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重回1978抱金砖 > 第111章 我是农村大学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说什么?这台机器能修好?”

许厂长闻言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声调都高了几个度。

郭向北肯定的点点头:“我可以帮你们厂修好这台机器,而且保证达到设计产能的八成,质保一年时间,如果一年内出现任何问题我都可以免费修理。”

许厂长一把抓住他手激动道:“好好好!修!就是砸锅卖铁也修!小同志,你要是真能修好,你就是我们塑料厂的大救星啊!”

他此刻抓着郭向北的手就像抓着最后一丝救命稻草,心情激动的无以复加,从绝望到希望,短短时间内心情简直像坐过山车一般刺激。

“同志,你真能修好?光是这齿轮和轴承咱们国内就很难制造,更何况有十几个不配套的零件。”

那名闯了祸的专家好心提醒道。

他倒不是拆台,从郭向北找出电机问题所在,他就觉得水平肯定不一般,但想要修好这台机器恢复产能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事,光是那些配件就难以解决。

许厂长的热情郭向北有些受不了,感觉骨头都快被捏碎了,他用力将手从许厂长热情的铁掌中抽出,幽怨的看了许厂长一眼,一边揉一边说道:

“这些对我来说有难度,但不是障碍。三天,只要三天时间我就可以让这台机器重新运转起来。不过有两个问题需要许厂长解决。”

许厂长目光炽热:“你说!只要能修好机器,就是去求部里领导也给你办到。”

他不怕郭向北提条件,也愿意相信他真的能修好这台关系自己前途和塑料厂命运的机器 。

“第一,协调京都机械厂提供材料和车间,我要去那里给这台机器制造配件,同时请几个师傅帮忙,大概一天时间。这个对您来说应该不难吧?”

许厂长连忙点头:“这个容易,能办到。”

郭向北点点头,“第二嘛,我们单独谈谈吧。”

许厂长立即朝几人挥了挥手,“你们先出去一下。”

等几人出去,郭向北道:“明人不说暗话,我需要钱,这些钱不管是维修费用还是质保费用,什么名目我不管。看在我大哥的份上,我收个成本价,一万块。低于这个价就办法了。我想这段时间您请了不少人,也知道维修难度,不说从国外买配件需要多少外汇,就是国内能修好花费恐怕也不会小。当然,如果修不好我一分钱都不收。”

许厂长露出一丝诧异,稍一思索拍着胸口保证:“一万就一万,只要你能修好马上给你!”

他虽然震惊郭向北敢叫出这么高的维修费,但却很明白这一万块钱对于修好这台机器来说真不算什么。只要机器正常运转,钱就会源源不断,而且挣的还都是外汇。

这台机器就值几百万,一万块能让它运转起来那真是太值了!

“那行,请许厂长现在联系京都机械厂,那边好了我就开始工作。”

许厂长点点头,大步流星走到门口朝柳主任招了招手:“你先陪着小郭同志,我去打电话。”

刚走了两步,他又回头对郭伟良道:“你这几天和柳副主任配合小郭同志,生产车间我会给打招呼。”

说完便风风火火走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连两个请来的专家都扔着不管了。

“郭同志,我们能不能这几天和你学习一下?”

郭向北刚走出车间,一名专家开口问道,脸上全是诚挚之色。

郭向北想了想:“行,你们可以看着,有不懂的也可以问。”

他对这两个质朴的专家倒是很有好感,不介意结个善缘。

“多谢郭同志。”

两个专家急忙感谢,他们真的很想看看这位小同志到底要怎么修好这台不可能修好的机器。要是能学上点东西,对他们未来有绝大好处。

十几分钟过后,许厂长几乎是小跑着过来,说是京都机械厂已经联系好了,随时可以过去。

郭向北表示现在就去,许厂长亲自驾车带着几人前往。

京都机械厂加工车间。

郭开来接到厂办通知就急匆匆赶来,刚到车间门口就看到郭伟良不由愣住。

“伟良你怎么来这儿了?”

郭伟良苦笑着朝车间里面指了指:“二伯,我陪向北来的。”

郭开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张绘图桌前围了一大堆人,那个正埋头画图的年轻人可不就是他刚回来的小侄子吗。

“这是咋回事?你不是带向北去你们厂了?咋又跑到我们厂了?他在干啥?“

郭开来满脸疑惑连连问道。

郭伟良只好将塑料厂发生的事情给他详细说了一遍,“二伯,你是向北点名叫来的,一会可能要你出手帮忙。”

郭开来表情精彩万分,没想到郭向北竟然对机械这么精通,连外国机器都能修。

于是急忙进去凑到旁边观看。

这一看可不得了,直接把他给惊呆了。

只见绘图纸上,一把铅笔,一把三角尺不断变化,行云流水般出现一个配件形状。周围一行行数字标记清晰,就喘口气的功夫下一个配件又开始出现......

这难道不用过脑子吗?

郭开来不会绘图,但他见过其他技术人员绘图,那速度和郭向北的速度比起来,简直慢的像蜗牛。

这时他才注意到周围站的人都是厂里的技术人员,包括两个车间主任和一个副厂长,众人的表情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那是震惊到极致才有的表情。

“好了,一共十五个配件,具体的材料硬度和尺寸要求我都写上了,现在麻烦领导分一下工。”

郭向北绘完最后一个配件抬起头,看着一众人说道。

“我绘图三十年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能达到这种地步,除了‘技近乎道’这四个字没有其他词能形容了!郭同志,你是那个学校毕业的?”

张汝才是京都机械厂的三级总工,莫斯科大学工程技术系毕业,燕京大学教授,正儿八经的高级技术人员。他见识过的天才不少,徒子徒孙上百,但是这会真是被郭向北神乎其神的绘图技术给震惊到了。

郭向北笑着给二伯打了个招呼,笑呵呵道:“老同志,我是农村大学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