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官途医道 > 第287章 都是可怜的女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蓝珊珊还是死死地抱着顾丰杨的胳膊不松开,顾丰杨看着泪流满面的蓝珊珊,那眼眸中的悲恸作不了假,这一刻,他知道了,蓝珊珊是无辜的,即便她跟自己的相遇不是巧合,那也是别人设计的,跟她无关。

想到这,顾丰杨一阵心酸,前有齐雪,后有蓝珊珊,说起来,她们也都是可怜的女人!

顾丰杨叹了口气,低声说道,

“珊珊,记住,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你是个冰清玉洁的好姑娘,忘了我,去寻找新的人生归宿吧,我到底不是你的良配、、”,说着轻轻推开蓝珊珊的手,大步离开了。

蓝珊珊没有去追顾丰杨,而是看向了爷爷,一直以来,她跟父母感情很淡,她最爱最信任的人就是爷爷,可是她没想到,连爷爷也在骗她,

“爷爷,为什么?”,蓝珊珊擦了擦眼泪,强忍着悲恸问道,

蓝家瑜无法解释,只得说道,

“珊珊,那小子说的对,你们不合适、、”

蓝珊珊摇摇头,

“我问的不是这个,如果家里人都不同意,直说就行了,干嘛还非要将他叫来过,告诉他,我们不同意,我想不明白,您为什么非要这么做?还有以前,不管你还是我爸妈,都默认了他,现在这又是怎么了?他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了吗?”

蓝家瑜眼眸闪烁,有些事是不能让这丫头知道的,想了想说道,

“的确是这样,这小子,有点狂,不知天地厚,竟然跟崔家扛上了,前有康家,后有崔家,这样的人,哪还有什么前途、、”

蓝珊珊闭着眼摇了摇头,心中说不出的失望,好一会才说道,

“据我所知,顾丰杨从来没有主动惹事,我也有朋友,不是瞎子聋子,顾丰杨跟崔海鸣的恩怨,你心里也跟明镜似的,他居然给顾丰杨下毒,你可知,一旦顾丰杨中招了,那会是什么后果吗?就这样的垃圾人,康家竟然还上着杆子将女儿嫁过去,我感觉,有些人已经疯了、、”

蓝珊珊含沙射影的话彻底激怒了蓝家瑜,

“珊珊,你这是什么话,我、还有你父母还能害你不成?你也知道,他得罪了崔家康家,你以为康家和崔家会放过他吗, 如果你跟了他,我们蓝家也迟早会遭殃的、、、”

蓝珊珊不由得笑了,这些人,果然还是将自己当成傻瓜了,蓝家要跟崔家联姻的事,他以为自己一无所知吗?还有顾丰杨对自己的态度,她早有察觉,她知道,顾丰杨不是两面三刀的人,他不虚伪不虚荣,也许顾丰杨早就发现了什么,这才逐步冷淡了自己、、、。

蓝珊珊已经懒得去说了,

“行,我知道了,我先回房间休息了、、”。

、、、

在回去的路上,顾丰杨心情也十分沉重,虽然早决定跟蓝珊珊分手,现在真的分了,心里还是十分不舒服,尤其是知道蓝珊珊也是无辜的,心中更加愧疚。

当得知蓝家和崔家、康家早就暗中结盟时,顾丰杨就知道,他跟蓝珊珊不可能了,哪怕知道她是无辜的,他们的结局早就注定了,因为他与康家崔家是不死不休的仇恨,而且蓝家在里面扮演着什么角色,现在还不敢说。如果蓝家没有参与其中还好一点,可是根据他的直觉,蓝家跟康家崔家的关系,也许在很早以前,已经密不可分了,对比蓝珊珊的父母在米国经商的时间,有些事似乎呼之欲出、、。

如果真是这样,蓝珊珊跟着自己,将会更加痛苦。长痛不如短痛,现在狠心分开,省得将来陷入更大的纷扰之中。顾丰杨真的不想婚姻太复杂,他本就够累了,只想回家,能享受到片刻的宁静。

回到清河苑,顾丰杨十分疲惫,他让田力去订机票,他准备回南州了。一是最近,苏爱民在操作郑理光的事,他不想呆在京城,也是想撇清关系,另外,他想回去陪汤一娜几天,过了正月十五,汤一娜就要去港岛了,而他和罗兆成他们,也准备在那个时候去米国调研。

顾丰杨回到南州,非必要,几乎不怎么出门,全天候的陪着汤一娜,汤一娜已经收到了东方瑞恩公司的入职通知书,她很舍不得离开顾丰杨,但叔叔也跟他说了,最近顾丰杨处于关键时刻,让她一定听顾丰杨的话,不拖累顾丰杨。

、、、、京西某看守所

一个狭小的房间里,郑理光脸色阴沉,他早知道自己中了别人的圈套。因为早有中间人从中牵线,说有个贵公子想跟他合作。只谈合作,让他让利,却不提投资入股,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对方就是要空手套,说白了就是硬抢。可他不能答应,因为一旦开了这个口,就等于认怂了,这家地产公司,他几乎投进去了全部身家。随着接触的增多,他才知道,这些人的胃口有多大了,吃相有多难看,因为对方已经亮出底牌:给他一个亿,让他净身出户。他那可是投入了二十多亿的地产公司啊,根据现在的实质,怎么着也不会低于四十亿。

所以,郑理光没有选择,只能硬扛,反正怎么着都是一个死。

现在他很后悔,不该如此冒进,进军房地产。房地产行业,他非常看好,进驻这个行业本身没错,但也因此露了富。他以前做的百货商超,并在全国十几个城市的中心位置都开有卖场。但即便如此,也没多少人注意到自己,毕竟当前还是制造业的天下,在人们看来,家里没有厂,那就是没有基业。

可是来京城做地产,拿地一次性就投入了近十个亿,他本可以少拿些地,但他知道,土地只会越来越贵,账上大量的资金闲置着,不如投到土地上。只要土地到手,开发可慢慢来、、、。

郑理光不是盲目的人,他研究过港岛及岛国的房地产市场,大体规律也掌握了,再加上国内的政策倾向,所以他笃定,无论是土地还是房价,都有一波暴涨,所以才决定,一次性买入近千亩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