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就这张胡 > 第321章 (修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哥,你看出点儿什么没?”

小五指指点点的说了一堆,问出的问题让小四想给他疼爱的弟弟一个爱的脑瓜蹦儿。

“你不说我下去了啊,还等着做饭呢。”

今儿家里人少,小四难得有点子不太多的空闲时间,却被弟弟拉着来看哪个房子是谁家的。搬家暖房子的时候不就知道了?还用得着现在看?

“别走啊,再提示你一下,你想下,咱们本家都住哪里?”

“五儿,你要是没事儿干,就帮我问下大嫂一会儿想吃点儿啥呗,我好准备上。”

小四觉得大概是自己长大了些,跟小五生疏了,咋还搞不明白这孩子想干啥了呢?

“你就没看出来点儿啥?”

“算了,你慢慢看,我去问问大嫂去。”

“村里一大半儿都是咱家人的了。”

“别扯了,这才几家人啊,咱们村儿怎么不得有两百户啊……哦,可能现在不到了,那也不能够。”

“现在咱家,除了你,都有房子了。”

“爹娘就没买。”

“现在住的就是,不需要买。”

“大哥也没买。”

“你看村东那片地,等大哥从县里回来就都是他的了。”

小四顺着小五指的方向一瞧,村东的那一片儿,大概得有个五十亩大小。小四撇撇嘴,看了一眼小五。

“你不是也没有?”

“我让娘帮我买了,我出的钱。就在七哥家旁边儿,挨着大哥的地。”

小四顿时就泄气了,这么一看还真是,就他没买房子。不是他不想买,是现在他手头紧张,顾得上房子,酒楼那边儿就得受影响。

“不对!田爷爷,师爷,还有二大爷和山青哥不是都没买呀?”

小四的脑袋难得转快了一回。

“哦,他们要买来着,七哥说房子不够了,没让。”

不是人家不买,是有人不卖。这让小四简直牙酸,还说啥他是家里唯二的有钱人之一,合着全家都置办房产了,就他没有呗。

“那也没有一大半儿,空房子还多着呢。”

小五笑笑没说话,从房顶上跳下来,给小四扶着梯子。

上面要让小坎沟搬走一半的人家,就得要住进来新的人家。来的人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的,肯定要经过层层筛查的“好人”才可以。

这些“好人”若是从百姓中筛选,那耗费的可不是一年半载,所以更大的可能就是进来他们知根知底又十分放心的人。

所以,小五的话也没说错。

不过,小四真心觉得近几年自家的运势着实不赖。以前娶个媳妇儿都困难,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买房子置地都如此随意额了。

说起胡家的崛起,还真说不好具体原因。

明宣礼给过谢礼;袁铮骋送过金条(虽然后来都被十五给拿走了)、杜五爷、王掌柜给送过粮食;顾家给过诊金和伙食费……

反正被他们碰上的人,就没有哪个没给这个家“添砖加瓦”的。他们自己也在努力着,只是,不太明显。

去县城一来一回就要大半天,再加上还要办事,回来也得是晚上了。

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晚上小四情绪不佳,就准备了打卤面。等着人一进门就煮面,刚好可以吃上。

明宣礼一家子又跟着回来了,他们还要找胡恩阳盖村里的房子呢。他早就想跟胡家人学着什么都自己张罗,所以村里的房子就没让刘波忙活。

胡发和银子也要找胡恩阳修房子,是重新盖还是修缮一下,得看过房子之后才能定下来。

这么一说,大家一合计。反正都得找胡恩阳,那干脆都定在一天给大家都看看。

有时候这人还真不禁念叨,正说着呢,胡恩阳和余苗苗就上门了。胡恩阳家就余苗苗这一个女人,事情多,余苗苗鲜少有时间出来串门子。

“六叔六婶,正吃着呢?”

胡恩阳十分自然的拉着余苗苗坐在小凳子上,和餐桌之间留了一距离。

“苗苗可算是有空出来转转了,你瞅瞅,都瘦了。”

李氏心疼的说着,顺手就把刚调好的麻酱鸡丝面塞她手里了。

“六婶,我们吃过了来的,咋又塞给我一碗?”

