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你们现代人精神还好吗? > 第105章 第十次视频开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吾今日三省吾身了吗?】

宋朝一老学究满意捋捋胡须:“看来后世也不全礼乐崩坏、不修德行之人,还是有记得孔圣之言的嘛。”

“是极,先前仙幕上后世种种,老夫还以为后世已不习孔孟圣贤之书了呢。”

另一藏蓝衣袍老者也面露满意之色。

仙幕出现已有一个月了,却一直未曾见其上播放圣人言。

虽然嘴上不说,但随着时间越长,他们内心就越来越恐慌,不禁猜疑,难道儒家在后世已经没落了吗?

这让宋、明、清这些同门满天下的儒家学子们怎么能接受呢?

所以现在这个标题无疑让他们一下子打起了精神,又抖擞起来。

【“我在背后蛐蛐别人,这说明那人人品不行,不然我怎么不说别人光说他呢?

别人在背后蛐蛐我,这更说明他人品不行,毕竟谁家好人背后说人坏话?

如果有一群人在背后蛐蛐我,那就说明——他们认识。

如果我们一群人在背后蛐蛐他,那就更说明——他人品有问题。

我骂的能是什么好东西呢?

骂我的又能是什么好东西呢?

连不是个好东西的我都骂的人能是什么好东西呢?

一群人都骂的他能是什么好东西?

他们一群人骂我,他们肯定不是个好东西!

吾今日三省吾身:吾错了吗?吾没错,吾不会错。

吾日三省吾身:吾发现都是别人错了。”

小黄豆露出大白牙的灿烂笑容、竖大拇指.jpg.】

【[来回跳跃,灵活的道德标准

吾日三省吾身:早上吃啥?中午吃啥?晚上吃啥?

有道理,说的非常有道理,这就是专业!

省流:拒绝内耗自己

完美逻辑闭环了属于是(吃瓜)

等等,脑子有点儿晕,你好像把我说服了……

总结:你们都不是好东西(狗头)

坏了,绕不出去了(晕头转向)

我没错 错的都是别人 跟我有什么关系(嗑瓜子)]】

上了年纪的老儒生颤着手指,指着仙幕上那些话,抖着唇话都险些说不利索了:“这、这,他们这说的都是什么混账话!”

更有气急了的,直接拍桌站起,就是对着仙幕一顿怒斥:“混账!尔等竖子一派胡言!竟敢如此亵渎圣人言,简直是目无尊法!”

“此等小人行径竟然归咎于圣人之言,简直是无法无天,这是对圣人的污蔑!”

“这些人绝对不可能是饱读圣贤书的儒家弟子!儒家才没有如此不敬师祖的不孝弟子!”

可惜,虽然这些人看起来一个个都特别生气,甚至说那些话的人若现在在他们跟前,都都得挨他们打上一顿。

但奈何这些人骂起人,来却并不擅长,来来回回就是那么文绉绉的几句,对二十一世世纪见识过网络大染缸的年轻人来说,这些话没有丝毫没有杀伤力。

评论区:

【提供就业岗位700年:吾日三省吾身:吾是不是太客气了,吾是不是给他脸了,吾是不是该动手了[思考]

-新德里为什么改名?:吾日三省吾身,吾为什么要反省,吾没错为什么没有让他人反省,吾错了但是吾为什么没有让他人反省[坏笑]

可以请你的时光:如果敌人反对我,证明我做对了,如果敌人转而支持我,更说明我做对了[狗头]

走向未来,回不到过去:我最讨厌双标的人,和不让我双标的人

世界多一点发疯:少一点埋怨自己,多一点指责别人[狗头叼花]

修仙与星际齐飞:毕竟咱们的道德底线很灵活,别人对你有道德,那咱们对他肯定就是有道德的,但这是别人没有道德,咱们又凭什么道德对他呢?[吃瓜]

截图太好看了:“谁能背后不说人,谁能背后不被说。”这句才是对的,同时兼顾论事和论心。

-披星戴月的赶路人:人非圣贤,爱咋bb就咋bb[滑稽]

假装自己是萌新:孔子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做贤明的君王,臣才能做忠义的大臣。父亲做仁慈的父亲,儿子才能做孝顺的孩子。反之,君王昏庸,则大臣便可以不忠义。父亲不仁慈,儿子则可以不孝顺。所以,以后有人用这句话“尊老爱幼”来道德绑架你,知道怎么反驳了吧?孔子都告诉你了[看戏]

三次元太苦加点糖:按着这个逻辑走,心情天天特美好[狗头]

到处阴暗爬行:当代年轻人行为准则:关我屁事,关你屁事,关他屁事,劝君少管闲事。】

嬴政看着儒生们一个个都顾不得当下是在朝堂,各个出口成章、骂不停歇的模样,轻轻勾起唇角。

儒家和他一向政见不合,这会儿儒生们不高兴了,他反倒心情有些轻快起来。

自然,他现在其实也对后世的儒家诗书有了那么些兴趣,尤其是后世人注解的那种。

——————

已经推行、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一朝,刘彻仔细听着视频里这个阿普说的话,一字一句地看着视频上的这些言论。

觉得这些话简直说到了他心上!

尤其是“吾是不是太客气了,吾是不是给他脸了,吾是不是该动手了”这三问,刘彻尤其觉得适合他。

当即自省一番,觉得现在还没有对虎视眈眈的诸侯们下手的他,可真是个心胸开阔地帝王啊。

………………

刘邦笑眯眯地感慨:“后世人果然和乃公很合得来啊,这些话,可真是说到乃公的心上了。

就是嘛,与其一味反省自己,当然要找找别人身上的问题了。”

自然,这话标准只适用于他,若他人谁要想这样?那就得先看看他的命硬不硬了。

——————

“假装自己是萌新”的评论,更是恍如一滴水掉进了油锅,让儒家士子们都炸了。

宋青言气道::“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此言意在表达天下人在要长幼有序,各行其事明明才是正解,孔圣人何时说过子可以不孝父了?!”

方正德更是直接道出孔子言:“孔圣明明说的是:‘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 以行 成于内 ,而名立于后世矣。’

怎么可能支持子女忤逆父母这等大不孝之举!

这些人简直是太过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