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四十一章

谢丞忆动作很快的, 她这篇文章居然出现在了《北京晚报》上。

在预定的报纸上看到自己的文章什么心情?激动、超激动!激动的直跳脚。

怪不得文人都想出书,看到自己写的文章变成铅字, 无以伦比的成就感。

和挣钱又不一样。

使劲捶了把谢丞忆,“你不是骗我还没消息么, 这都刊登上了。”

蓝凤将报纸递到他眼里底下,让他看清楚。

谢丞忆将人一把抱住, “想给你个惊喜,我也忍得很辛苦呢。”

“松开,松开, 我哥要进来了。”蓝凤吓了一跳,赶紧拍他胳膊, 在小哥哥面前还是很注意的。

她家小哥哥还纯洁着呢, 可不能给带坏了。

谢丞忆瘪瘪嘴, “早晚有一天…哼。”

蓝凤冲他撅撅嘴, 才不怕他呢,“我要多买一份北京晚报,把这段剪下来, 下次给我爹娘写信一起邮过去。”

这就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蓝凤将这张报纸叠好, “这张报纸我要好好保存。”

她在心里狂唱:好嗨哦!我感觉我已经登上了人生的巅峰!…

“咦,我好像应该有稿费的吧,《北京晚报》这样的大报纸稿费应该不低吧。”蓝凤已经在琢磨得了稿费怎么花了。

虽然她不缺钱,她有四个日进斗金的店铺呢。

可是这是第一笔挣得的稿费, 得开店所得又不一样。

谢丞忆好笑, 点点她的额头, “财『迷』。你这是蚊子腿也当肉么,稿费即使不错,你才三千多字,也得不了多少钱的。”

“没事,购买两斤排骨就行,咱们炖酸菜吃。”说到酸菜,蓝凤心酸酸,因为快没了。

后来又给谢伯母那送了一盆,王红那丫头也厚着脸皮要了五六颗,现在就剩个缸底了。

顶多还能吃五六回的。

她是想好了,下回积酸菜,照两大缸来,吃货太多啊。

蓝小哥哥进来了,听说妹妹那篇文章上报纸了,也是高兴的不得了,将蓝凤叠好的报纸又打开了。“我就说肯定能刊登的嘛。得写信告诉爹娘。”

蓝凤也跟着点头,“下次写信就说。”

