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小寡妇毅然决然的拒绝了自己。

刘运长脸色一垮,道:“不是,我没说借钱啊。”

李凤枝却是瞪了他一眼,“今天吃啥?还是老三样?酒菜我管了。”

直接不和他谈借东西的事了。

李凤枝已经把花生米,火腿肠,一瓶老白干拿到柜台上了。

老三样?刘运长瞅着,开口道:“今天不吃了。”

“不吃了?怎么,要换口味?没事,想吃啥,姐供得起。”

李凤枝斜眼看着他。分明误会他想宰她,要吃更好的。

“我不借钱。能把你家我哥赶山的工具借我不?”

李凤枝这回是真愣住了。

刘运长你想干啥?还真想动我的心思?李凤枝凤目圆瞪,看刘运长的眼神都不善了起来。

全村人都知道,李凤枝小夫妻俩感情很好。丈夫去世后,他赶山用的工具,李凤枝一直当宝一样收着。

这不仅让公公婆婆老怀甚慰,也让村里人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李凤枝没有立马改嫁,或者离开这大山沟。大家渐渐也公认一点,李凤枝重情重义。

但人们也想了,哪天她要是不把东西看重了,八成就是要改嫁了。要是把东西交给谁了,八成就想和谁好了。

所以,谁家缺工具,就算不用,都不会来找李凤枝借。

刘运长刚穿越而来,哪知道这些。

“你借它干啥?”

“我想进山看看。你知道,我这些年,家里没有像样的工具。”刘运长有些不好意思,都没敢说家里没工具。

“还没有像样的工具,你家里有干活的家伙吗?”李凤枝撇了撇嘴。

“你咋想进山了呢?真要管我借工具?”李凤枝后句话特意加重了语气。

刘运长想也没想的点了点头。

李凤枝又认真的看了他半晌。

转身走出小卖部,回到后院屋里,不一会拎了一个油条编筐出来。里面装着小镐头,小铁锹,还有刀锯绳索等。

“别弄坏了,这是他留给我的念想。”李凤枝面无表情的交待了一声,看不出悲喜。

刘运长心里咯噔了一下。总感觉自己似乎犯了什么忌讳。

但东西都拿来了。他拎起来背到肩上,临走把柜台上的老三样也拿走了。

刘运长不知道,他前脚刚走,一对老夫妇就从后院走进了小卖部。

老头看着李凤枝,沉着脸问道:“你把东子的家伙式给他了?”

“爸,他说他就借了使一回。”李凤枝有些紧张的解释道。

“唉!妈和你爸理解你。可是,你要想清楚,他可不是过日子的人。”

“妈,你想什么呢,不是你想的那样。再说,就算想,我也要等东子三周年以后。”

“你有这心就行了,不用非等三年。你想好就行。”老头低着头,说完,转身又回后院了。

李凤枝一脸的茫然,突然有些后悔把东西借给刘运长了。

……

“李凤枝,你说刘大吹赶山去了?”

“是啊。怎么了?”

“他肯去跑山,你信吗?”

“难不成他还能借尿道跑了呀?”

“你说呢?”

二队的人听说刘运长进山了,都不淡定了。

好在晚上刘运长家里灯亮了,要不然都以为他逃跑了。

赵老黑和李剩子他们四个被二队人一通数落,不是让你们看着他吗?

第二天一大早,王波和刘亮就来到了刘运长家里。可门已经锁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刘运长白天不见人,晚上回来也不去小卖部了,直接回家,门一插,灯一关,睡觉了。都是早出晚归。

二队的人渐渐发现,刘运长很少喝酒了,小卖部也很少有他把牛吹上天的场面了。时常几天见不到人影。

连李凤枝都奇怪了,一天都要跑出去张望两三回。自从借走了丈夫赶山的工具,刘大吹不来了,生意都淡了不少。

有人就要找刘运长谈谈,让他消停些。可最终还是让其他人劝住了。

刘运长干的,毕竟是自己的事,不是为了二队的事,这个好像别人管不着。

“我说李寡妇你咋想的,竟然能把东子的家伙式借给他。”

“我也没多想啊?”

“你还要多想啥?难不成把人也搭进去?”

有妇女就找到了李凤枝,一通埋怨。

“说啥呢,我能看上他?不是因为他现在是二队队长吗?张嘴了我能不借?”李凤枝找的借口,大伙倒也说不出来什么。

“行了,知道你没那意思。可不会出啥事吧?都走几天了,进山的人都没碰见他。”又有人说道。

这一次,刘运长竟然一个礼拜都没见人,也没见家里开过灯。

连赵老黑四人都找不到他。

“都不长心啊,不是说了啥也不让他干吗?”

李凤枝一下子反应过来,狐疑的道:“赶山应该没事吧,他本来也倒腾山货。”

“那能一样吗?”说话的人一脸焦急。

李凤枝心里咯噔一下子。想到了她死去的丈夫。

刘运长进个山,把小石村二队的所有人都整毛了。好多人坐不住了。

刘运长去了哪里?他当然是正在山里逛呢。前世的他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对大山并不陌生。

以前二溜子只是倒买倒卖,从没亲自进过山,那是因为懒。

但哪片山富哪片山贫,他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心中却是自然有数。所以,刘运长最开始进山,就是有选择性的。

贫脊的山,他基本不去,要么也是匆匆跨过去,绝不多耽误功夫。

刘运长就是想亲自到山里看一看,平时倒腾的蕨菜,猴腿,大叶芹,木耳、元蘑、榛蘑、榆黄蘑等,产量有多大,运距有多远。只有眼见为实,才能知道如何能把生意做大。

可是山太大了。即便有选择性的走,因为路不熟,他一天一个来回,根本探不出个所以然来,功夫都搭在路上了,翻来覆去,走的都是那点路。

经过十几天的摸索,他就知道,这里属于长白山余脉。

长白山余脉?那更应该有宝贝。他决定只找值钱的宝贝。

比如野山参,比如野灵芝,这些东西值钱。要在找到一棵野山参,至少也得卖个十万八万的,年份足了,那就是几十万。

这样的无本买卖,可以一夜暴富。他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