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414章 首恶必办,胁从不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4章 首恶必办,胁从不问

“太后娘娘,大喜啊,天大的喜事。”李公公的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可是有官家的消息了?”杨太后略显急切的语气尽显对赵昺的关切之情。

“哎呀,太后娘娘料事如神。正是如此,老奴刚刚收到消息,官家已经收复整个长江以南,目前已经从建康移驾临安府,并且已经下旨派人来接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回家了。”激动不已的李公公话都说不囫囵了。

“回家,好啊。老身已经记不清多少年不曾回家了。”

喜讯传来,杨太后甚至都没有听清楚由黄鹤和武垒负责沿途护卫的事情。

谁负责沿途的安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终于要回家了,这才是关键。

在外面漂泊了十余年,得知即将回家的杨太后心情大悦,下懿旨令宫中上下收拾行李,准备返回临安。

同时赏赐宫里众人些许钱财,虽不多,却也算喜上添喜。

安排妥当这些琐事之后,杨太后在宫人的簇拥下,亲自将此消息告知章皇后。

得知即将见到赵昺的章皇后自然也是激动不已。

情同母女的二人坐在一起,家长里短说个不停。

……

徐州,古称彭城。

伯颜等人在经过一番准备之后,终于开始对钟亮动手了。

这一次的伯颜是下了死手了,近十万元军把徐州城四面团团包围。

伯颜亲自领兵上阵攻打防御力量最强的徐州东门;副帅相威负责攻陷北门,以切断钟亮的逃跑路线;老帅阔阔则率军攻打西门;范文虎、吕文焕等人负责围攻南门。

元军在东南西北四个方面布置重兵,再加上郑温、石应天等人率领蒙古骑兵在外围策应,可以说整个徐州城里的人插翅难逃。

徐州城,王府。

“大王,鞑子这次看起来是要玩真的了。”钟亮手下的一名将领说道。

“狗贼伯颜引十万大军,四面围城,这是不给我等活命啊。”另一名长相精瘦、显得很是猥琐的文官也站出来说道。

“不错,自古攻城都是围三阙一,如今鞑子竟然将我等四面围困,其野心不小,大王当速速决断。”一名心腹将领插话道。

“诸位,可曾派出使者与那伯颜和谈一番?”钟亮搂住一位美人上下其手,问道。

“……”台下众人皆无语。

这种事情不应该由大王您做主么?没有您的王令谁特么的闲得蛋疼敢私自去敌营谈判。

“大王,吃葡萄嘛。葡萄甜,葡萄酸,多吃一些可以生津消食,补气益血,好有力气呢。”一名娇滴滴的小娘子,伸出纤纤玉手拿起一颗葡萄,剥了皮儿之后喂到钟亮的嘴里,搔首弄姿,嗲声嗲气地说道。

“好吃,好吃。本王最喜欢吃葡萄了,哈哈。”说完之后,钟亮还不忘使劲掐上一把。

历史上,钟亮这种稍微有点成就之后便迷失自我,前明后暗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以钟亮这种情况连前明后暗都谈不上。

台下之人看着不堪入目的画面,有人暗自惋惜,亦有人被勾起了心火……

“敌军围城,徐州危如累卵,大王竟然行如此不堪之事,是何道理?”一名耿直的将领看不下去了,怒目注视着坐在钟亮怀里的妇人,质问道。

但见,这名将领的眼神冰冷异常,仿若恨不得直接冲上去将这名妖艳的女子乱刀砍死。

“大王,妾身好害怕啊。”女子似乎不敢与这位将领对视,故而搂抱着钟亮,怯怯地说道。

“哼,有孤王在,美人别怕。王虎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辱骂君王?左右,给本王叉出去砍了。”钟亮一边上下其手安抚着女子,一边指挥着王府护卫就要把此人拖出去。

“大王且慢,如今大敌当前,擅杀军中大将,与军不利,请大王三思。”

“哼,李田,连你也想忤逆本王么?”钟亮怒气不减,直接呵斥道。

“大王英明,此次伯颜来势汹汹,不比往日。大王当早做打算,以免猝不及防。”李田的话说得很是婉转。

其本意无外乎,一旦城破你钟亮该如何自处。

“哼,令兵士严守四门,另外,李田你亲自去一趟鞑子那边,就说我钟亮愿意去掉徐州王称号,归顺元廷。”

此计对于钟亮而言,绝对是屡试不爽,因此对于元军的围城,钟亮并未放在心上。

大不了以后找个机会再反叛就是。

“臣这就去办。”谋士李田道。

“各部严守城门,待击退了鞑子,本王不吝赏赐。本王有些乏了,都散了吧。”钟亮给众人画完大饼子,然后一挥手让众人离开。

徐州东门。

守将不敢开门,哪怕李田再三解释也毫无用处,无奈之余李田只能坐在竹筐中被守军坠下城墙。

“唉,本以为能成就一番伟业,不想王上竟然如此糊涂不堪。”出了城的李田在心里面暗道。

“丞相,前方一人手持白旗,步行而来。”早有元军将领把情况报告上去。

“呵呵,莫非钟亮此贼又来诈降不成。”伯颜冷冷一笑。

“丞相,姑且见上一面,也无伤大雅。”一名相府幕僚说道。

这是一个好办法,借着“谈判”的机会正好可以瓦解钟亮的部将。

“李田见过丞相。”来到元军阵前的李田略微行礼道。

“李将军,多日不见别来无恙。今日两军阵前求见本相所为何事?”伯颜道。

对于这名钟亮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伯颜自然是认识的。

“李田多谢丞相挂念。今日我主特命我来商议和谈一事。”

“哈哈,李将军回去之后告诉钟亮,本相说了,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受蒙蔽者无罪,反戈一击者有功。”伯颜道。

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受蒙蔽无罪,反戈一击有功。

伯颜当众说出了这句至理名言。

而且这句话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封建王朝对于造反者基本都是按照这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进行处理。

比如,泗水亭长刘邦造反的时候,不管是萧何还是曹参的官职可都比刘邦大的多。

再比如,安史之乱中安禄山的部将田承嗣,其本人在投降唐朝之后,被封为魏博节度使,此后更是拉开了唐朝藩镇割据的序幕。

(唐朝藩镇节度使这个职务转变为世袭制便是此人开启的。)

到了五代十国,那就更不得了。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乎耶!”这句话成为了五代十国这个时期的座右铭。

这个时代,骄兵悍将们不是自己举兵造反就是跟着大哥造反,反正越造反官职越高,甚至是称王称霸。

包括赵大在内,也一个样。

反正跟着赵大造反,如果成功了前途无量,就算失败了,到时候大不了再反戈一击,还能立功受奖升官发财。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造反是上位的捷径,不造反的反而成了傻缺。

于是乎,赵大一觉醒来,发现身披一件黄衣……

“这……丞相,我主这一次是真心归顺朝廷的。”李田反复解释着,希望伯颜能改变主意。

“哼,本相一声令下,徐州旦夕可破,尔等还是多想想自己的前途吧。”伯颜丝毫不给面子,直接打断了李田的纠缠。

到了这个时候,伯颜威胁的意思很明显了,劝李田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死无葬身之地。

“丞相……”

“哼,钟亮反复小人,你以为本相不知道?今日,本相只给尔等一个时辰的时间。来人,送客。”伯颜呵斥道。

有道是,自己家的事情,自己清楚得很。故而,伯颜的话令李田根本无力辩解。

“多谢丞相,草民告退。”事到如今,已经感觉无力回天的李田叹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