她才不搞谦虚那套呢,能让爹娘高兴一把,为啥要瞒着。

她都能想到,到时候凤爹肯定会把报纸拿出来,和那些老客户们显摆一通的。

“对了,还得给老师看看,任务我可出『色』的完成了,到时候我请假他可别卡我了。”蓝凤越看自己的文章越满意,这就是她通行证啊。

马上要四月份了,冬天的寒冷已经彻底过去了,到了可以动工的日子了。

她的四处房产,除了一处是盖个门房,其他的都是要扒倒重建的。

工人她都找好了,潘叔帮着联系的。

四个房子同时建造,都是普通的红砖房。

她没用青砖,青砖有些贵,而且这个时候也没红砖好买。

推倒新建的三处也只盖用做店铺的门房和正房,正房是库房还是员工宿舍,厢房就不盖了,反正用处不大。

围墙是一定要有的,要把地基好好的保护起来,这才是以后值钱的地方。

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作为房主她、蓝小哥哥还有谢丞忆也得过去勤看看。

想来请假的事真不会少。

好在她这次争气,居然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

后来老师看了报纸上的文章,请假时果然好说话了。

又过了一个多星期,蓝凤终于得了稿费。

足有十五块六『毛』二分钱,也就是差不多两个字一分钱的标准。

她才写了两个多小时呢。

果然什么时候都是知识比较值钱的。

蓝凤拿着稿费买了肉、排骨和烟,肉和排骨是自家吃的。

烟是要送给修房子师傅们的。

这个时候人们还是很淳朴的,你对人家好一分,人家就回报三分。

蓝凤不但送烟,有时还送过水果糖。

工人们得了善意,干活也卖力气,大半个月房子就差不多了,等晒几天安上窗户就能用了。

蓝凤又要开始招新人了。

这回要招的多,蓝凤打算招聘十六个人,四个店铺每家放四个。

一个月后留下十二个,和老店员打『乱』重新分配八个店铺。

当然八个店长她早就有人选了,她相信有靠谱的店长领头,店铺就『乱』不了。

这次招聘因为需要的人多,蓝凤在各处贴了招聘广告。

来应聘的更多,蓝凤整整面试了两天,不但占用了假期,还请了一天假。

虽然有上报纸这个通行证,老师对她最近频频请假也是极度不悦的。

蓝凤准备这次请假之后就消停一段时间,再构思一篇文章。

安抚安抚即将暴躁的老师。

十六个员工招聘好了之后,蓝凤给她们做了简短的培训,告诉她们蓝『色』记忆主要是做什么的,现在的规模,她们的未来职业,还有就是择优录取。

蓝凤也和她们说了在蓝『色』记忆没有铁饭碗这一说,大家端的就是瓷饭碗,随时都可能打。

只有好好和老员工学习,多创造业绩才能把饭碗长长久久的保住。

蓝凤觉得只有打碎她们的固有印象,她们才会转变。

她可不想养大爷。

虽然她不至于和这些员工说顾客就是上帝,但也和她们说了顾客都是衣食父母,所以态度一定要好,不一定要谄媚,但一定要热情。

之后蓝凤就把她们安排下去了,让老店员带着学习。

总店这边也能住宿了,蓝凤把东厢房让出来了,她睡到正房去了。

实际上她时惦记她的黄花梨大床了。

之前她就想搬过去,但是谢丞忆怕她冻着就是不同意。

现在可算松口了,她当然要立马就搬家了。

东厢房虽然空出来,不过肯定是睡不下六个人的,等到重新分配后,老店剩下两个人的时候就完全没问题了。

至于明年冬天的时候,蓝凤想着把后罩房收拾出来。

她这个四合院可是小两进呢。

人员安排好,就要弄货柜、牌匾之类的了,这个蓝小哥哥和谢丞忆都是熟手了,蓝凤毫不犹豫交给他们了。

她正在做开业计划。

四个新店四个老店要同时庆祝。

总店开业的时候,她用的是蛤蜊油促销,之后又用了香皂和有奖转盘,效果都是不错的。

这一次她要玩大的了,她要登报纸做广告。

价格她已经打听好了,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

她准备就刊登在《北京晚报》上,小篇幅即可,价位大概是三百块左右。

除此之外还有电视广告。

价格也不算高,国内广告播出费是每30秒100元,每60秒160元。

制作费是彩『色』幻灯片每张10元至20元,彩『色』影片每分钟40英尺500元。

她现在就要想个让人难忘的广告词。

她印象里有几个广告印象特别深刻,比如说恒源祥羊羊羊。

当时记得特别牢固,因为这个广告就这一句话不停的翻来覆去的说,还有那个大宝天天见!眯起眼睛吃亲亲果冻。都是非常成功的广告案例。

蓝凤琢磨着她这广告也要让人能记住,要不然钱不白花了么。

蓝『色』记忆,女人的美容专家。

蓝凤看看,并不觉得太满意,又开始绞尽脑汁的想。

想美丽,逛蓝『色』记忆!

还是觉得缺点啥,蓝凤拧着眉头咬着笔头上火。

蓝『色』记忆,为爱美女『性』服务!

蓝凤叹口气,用笔在信纸上重重挂了两道。

好气哦。

为啥想不出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词呢。

蓝『色』记忆,美女都爱去!

蓝凤整个人瘫她大床上了,她一点灵感都没有了,只能想出这样的词了。

广告形式她都想好了,就找个美女去蓝『色』记忆里买东西,是口红,然后变得更美,自信的出去了。

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深意,就是要告诉女『性』朋友蓝『色』记忆是干嘛的,来蓝『色』记忆可以变得更漂亮。

最后蓝小哥哥和谢丞忆共同参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把广告词也定下来了。

蓝『色』记忆,让你更美丽!

之后联系北京晚报的事交给谢丞忆了,谁让他婶婶在呢,说不定弄个内部价呢。

报纸的内容比较多,蓝凤刊登了蓝『色』记忆新店开业八店同庆,当日购买一元商品免费赠送会员卡和蛤蜊油一盒。

电视广告因为要制作,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蓝凤没请名人,她哪有那个钱,就是在自家员工里找的,长的漂亮又不畏缩的。

蓝小哥哥哥听说能上电视,还想怂恿她上呢,被她拒绝了,她可没那爱好。

谢丞忆也不赞成,他才不愿意让那么多人注意到他对象呢,他很小气的。

五月十八日,八店同庆,因为宣传到位,很多人都知道有蓝『色』记忆这个专卖女『性』化妆品的店铺了。

蓝凤还去做会员卡那个小工厂做了不少一『毛』钱卡,要求开业三天内使用,购买商品达到一块就可以减免一『毛』钱。

相当于九折了。

这样的卡片她定做了五千张,但是却没用雇人去撒,因为这次是对公的,直接散发到各个工厂了,全当工厂福利了。

工厂领导得了卡片高兴的不得了呢。

还有给她们送工厂福利的。

比如她们给一个肉联厂送卡,人家领导就送了两斤肉票。

罐头厂领导更大气,直接送了她们几罐黄桃罐头。

这些都是后来蓝凤听员工们当笑话讲的,蓝凤把任务都分给她们了。

因为是上门送好处,又不是讨好处,不用找人脉的,直接让她们拿着卡片上门去送,简单说下开业时间就好了。

“老师,最后一次请假,我第二篇文章也在思考了,保证这次请假之后就能有了。”蓝凤双手合十。

老师黑着脸,拿出考勤表,“你看看,全班同学就你请假多,都有怨言了。”