“你看你瘦的,不多吃点儿,你爹妈不心疼啊?恩阳那小子舍不得给你吃是咋的?你也是,他不给你吃你不会来告状啊?”

眼瞅着李氏都要把胡恩阳的“罪名”坐实了,余苗苗赶紧解释,要不胡恩阳还真可能被李氏他们给骂一通。

“没有的事儿,就是这阵子忙了些,吃啥都不长肉啊。”

“你忙活啥呢?缺人手了?”

“没有。是好事儿。我俩在镇上找了个铺子,打算做点儿小买卖,正忙活这些事儿呢。”

“还真是好事儿哈,铺子选在哪儿了?要卖啥?”

大家顿时来了兴致,李氏拽着余苗苗坐到桌子上,边吃边说话。胡恩阳一个人坐在小凳子上,被忽略了个彻底。

“说来也不好意思。就是小四之前看中的铺子,恩阳说位置啥的都挺好的,地方也宽敞,被别人捡了便宜也怪可惜的。”

小四看中的铺子被他们捡了漏,说起来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是吧是吧,我跟师爷一下子就看中了,前边是铺子,后头是院子,院儿里还有水井,干啥都方便呢。”

听余苗苗说起来,小四邀功似的一顿夸,突然话风一转。

“嫂子,房主当初跟我们说的是十两银子一年,没跟你们多要吧?”

最近深感银子不够用的小四,但凡能省出来一文钱就绝对不会错过。

“没有没有,也是十两银子一年赁的,里头的柜子啥的都给我们用了。”

余苗苗心情好,说话都带着几分开心。

“苗苗嫂子,那铺子到底是卖啥的呀?”

小五比较关心这个。

“就卖这个。”

余苗苗扫了一眼桌面,随手指了一下切好的咸鸭蛋。本来不打算多说话的沈婉儿顿时来了兴趣。

“你要卖这个?”

“是,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我也就会这个,家里人都喜欢吃,就卖个试试。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能!肯定能!一定能!”

沈婉儿一激动,没忍住来了个肯定三连,大概是察觉到自己的声音太大了,又不好意思的清清嗓子。

她在胡家可没少吃这些,原本也想自己买来吃的,听说是本家亲戚给的,就没好意思细问。但每次来胡家,都会吃。

外头的她也买来过,总觉得味道上差些,不是太咸就是发黏,就是没有余苗苗做出来的那种略带沙沙的口感。

终于等到人家开铺子售卖了,她能不激动吗

不过,在一向没什么规矩可言的胡家,沈婉儿这反应纯属正常。

“得,这回放心了吧?铺子还没开呢,你看,这就有客人了。”

李氏半开玩笑似的说,孩子自己张罗的呢,可不能泼冷水。

“那敢情好,我还担心过两天儿开门没人来呢。”

余苗苗跟沈婉儿接触的少,也不怎么熟悉,但是她的肯定也给了余苗苗些自信。

“哪天?什么时辰?我肯定去,你得给我留着点儿。”

沈婉儿抓住机会给自己预留,这下好了不在胡家也能吃上了。

“成,我给您留着。”

余苗苗笑眯眯的答应下来。能卖点儿是点儿。

“可是,嫂子,就光卖鸭蛋吗?”

“那不是,还有我做的酱菜、辣椒酱、腐乳……”

“腐乳是啥?”

文师傅职业病犯了,听着没见过的东西,就想问清楚……最好能尝尝。

“腐乳就是毛豆腐……哦,忘了,咱这儿没有。恩阳……”

“我回去拿。都拿些?”

“都拿些吧,正好也让大家看看能卖不。”

文师傅闻言默默的放下了手里的面,喝了口清水去掉嘴里的味道,等着胡恩阳给拿腐乳回来。

东西是余苗苗早就分装好了的,距离也不远,没一会儿胡恩阳就抱着几个小罐子回来了。不同颜色的布条对应不同的口味。

有红腐乳、白腐乳、还有红油三种口味。用干净的筷子,每种夹出来两块,放在小盘子上。

文师傅迫不及待的夹了一块放进嘴里,余苗苗和胡恩阳都没来得及阻止,文师傅一口就吃进了嘴里。一时之间,表情就有些难看。

“文师傅,忘记跟您说了。这是咸的,跟咸鸭蛋似的,空口吃……”

余苗苗看着都觉得齁,文师傅居然没吐出来,着实令人敬佩。

小四还以为这个东西不好做,苗苗嫂子是舍不得多夹……合着,是真不能多吃啊。

文师傅吐出来,去井边漱口。咸,太咸了。

“就面吃行不?”

