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粮商们当然不乐意了,他们大冷天的跑来是想要赚大钱的,不是扶贫,哪怕你是县太爷,也不能强取豪夺,逼着人家赔钱的吧?

大不了再给运回去,反正他们是不做这赔本买卖,就像金老爷说的,明年开春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谁家有粮食都不愁卖。

陈县令不善口才,被粮商们一挤兑,有点儿傻眼儿,这县令的威严竟然没用,走的也太快了点儿。

刚想去找杨公子求助,差役进来禀告,“杨公子的管家来了,可要请他进来帮忙?他说是杨公子安排他来的。”

“要的,赶紧请啊。”

杨公子真是大好人啊,又派人来帮自己了,以后一定好好回报杨公子。

沈怀恩进来, 不过他没有用这个名字,随随便便一个管事而已,名字都懒的取一个。

“这位是杨管事,知府杨家的,特意来协助本官解决灾情,他的话代表的也是知府大人的意思。“

陈县令知道狐假虎威,粮商们客气道:“杨管事好,县令大人为了灾民殚尽竭虑,我等是佩服的, 可是我们也有一家子老小要养活,也是朝廷的百姓,不能因为他们遭了灾,就让我们赔钱填上吧?”

“是啊,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们收粮食的本钱,储存的费用,伙计的开销,人吃马嚼的运过来,可是很大的开支啊,可不是来扶贫做慈善的。”

“杨管事一看就是讲道理的,肯定也会体恤我们的难处吧?”

这群人都是嘴皮子利索的,先堵住沈怀恩让他们大放血的借口,他们也是为了生存,那些灾民是可怜,可是跟他们没什么关系呀!

朝廷救灾也可以,却不能把他们的钱拿来为朝廷服务。

沈怀恩听他们说完,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也明白,我呢,跟大家说两个消息,第一个,就是大雪封山,有的百姓上山砍柴,造成雪崩,官道被堵住了。

第二个,就是本县最大的粮商金昌盛刚刚听说粮商们入城,会造成粮价暴跌,一时受不住打击死掉了。”

众人瞬间闭嘴,面面相觑,都有种不好的预感,来的时候好好的,回不去了。

还有金老爷都死掉了,本县的粮商们群龙无首,各自为战,加上他们运来这么多粮食,肯定会打价格战,粮价不知道会跌成什么样儿呢。

沈怀恩有道:“你们都说的对,朝廷没资格控制你们卖多少钱, 所以今日的会到此为止,大家各自回去想想清楚,咱们也走吧,陈县令。”

“啊,这就不说了?”

“走了。”

沈怀恩深切了解到沈南栀的无语,这种人适合在翰林院编书,做学问,而不是来地方上祸害百姓。

整个儿一猪队友呀。

“哦,好好, 走了。”

陈县令还算没有蠢到家,杨管事儿这么说了肯定有他的道理的,杨公子的人瞧着就与众不同,气质不俗。

直接回到县衙,沈怀恩叮嘱他道:“粮商那边你不用管,回头让陈夫人调整粮价,不断往下砸,不用你出手,粮价都能回到以往的价钱,至于陈夫人的损失,从金家找补吧。”

“金老爷真的死了?”

“你可以去看看,他是自作孽,自己把自己气死的, 这等操控粮价,大发灾难财的奸商就该大力打击,趁此机会,去抄家吧。”

“抄家?这……,不合适吧?只是抬高粮价就抄人家的家,金老爷也死掉了,这不是落井下石吗?再说金家在京师有人,万一惹出大人物来,咱们都扛不住的。”

陈县令前怕狼后怕虎的,让沈怀恩更看不上了,“你这个人真的很矛盾,又想做个清官,得了百姓的爱戴,又不想得罪人,对富户乡绅开刀,两面都想的好处。

机会我给你了,你不做,那就换别人来做吧。”

陈县令脸上发烫,他想要大家都好好的,有错吗?

沈怀恩这么说,让他有些不安:“你什么意思?什么叫换人来做?”

“你很快会知道的,告辞了。”

“哎,你就这么走了?”

“不然呢?我也不是你的下属,你还能管得住我?”

陈县令不敢,眼睁睁看他离开,心神不安,问师爷:“他什么意思?”

师爷也是一脸苦涩,道:“大人啊,抄家是肥差啊,谁不乐意抄家?更别说金家这种大富商了,抄掉金家的粮库,还愁没有粮食赈灾吗?

那么多的家产,铺子,田产,谁看了不眼红?趁着金家没有主事儿的人,一团乱麻,抄家最轻松的时候了,您可得赶紧做决定吧。”

“可是金家在京师有人的,若是他们回来为金家做主,老爷我的乌纱帽还保得住吗?”

说到底,他还是为了自己,什么为了百姓,都是为了官身,也不得罪富户,真的是两面都做好人。

只可惜,这样的人反而注定落不到好,没有谁能脚踩两只船还是稳稳的。

师爷都想辞职不做了,迟早被他气死,继续劝说:“京师离着数千里远呢, 等那边来人,黄花菜都凉了。

再说咱们抄家也是按照律法去抄家,金家十恶不赦,垄断粮价, 不顾百姓死活,这可是大罪,咱们有证据,占据大义,只是秉公处置,怕什么?

京师那边只是金家一位姑奶奶,嫁出去的女儿能有多大本事?夫家愿意给她出头才是威胁,夫家不想趟这个洪水,金家姑奶奶也没招儿啊。”

强龙不压地头蛇呢,京师那边未必会千里迢迢来帮金老爷,更别说金老爷确实作恶多端, 死有余辜。

就这,陈县令还是下不了决心抄家,“要不等金老爷办完了丧事儿?现在抄家多残忍呀。”

师爷不说话了,他想辞职不做了,等过了年天气开了,绝不留下来伺候这个面冬瓜一样的东翁了。

沈怀恩既然知道陈县令指望不上,也没有指望他,早在他来的时候,已经布置好了,第二天,一大早朝廷的旨意就送来了,陈县令带着人接旨,心中忐忑,朝廷此时下旨是因为什么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