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年前,出版社跟印刷厂那边是干不了什么了,人家以前的任务也得收尾呢。

如梅按照约定把该给的钱送了去,回来就专心于豆芽儿作坊跟幼儿园了。

天已经进入腊月,城里乡下都开始为过年做准备,而江军的二团整个没有一点儿消息。

大家反而不急了,出去四个月了,能回来会不回来?反正不是打仗,应该没啥危险,大家想通了、就心里舒坦多了。

过了最初的焦虑期,大家忙忙碌碌地,都放松了下来,就要过年了啊。

幼儿园里的孩子还是四十多个,如梅控制了人数,不要太多了。

丁丁班的孩子有增无减,乡下人开始去城里卖东西,赚钱过年啊。

鸡啊、鸭啊、猪啊、羊啊、鸡蛋啊、粉条啊......只要能卖钱的,都拿出来,卖了钱好买城里的东西。

在乡下人眼里,那些机器造出来的都是好东西,饼干、罐头、塑料、搪瓷......等等,好多还当娶亲嫁女的彩礼陪嫁。

所以,乡下人赚了钱,很舍得花在孩子们身上了。

豆芽儿也卖得快,张燕也买过自行车了。

天天骑上车子,附近十几里外的庄子都去;一天能跑好几十里路,销售范围大了许多。

桂英更不用说,豆豆放了寒假,不用操心接送孩子,只晌午在家给孩子做饭。卖完了就过来起货,一天能去市区三四趟。

如梅家的豆芽儿机很给力,好几年了,一点儿毛病没有。

过了腊八,两台新豆芽儿机就送过来了。四台机器排排站,正好把厨房的后墙占满,跟整面墙的衣柜似的!

明年印书,前期垫资太多,如梅怕资金跟不上。

如家是有钱、一借就给,但是能不开口还是不开口吧。如梅主动出击,去二师联系食堂去了。抬出江军来,没有不给面子的。

三个团的食堂顺利各自定了如梅的豆芽儿,约定也是各自送五十斤,一星期送一次。

一个集团军,好几万人吃饭,说实话,如梅的四台豆芽儿机也发不够呢。

如梅只联系了江军所在的一师、挨得最近的二师,不是说了,桂英、张燕、招待所食堂也要用呢。

趁着年前会上赶集的人多,如梅临时找了两个军嫂,三个人连着几个会收豆子,一下子收了几千斤。

如梅家的厨房都放不下了,只好放到了李政委家。谁让她家的厨房大呢!

如梅要给租金,李夫人坚决不要,“恁大个厨房,俺俩人吃饭,闲着也是闲着。临时放几天麻袋,要钱像个什么样子?!”

如梅只得算了。当然了,发红包的时候多给李夫人包了五块钱,算是补偿吧,这一下估计要放几个月呢。

如梅开始天天进城买东西。

幼儿园的消耗品,饼干蛋糕点心啥的,用的不少。还有其他的一些彩色粉笔、彩纸气球啦.....

还有给家里人的礼物,金环跟大妮儿都生了孩子,家里三个娘家侄子侄女的,不买礼物咋好意思回家?

还有江英、江民家的孩子,光给压岁钱是不够的,孩子们最稀罕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