。

第四,两人都善于体察民情,亲民爱民。

权知开封府时,包拯疏浚惠民河。惠民河也称蔡河,原自东京至通许,直达淮河。后为了水运之便,又自新郑引闵水汇入,使之流量大增。时惠民河常涨水为患,大水时“门关折,坏官私庐舍数万区,城中系栰渡人”。包拯查知河水泛滥的原因乃“中官世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遂毅然下令,将所有跨河修建的楼台、花园、水榭全部拆毁,使河水得以畅通。

开封府旧制,凡往告状者,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是否审理,何时审理,则由府吏通知。由于诉讼者不能面见长官,府吏往往借此敲诈勒索,营私舞弊,而有冤屈者常因送不起钱财而告状无门。包拯为民着想,革除此弊,大开正门,使告状者可直接至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于是审案也更能公正合理。

焦裕禄到兰考后,访贫问苦,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1962年12月至1964年间,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焦裕禄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严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以让兰考人民旱涝保收、丰衣足食,过上幸福生活。焦裕禄在身患肝癌的情况下,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

第五,分别以歌颂两人为主题的文艺作品,都是多种多样,不胜枚举。

第六,两人身上所拥有的精神内涵在中国大地永远不会过时,历久弥光,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从包拯到焦裕禄,改变的是年代,不变的是担当、责任

和情怀,一脉相承的是对正义的追求、对苍生的敬佑和热爱。

从包拯、焦裕禄身上,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一、不管历朝历代,凡是亲民爱民者,黎民百姓都会永远记住他、世世代代讴歌他。

二、中国共产党不愧为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所树立的先进典型焦裕禄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党的事业必定兴旺发达,必将不断取得胜利。

三、干任何事情,怎么干是关键。不管你是公务员,还是公司职员,不论你从事什么行业,也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尽心尽力去干好。要认真对待每一天、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使其对得起天地良心,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四、一个人的价值不在寿命长短,而在于活得是否有意义。只有当他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社会的进步而奋斗时,其人生才闪耀着非凡的光芒,从而彪炳史册,千古流芳。

五、从包拯到焦裕禄,中国大地人杰地灵,先贤辈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大有希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的必然。

近千年过去了,包青天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经久不衰,他已成为邪恶的克星、正义的化身。

半个多世纪以来,焦裕禄精神始终是激励共产党人拼搏、向前的主旋律,焦裕禄式的干部成为群众的领路人和贴心人。

如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要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就需要各级干部像包拯、焦裕禄那样,清正廉明、克己奉公、勇于担当、勇往直前。

新的时代呼唤包拯、焦裕禄,人民群众呼唤包拯、焦裕禄。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包拯、焦裕禄式的人物的大量涌现,是百姓之福、国家之幸,是助推中国历史滚滚向前的动力。

古有包青天,今有焦裕禄,天佑中华,迭创辉煌。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