小五端了端自己碗。

“成啊,面条、 米饭、馒头……啥都成。”

就是别干吃这个。余苗苗在心里补了一句。

小五夹了白腐乳的一个角,放在面上,又夹起面一起吃。恩……没啥特别的味道,就口感挺特别。

小四去灶房拿了几个馒头,和中午剩下的米饭过来,提前预判了师爷想要的东西。他也想试试不同搭配。

文师傅终于去掉了嘴里的咸味,重新坐下开始试吃。

胡家人一时之间都不敢大声说话,他们还是头一次见文师傅这么严肃的做一件事。文小点定定的看着爷爷,依稀之间,在她面前的变成了以前的那个温家的家主。

果然,文师傅就着面条、馒头、米饭把各个口味的腐乳都吃了一遍。半晌,等大家都吃完了,这才开口说话。

“方子,千万,别卖。”

大家还一头雾水呢,文小点却是眼前一亮。妈耶,这哪里是本家亲戚,现在,余苗苗就是一棵可以行走的摇钱树呀。

“嫂子,你听我爷爷的,这个腐乳的方子,不,你所有的方子,谁都不能说,不管给多少钱都不卖昂。”

余苗苗不明白文小点为什么这么激动,但知道这是好意。

“好,不卖。这就是些不值钱的小菜,大概也没人会买的吧?”

“怎么没有?你等着看吧,到时候……”

“这个……能不能卖给我几罐?”

文小点的话还没说完,明宣礼就来了这么一句。文师傅笑起来,稀罕东西从来不愁销路。

“我也要。”

文师傅跟着捣乱。胡二伯简直没眼看。

“人家还没开张呢,你俩就开始定上了,让人家开张的时候卖啥?”

不得不说,胡二伯一针见血的发言,瞬间就戳中了问题的关键点。

“所以,到底是哪天开张啊?”

“后……后天,辰时。”

余苗苗感觉有点不真实,好家伙,这些人是真亲戚啊,有事是真捧场。

还要去其他几家通知,说好了日子时辰两人也没有多待。已经开封了的腐乳也没带走,明宣礼和文师傅互相看着眼色,寻找抢走的最好时机。

忽然一只手伸过来,抱走了一个。两人顺着看去,又少了一个,再看过去,剩下的也让人拿走了。

“你俩别争了,放灶房,大家一起吃。”

文小点丢下一句,大摇大摆的抱着最后一个罐子亲手放进了灶房的柜子里。

东西都被收了,俩人也只能散了。

余苗苗的小店,开业这天,小两口早早就到了铺子里,铺子早就收拾好了,只等着摆上新鲜的货物,就可以开门了。

一进门是个硕大的四方桌,盖着一块蓝色的桌布,遮盖住了桌下的空间。上头整齐的摆着九个藤条编制的方形筐子,装着鸡鸭鹅的蛋。

挨着墙边放置了一圈货架子,顶天立地的站在两侧。现在的货物不多,由上而下摆放着大小不一样式各异的罐子,笨重的放在下面,越是小巧的就放在上面。

柜台和其他店铺不一样,是围着整个屋子做了一圈,台面下也都做成了柜子,也可以放东西,现在还空着。结账的位置靠近门口,客人选好自己要的东西,最后在门口结账。

一眼望去铺子里货物充足,各色各样的标签名目繁多,因为是刚开业,还特意挂了红,看着就吸引人。

铺子里没开后门,进进出出的搬货只能从店门口进,现在没什么客人还好说,生意好起来了,也是个麻烦。

余苗苗没想那么长远,她更专注于眼下的事。又擦了一圈柜台,再一次检查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