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重点:众人逐利,铁匠失亲;敬节重气,猴王结义。

第十二章 结义

铁匠抬头看一眼木匠,那木匠并不言语,只低头扒那空碗,装作吃饭的模样,似是也有赞同自己妻子之意。铁匠便又转而看那裁缝,裁缝只是闭目叹息,亦不搭腔。

倒是裁缝妻子把话接了过去,对铁匠道:“老三,这除妖本是一郡一县之事,我等碌心劳力已三年有余,你原本偌大的家业至今也只余这几间木屋,若是再做下去,我等恐只有饿死一途可寻。届时,谁又管我们半分?”

那铁匠叹息一声,道:“二嫂,这村本是个海岸,往来生活皆需船只,如若皆不理会,就是能过得了这个冬天,也不见得能过下一个冬天。”

裁缝妻子未及说话,那木匠妻子却又插言道:“那就让他们全村都饿死吧!我别的不说,就说我娘家隔壁那李家的三个小子,本也是跟他爹出海打渔的料,如今弃了那船,学我们当家的去给人修房补瓦,每月再刨组几件家具。三年下来,如今各个娶上媳妇搬去那城里住了!为什么我们这有手艺的反而还得在这里花时间、费银子给‘他们’消灾解难?平白让‘他们’去赚‘我们的’银子?”

铁匠听了这话,也再吃不下饭,便把那饭碗放在地上,低头看着。也不知是看那碗,还是早已神游天外。

那木匠妻子仍不罢休,嚷道:“再说老二,原本也是郡里有名的手艺,达官贵人哪个不找他绣纹缝边?如今却在这渔村编网织帆!若说编网织帆,这些渔民哪个不会?却又有哪个人肯出面帮衬?我等本无一人靠这大海吃饭,如今却反被困在这海边不得安生,这又是何道理??”

此时屋内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众人便都不言语了。那铁匠干脆往那地上一坐,慢道:“大嫂所言乃人之常情,不知若依大嫂之意,又当如何?”

那木匠妻子清清嗓子,却又似是想起屋内还有婴孩,便又放低了声音道:“我们和老二已经商量好了,自明日起,便回镇上住了,毕竟家中都还有老小要照料,哪能分文不挣?且我们已经做了三年,于谁也是仁至义尽,凭谁也说不出我们不是。你们若是想走,我们便结伴而行,若是不走,我们便分道扬镳!”

“说什么呢!”话到这里,木匠终算是出声了,他吼了自己妻子一句,便又转向铁匠道,“不管往后如何,我们都是兄弟。此番不是对你,只是那些个官民,哪个肯管我们?不仅如此,反倒还要背后揶揄!我实忍不下这口气。”

裁缝见状,便也说道:“往后你若有难处,就来寻我们,若说缝花绣纹,量体裁衣,哥哥我还是做得的。”

话已至此,铁匠便也不说什么了,他长叹一声,把身体向墙壁上一靠,道:“罢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二位兄长既有主意,小弟也断无拒绝之理。这房间屋内,若有什么所需,自取便是。”说罢,便转身回屋了。

那木匠妻子也不客气,立刻反身回屋收拾东西去了。那裁缝和妻子对视一眼,便也回房打点行李。留木匠还在原地,只与那猴王对视了一眼,便到自己的作坊开始收拾工具。

那猴王快走几步追上木匠,按着他的手道:“兄长莫急!你既不做这事,不如把工具留下,留待他人去做,也算是个功德。”

那木匠正心烦,便挥手去赶猴王,道:“去去去!谁人是你兄长?这工具本就是我当初带来的,如今要带走,有何不可?”

猴王并不恼怒,只道:“刚才看那脸色,便知那打铁的定不会离去,你与他相处多年,又如何不知?既已结拜,当以兄弟处之,却为何不成人之美?你所失,不过器具一副;其若所失,便是身家性命。难道他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还不值你一套器具吗?”

“你这妖倒是牙尖嘴利!”木匠不怒反笑,便将手中器具向那猴王一塞,“你既能远行,必不受父母妻子所累,如今既然欲留此地,还望能倾力相助。日后我兄弟若有难处,你可去镇上寻我,我必尽力而为。”说罢,向猴王行了一礼,便又转身回房去了。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众人收拾完毕,本欲在院内辞别,但铁匠却一直没出房门。木匠和裁缝便高声告辞,又行一礼,便带着自己的妻子往镇上去了。

直到他们走了很长一段时间,铁匠才从房内走出来,他看了一眼木匠和裁缝原本工作的作坊,便又走到自己的工作台前准备添柴。

刚要动手,却突闻旁边传来刨木板的声音,铁匠心下一喜,回过头来,却见那猴王正拿着器具,学着木匠的动作去刨那木板。

铁匠见是猴王,不禁叹息一声,问道:“他们都走了,你怎还留在此处?”

