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 > 第532章 想办法对付李世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像除了这个也没其他的了,那就这样吧。”

李恪挠了挠头,也想不到其他的了,点头同意了李世民的想法。

“行,杜相,你晚些时候传一份旨意去山东,让太子多待一年。”

李世民点头看向了杜如晦。

杜如晦同样是点头一拜,而今的太子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罢了,让他多待一年两年的,实际上也没啥区别了。

“逆子,你赶紧说这个印刷术到底是如何改良的?”

李世民又是将目光放在李恪的身上,迫不及待的开口询问道。

“其实道理非常简单,我们现在所用的是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提前将字刻在木板上面,一页一页的印刷都要反复的雕刻,所以费时费力极为的麻烦。”

李恪笑呵呵的开口说道。

顿时引来了杜如晦和房玄龄的赞同。

两人连连点头。

“确实就是这一点极为的麻烦,木头用过几次之后就不能再用了,必须要更换,又得重新的雕刻。”

“一篇文章,印刷七八次就已经差不多要换了。”

“着实麻烦的不行啊。”

“吴王殿下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看来早就有了办法 。”

“这是自然。”李恪笑着点了点头,淡淡的开口说道。

“只需要将雕版印刷术改成活字印刷术就可以了。”

“活字印刷术?”

杜如晦露出诧异的神色看着李恪:“这所谓的活字印刷术是什么?”

“就是将每个字都单独分割开来,然后就不要用木板了,用铅等材料,这些材料能够长期使用。”

“将其分割成如同印章一般的大小,要使用的时候将其排列成一篇文章,直接开始复印就行了。”

“这样一来,就免去了雕版印刷术重复雕刻的痛苦。”

这一番话说出来。

房玄龄的眼眸顿时一亮,整个人显得格外的激动。

“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将每个字都单独的分出来,如同印章一般,不管是印刷哪一篇文章,都可以重新排列,这般就不用重复的去雕刻了!”

“而且利用铅石这种材料的话,可以长期使用,这般简单的道理居然都没有想出来!”

“吴王殿下果然聪慧滔天,无人能及啊!”

房玄龄看着李恪的眼眸充满了佩服。

虽然李恪提出来的想法其实是非常简单的。

但是这么多年来,压根就没有人想到,唯有李恪已经想到了,甚至于制作出来了。

这就已经证明了李恪的能力。

“听着确实已经可行,逆子应当已经有了这一部分的工匠吧?”

“你将那一批工匠直接借给朕吧,朕让太子再多待一年好了。”

李世民看着李恪又是说道。

他见到李恪又想说什么的时候,又是联盟的,摆了摆手,直接堵住了李恪的嘴。

“行了,时候不早了,你们都退下吧,朕要去休息了,杜相,你传旨下去,让太子多待两年,房相你自己去将工匠带回来,尽快将活字印刷术研究出来。”

说完这话,李世民头也不回头,直接离开了,根本就不给李恪一点开口的机会。

“不是啊,父皇。”

李恪刚一开口,李世民脚步加快,甚至于直接跑了起来,一下子就跑远了。

整的李恪都是一脸无语的样子,看向了杜如晦和房玄龄。

“杜伯伯。”

“咳咳,我现在去,拟一道圣旨,让太子殿下多待两年。”

杜如晦咳嗽一声,连忙的开口说道,当即是匆匆的离开了。

李恪最后将目光放在了房玄龄的身上,正要打算开口说话呢。

谁料到房玄龄主动开口说道。

“吴王殿下 ,那我直接去找和珅就行了吧?”

“额,这。”

李恪一愣,撇撇嘴,还未继续说呢 。

房玄龄却也无奈的摊了摊手,故作一副为难的样子。

“陛下跑了,杜相都去下圣旨了,太子都被搞两年了,你跟我讲也没用啊。”

行。

李恪想要说的话已经全部都被房玄龄给堵住了。

根本就没话说了。

只得无力的摆摆手。

“ 行行行,你找和珅吧。”

“嘿嘿,臣就先告退了。”

房玄龄嘿嘿一笑,没有再一点停留,转身也是快速的离开。

一下子。

甘露殿都显得是空空落落了起来。

唯有一旁的常公公默默的站在角落之中。

“哎,常伯伯,你说父皇是不是有病?”

李恪只得将目光放在了常公公的身上。

常公公眨了眨眼睛,一副无辜的样子看着李恪,没有开口说话。

“呵呸是,算了!我走就是了。”

李恪撇嘴 。

妈的,今日自己是吃亏了。

………

接下来的时间。

一下子显得更加的繁忙了起来。

整个大唐的所有人都是忙碌了起来。

不仅仅是朝中的官员,还有各地的百姓。

番薯土豆的种植,让百姓们更加有了热情,一个个都是激情的开始开荒。

可以说大唐能够耕种的田地数量在不断的增加。

特别在大唐有一条律例,只要你自己开荒种植的土地,那就属于你自己。

原本水稻生长困难需要良田,而今番薯土豆简单许多。

普通田地,山地都行,这就高涨了百姓开荒的热情。

至于商人们那更是一个个充满了热情。

钱庄的出现,让许多都不敢出门的商人有了出去的想法。

一批批的商人都开始大着胆子行走在大唐各地,寻找着各种的商机。

一时之间。

大唐各地都是增加了不少的人。

特别是一批富家子弟,出行更加方便,游行四方,不必再带那么多银两。

而各地图书馆的建立,书籍源源不断的印刷而出,大量的寒门学子开始苦读。

引的百姓更加有了盼头!

整个大唐一下子欣欣向荣了起来。

唯有一处。

山东济城。

“啊啊啊啊,李恪你这个混蛋,凭什么还再罚我两年!”

李承乾发出一声咆哮,刚收到圣旨的他,显得是格外的愤怒无比。

至于世家大族们更是脸色难看,以往还在痛打落水狗,针对琅琊王家的也都消停了起来。

反而各大世家聚集在一起。

“李世民这一次建立图书馆,扶持寒门学子,这是准备对付咱们世家了啊。”

“不错,咱们可不能再坐以待毙了,书籍一旦流通到普通百姓手中,咱们世家多年的优势可就毁了!”

“绝对不能让这图书馆建立起来!”

“必须得想办法对付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