“又有告我黑状的了。”蓝凤对这个比较敏感。

老师想起之前闹的那次,也是脑袋疼,害怕这丫头又搞事,“说好了,最后一次啊,两天不行,就一天。请了假课程不能落下,期末考试成绩不能下降,那篇文章写的不错,再接再厉。”

蓝凤抿抿嘴,“老师要求真多。”

不过她当时就没想过能请两天假,这不是漫天要价,等着老师坐地还钱呢嘛。

她定下开业日期还是周日,但是这次搞的有些大,所以不放心想多盯一天。

老师瞪她,“还请不请了!”

蓝凤咬牙,“请!”

不就是课后补课嘛,小意思,她有王佳佳、齐娟一堆的后援呢。

再说她是好学生呢,之前请假也有给自己补课的。

至于第二篇文章,蓝凤也有灵感了,怕的是老师说的期末考试成绩,上学期她考了全班第八名,她本来想着中不溜就好了呢,没想到发挥超长了,这次居然还让她进步,这不强人所难么。

不过那也是一个多月之后的事情了。

先把眼前这关忽悠过去再说。

蓝凤跑去新店了,把谢丞忆留总店了。

然后谢丞忆居然遇到他妈和婶婶了,惊讶的不行,“妈,你怎么来了?”

谢母随着人流逛了一圈,“我给未来的儿媳『妇』捧场啊,之前还以为是孩子的小打小闹,没想到弄到这个规模了,你小婶说在报纸上都打广告了。”

谢丞忆脸红的不行。

谢小婶也跟着笑,“我们丞忆是个有眼光的,大嫂,您这未来儿媳『妇』可够优秀的,能挣钱,文笔还好呢,还在我们晚报发表过文章,那篇文章还是我们主编让发表的,说是立意深刻。”

“妈,人太多了,我陪你去后院吧。”谢丞忆引着他妈和小婶去了后面。

谢丞忆带她们到了正堂西屋,也就是书房。

“这弄得不错啊。”小婶子文化人,喜欢这个书房设计。“这是你弄的?”

“和他可没有关系。都是小凤弄的。”谢母不客气的拆儿子的台。

谢丞忆在嗓子眼嘟囔了句,那不就是我老婆嘛。

“这丫头我是真喜欢,你什么时候把人带家里啊。”谢小婶问谢丞忆。

谢丞忆转头一看,他妈也盯着他呢,“快了,真快了。这不新店开业嘛,把这个时间段忙完了的,小凤说了,就开这八个店,暂时不开新的了。”

“我也觉得差不多了。”谢母也是松口气。

“那你赶紧的,争取就这个月啊,你说你多没用,都快一年了,还没把人领回家呢。”谢母开始数落谢丞忆。

谢丞忆能怎么办,受着呗。

“到时候和我说一声,我也凑凑热闹去。”谢小婶也想见见人,估计能谈得来。

谢母也知道谢丞忆忙,念叨他一顿,就和妯娌走了。

临走时不忘再次叮嘱带蓝凤回家的事。

晚上蓝凤她们三个对账的时候,谢丞忆把他妈和小婶过来的事情说了。

蓝凤拍着胸口表示庆幸。

幸亏她没留在总店,要不然岂不是尴尬了。

应该也不会,她们还未成谋面呢,见面也是不相识。

“谁说我妈不认识你,你忘记开学的时候,我们去了好多地方拍了很多照片,你的照片我放家里了,我爸妈都看到了。”其实是他没忍住,和爸妈显摆了。

蓝凤决定明天还去新店,先躲躲。

谢丞忆幽幽来一句,“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

蓝凤炸『毛』,她才不丑呢,“你才丑!你上午、中午、晚上都丑!”

蓝龙噗嗤笑了,笑的捶炕,“上午中午晚上都丑不就是全天丑么,哈哈…笑死我了。”

蓝凤被蓝小哥哥笑的有些懵『逼』,这有啥好笑的啊!

