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锦衣映月明 > 第265章 丰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个时辰过去,活终于干的七七八八了,李念君朝着自己弟弟一笑:“念卿,这第一个丰收节,你觉得怎么过好?”

李念卿一听就知道这是要自己掏钱了。

“大哥真是小气,拿着亲王最高的俸禄,还有爹当时攒下的银子,却时时刻刻盯着我这干瘪的荷包。”

嘴上这么说,李念卿还是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百两的银票:“呐,大哥拿去,差人买肉和酒过来吧。”

李念君接了银票递给了身旁等候的官员:“听到了吗,二公子掏钱请百姓们吃好的。”

官员拿了银票跑到了百姓当中:“乡亲们!王府二公子今天请咱们喝酒吃肉了,看看,两百两银子,我去多买些鸡鸭,再多买几只羊,咱们好好喝一顿。”

这些官员时常下来帮百姓干活,自是熟悉的很,当即就有百姓喊道:“何大人,二公子这钱够买多少好东西了,你可不要藏私啊,哈哈。”

“好你个牛老二,就知道消遣老子,放心,一个铜子不剩,都花了,多出来的吃食给你带回去!”

“好了,男的留下干活,婆姨们回去带上孩子老人,过来吃好的!”

姓何的官员分开人群朝着凤翔府而去,调侃他的牛老二站在草垛之上:“咱们这么多人,哪儿能让王府什么都出,这样,就按何大人说的,男人留下干活,婆姨回去再准备点好吃的,都带过来!咱们现在日子好了,不能这么小气!”

“好!”

人群欢呼一声各自散去。

不一会儿,开始有小孩和老人陆续到场,人越聚越多,等粮食都存好了,腾出的空地上也足足聚集了上千口人,附近的几个村子都来了。

看何大人回来,牛老二又跳上了草垛:“乡亲们,何大人回来了,咱们各自忙起来,铺地的铺地,收拾鸡鸭的收拾鸡鸭,二狗子,你不是会杀羊吗,你去杀羊,六子,你去捡石头搭锅灶,剩下的人家里不开火的,就把你们的铁锅贡献出来吧!”

“哈哈,干活!”

在牛老二的指挥下,百姓们各自忙活了起来,天色渐暗,一口口大锅飘着肉香,孩子们奔走玩耍,老人们靠在一起聊着家常,随着一堆堆的篝火点燃,丰收节开始了。

炖好的鸡鸭羊肉纷纷端到了百姓当中,村民们各自围在一起,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李星寒接过何大人端来的羊肉汤喝了几口,感觉四肢百骸都暖和了起来。

丽达看着玩闹的孩童:“很难想象你们这一路是怎么过来的,我听姐姐说,四十年前,百姓们都还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如今的一切真像做梦一样,希望百姓能一直这样下去吧,太幸福了。”

“老四的年号永乐,就是希望百姓能永享太平,永世安乐,他好好的干,能做到的。”

李星寒正说着,牛老二带着村民朝着几人围了过来:“殿下,凤翔能有今天,都是托了朝廷和王府的福,受我一拜。”

看着磕头的牛老二,念君急忙起身将人扶了起来:“老二你不必这样,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咱们都是凤翔的一份子,不分彼此。”

“不,我虽然没读过书,但是也知道感恩,我听我娘说过,几十年前的元人对我们不是打就是骂,到了李思齐起义后,也是随便就杀人,抢粮食,只有咱们大明,不但不抢,还帮助百姓开垦田地,谁家的老人病了,男人伤了,都有官家的人过来慰问,前些年不是没有过收成不好的时候,也都是靠着官府的粮食让我们撑了过来。”

牛老二眼里噙着泪,高举拳头朝着南方大喊:“大明千秋万代!陛下万岁,殿下千岁!”

百姓们也跟着起身大喊,有些妇人甚至开始暗自抹泪。

“老二啊,你啊,好好的日子让你搞得这么伤感。”

在李星寒的示意下,李念君走到人群当中站在了草垛上:“大家记住,咱们都是大明的子民,你们也都是岐王府的家人,好好种田,好好生活,咱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今天就不说那些哀伤的话,咱们就吃,喝,乐呵,等明年的这个时候,咱们还一起过这个丰收节,不但咱们过,还要让其他的乡里,镇里,一起过!让这个丰收节成为咱们凤翔的特色!”

“好了,我敬大家一杯,祝大家日子蒸蒸日上,祝大明千秋万代!”

“殿下千岁!”

百姓们喝完酒,在李念君的吩咐下各自坐下,直到闹到了深夜,才三五成群的各自散去。

让玄清玄朗也先行回府,李星寒几人坐在田野里看着星星。

“爹,都说人心是个无底洞,会不会百姓们得到的越来越多,就会滋生反心?”

李星寒摇摇头:“念君,你也读了很多书,纵观时间长河,有几个百姓是因为过得好而反的?百姓就是百姓,他们要的不多,那些说人心是无底洞的人,首先他们的心才是无底洞,他们将这个东西扣在百姓头上,只是为自己的罪行开脱罢了,大明虽然对百姓好,可也有着严苛的律法。”

“有本事想往上走的,可以读书科举,也可以上阵杀敌,唯独不能让他们利用百姓,懂了吗?”

“至于那些煽动百姓去闹事造反从中牟利的,咱们凤翔也有大牢和锦衣卫对付他们。”

李念君笑了笑:“懂了爹,他们都是用双手创造财富的,知道那些东西得来不易,也就更容易满足,是我多虑了。”

“对了念君,我这次离开后,还要去洛阳看看书院的建造程度,如果完成了,我会让方孝孺给你写信,告诉你录取的标准,到时候你送一些适龄的孩子去读书,但是切记,读书是好事,但是也不能丢了自己吃饭的祖业,具体怎么执行,那就看你自己的想法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老四,好好干,别让你的后代子孙丢了大明的天下,丢了大哥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