猴王反问道:“起先是你留我在此,如今怎却又要相问?”

铁匠哭笑不得,道:“今时不同往日,我妻儿虚弱,需要我照顾,便不能像以前那样准备猎杀工具了,你不如改道,从别的地方离开,也许还能更快一些。”

猴王只道:“我也不赶时间,你既然邀请了我,就留在这里帮你吧。”

铁匠叹道:“我家中没有余粮,你留在这里恐怕吃不饱。”

猴王笑道:“你不知道我的能耐,我摘果寻药,打猎捕鱼,埋锅造饭,缝缝补补,无所不会,你若肯再教我一些技艺,就算助你除那海怪也不在话下。”

铁匠知道猴王是在吹牛,却还是感到欣喜,但片刻后,却又感到失落,道:“这事做起来出力不讨好,起先还能图个新鲜,时间一久,只怕你也会像他们那样。”

猴王道:“我既不受家室所累,又非贪图名利之辈,此行只为寻道求真,定会助你除那妖怪,也算是份功德。”

铁匠闻言,十分高兴,拉着猴王的手道:“虽然我现在已经一无所有,但如果你愿助我除妖,我愿以兄弟之礼相待。从今往后,不离不弃,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于是,二人互相行礼,铁匠又引荐了自己的妻儿。起初他的妻子很害怕,但听闻猴王愿意留在这里帮助铁匠,便也十分感动,就认下了这个兄弟。

自此,猴王便开始在这里定居,铁匠的妻子把家中的衣服和帽子改小给猴王穿上,二人对外宣称这是铁匠远方的族弟,只因天生患病,所以毛发很多。

众人虽然都不相信,但却没有人拆穿,只以常人之礼相待。

那猴王居住在此,平日里摘果寻药,捕鱼打猎,为众人充饥调病,又学得洗衣做饭,照看孩童,刨木织帆。一时间,铁匠一家的状况竟比木匠和裁缝在时还要更好一些。

待到开春,铁匠妻子已然可以干些农活,孩子也十分健康。夫妻两人都认为猴王是上天感念二人的付出而派来的使者,于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如此又过了两年,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近就绪,铁匠便打算散尽家财招募海勇,与何罗鱼展开最后一战。但正筹备之际,铁匠却得知妻子又怀了身孕,一时也没个主意,只得叫猴王进屋商议。

铁匠将自己打造的一把最锋利的“精钢匕首”送给猴王,语重心长的说:“我家在这个村子曾是大户,祖父是这个村子的村长。那何罗鱼来时,便是祖父组织众人除妖,但因为海上雾大,既看不清四周,亦辩不得方向。于是我的祖父、父兄叔伯都相继死于那怪物之手。我遍读书籍,得知黄帝与蚩尤大战时,曾做指南车在雾中导向;又知秦始皇东渡蓬莱时曾以大船、弩机开道,尽射鲲鹏于天海之间。于是与众人筹谋,打算做出这些工具与那妖怪殊死一搏。但最初的三年并没有成功,家人朋友也都离散而去,直到只剩你我时,不想却离成功越来越近。这次出海,尚不知何时能回,你我既然兄弟相称,今日我便把这匕首送给你,希望你能在我外出的时候照顾好我的家人,使他们不为生活所忧,那我就可以无忧无虑的与怪兽全力一战了。”

那猴王与铁匠一家生活了两年,说话思维倒也像个人一样,只将那匕首退还铁匠,又道:“此乃家事,尚不应你我决断,兄长可去与嫂嫂商议,我只当遵从就是。”

铁匠无奈,只得再与妻子商量,然妻子不肯,执意要猴王跟铁匠同行,道:“以钱财招募的那些又怎及那自家人在旁?小叔进家门两年有余,待你我更胜亲人,其敏力亦更胜常人,如若在旁,定可保你无虞。我等只需有一屋遮风挡雨,另有糙米三袋,清水一缸,即可安生。你二人当早去早回,切莫好勇斗狠!我等自在家中等你们回来!”

铁匠便不再多言,决定带着猴王一起出海,又将地契房屋悉数变卖。那买主知铁匠要去除妖,便写下契约,声称只要铁匠不归,便一直留铁匠妻子在屋内安住,另保他们衣食无忧。

临行前,郡县内亦有官吏数人到场,敲锣打鼓,好不热闹,然却无银钱半个,亦无米面半碗。铁匠也不恼怒,只道别乡亲妻子,领众人乘船直入东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