谢丞忆拉着小凤的手,哄着,“我丑,咱家就你好看。不过爸妈那真等了好久了。”

蓝凤也知道拖的有些久,认命点头,“去!等新店稳定下来就去。不说了不说了,算账,我要看各个店铺盈利多少。”

最后总店一天营业额是,纯利润873块。

二店一天营业额,纯利润6734块

……

八个店铺一天营业额,纯利润块。

总店还是最多,然后是二店、四店。

最差的是三店。

蓝凤拿出笔记把八个店铺得排名都记下来。

准备等新店稳定了,就开始八店竞赛,第一名她就给奖金。

她要鼓励店长带着店员自己想办法增加销售额,不能总靠她。

她并不是专业的营销人才,她现在弄的几次促销活动都是后世烂大街的。

只不过现在没人用,所以很新鲜罢了。

从长久考虑,还是鼓励店长、店员的积极『性』更好。

看看八个店一天的纯利润,蓝凤乐的合不拢嘴,那点银行欠款真的不算事啊。

有了钱干嘛呢,又不继续开店了。

必须继续买房子啊。

这回就不用规定地方了,随便哪都行,反正现在的北京对于以后都是城中心。

如果买块地皮,自己盖房子呢。

可以盖成写字楼,蓝『色』记忆迟早要走出北京向全国辐『射』的,但是北京决对是大本营啊,何不趁着现在地皮稀烂贱,给自己盖个总部呢。

蓝凤越想越觉得可行,赶紧把这事记下。

除此之外,她准备再入手些珠宝。

这次她还想弄些原石,翡翠、玉石的原石。

这都是投资的好方向。

蓝凤不赌石,她没那个运道也没那个眼力,她只买明石,只买高档玉石和翡翠。

不管后世翡翠、玉石炒成多高的价格,说的也是高端部分,那些低级品不值钱。

也不值得她收藏、投资。

所以她准备找门路收藏一批顶尖的原石。

她就是要把手里的钱花掉,不留着,反正八个店铺每天的营业额她都花不完。

出了事,真需要钱,仍然可以贷款。

蓝凤把这想法一说,谢丞忆和蓝小哥哥都赞成。

“咱们当初是挂靠的,如果我买地皮盖房子会不会麻烦。”蓝凤可不想为他人做嫁衣。

蓝『色』记忆不怕,反正房子写的是她的和小哥哥的名字,最后撕破脸不过是她们换个名字重新开业。

可盖房子拿地皮可不一样。

谢丞忆寻思了下,“我去问问吧,如果不保险就再等等。环境越来越宽松了,听说上面也在研究政策。总不能让一些店铺不明不白的开着。”

这样收不到税,最后损害的还是国家利益。

蓝凤也觉得心急了,还是等85年再说吧,省着麻烦。

开业三天一切顺利,蓝凤也放了一半的心。

老师又催她投稿了,谢丞忆也总用幽怨得眼神看着她。

诶呀妈啊,脑壳疼!

都是催债鬼!

先把投稿写了,还是环保文章。

文章开头列举了个事例。

早在18世纪伦敦就开始逐渐雾气弥漫,到了19世纪初之后更是开始带有致病『性』。到了1952年底,又一场大雾中的伦敦市民开始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等症状,短短几天时间就造成英国4000人突然离世,数周后又有几千人死亡,共计死亡1万2千多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着名的“伦敦烟雾事件”。

这件事蓝凤曾经在杂志上看过,具体的数据是在京大图书馆查的。

京大图书馆不愧是北京第二大图书馆,最大的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

从78年开始,图书馆的藏书就日益丰富,增加了很多外文书籍或是翻译书籍。

华国不在固步自封,也在抬眼看世界。

人们都是受了伤害才记得教训,这场史无前例的空气大灾后,伦敦人终于开始着手治理,1956年,英国还颁布了《清洁空气答案》成为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

现在伦敦虽然仍叫做雾都,但是空气清新,治理效果显着。

但是!…

蓝凤开始转折,也到了文章的重要部分。

伦敦治理花费了二十多年治理环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如果我们算笔账的话,『政府』用来治理环境的钱大大多余当年他污染环境创造的利润。

只不过当年的伦敦『政府』没有那么长远的眼光。

接着蓝凤开始拍马屁了。

华国人注重历史,早就有以史为鉴的成语。

国人读史,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希望能够不重蹈覆辙。

现在伦敦的烟雾事件也是给我们提了个醒,经济发展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要不然多年以后,子孙后代还要多花钱去修复,得不偿失。

蓝凤写完,有些怅然若失,她只敢写成这样了。

希望这个边鼓能有人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