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天,就快亮了 > 第150章 庄稼院的孩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秋枝正推着走,韩冬生碰见了,怕她把车带推坏了,就把她的自行车放在了,他那正好还没有多少破烂的三轮车上。

而周秋芝身上没带一分钱,补车带的时候是韩冬生帮她给的。

由于村挨村,两家离得也不远,慢慢的就这样两个开始了交往。

也可能是周秋芝由于曾经有过那段不同寻常的恋爱史,而且还怀过孩子,遭受过不一般的打击,从内心里就一直都有一种自卑感。

由于离得近,韩冬生对于当年的那件事也知道,但没想到跟驴拉车如何如何的那个人就是自己眼前的周秋芝。

但他喜欢她,所以并没有丝毫的嫌弃,惊讶过后反而都是安慰。

日子一多,这件事也就一天天的趋于明朗。

有的说:“是跟那个蹦爆花的搞上对象了吧?”

“看那意思一码就是!”另一个说。

“是该搞个对象了,也憋了好几年了。”又一个说。

“你这话说的,忒不讲究。”前边的那个人又说。

“本来就是嘛!要不还得不定跟谁搞破鞋。”第二个的人说。

“你们到一起了又扯啥淡呢?”这时又来了一个女的说。

那一回,人们就以为是两个咋回咋回事。

而从那以后,或者还早一点,慢慢的两个还真就处到了一块。

那还是正雄姥爷刚刚去世那时候的时间不长。沈正雄到老姨家去看望姥姥。

刚要快到门口的时候,就看见尤启骏背着多半花篓黄瓜,尤启慧背着一个小笼子走了过来。

“少背点啊!来,快点给大哥!”沈正雄赶紧支好摩托车,跑了过去的对他说。

从小就非常懂事的尤启骏笑笑说:“不用,大哥,这就到家了,没事。”

沈正雄见他不肯,就几乎是同时的又赶紧把小妹背着的黄瓜接了过来,一只手抬着尤启骏身上的花篓。可尤启骏还是在一边说着:“没事。”一边走到了门口。

门是虚掩着的,沈正雄赶紧推开了门,把黄瓜放下的同时就又接下了尤启骏背着的黄瓜,然后放进了院子里的耳房里。

“忒累的慌吧?”沈正雄看着出了一身汗的小哥俩说。

“没事的,我都干惯了。”尤启骏对沈正雄笑笑,却又回头关心的问着自己的妹妹尤奇惠说:“小妹你累不?”

”我不累,哥,你累了吧?“尤启慧说。

“哥也不累。”尤启骏说。

沈正雄听了,不由心生感动的说:“你俩也是少背点啊,正是长个的时候。”

“没事的,大哥。”尤启骏说。

“还没事呢,你看你俩这汗出的。”沈正雄说。

“不怕,这阵天热了。大哥你啥时候来的,都让你等一会了吧?”尤启骏说。

”没有,我正好刚到咱就碰上了。“沈正雄说。

“大哥,我哥昨天还说你要是礼拜来就好了。”也是从小就特别乖巧懂事的小妹尤启慧说。

”是吗?“沈正雄说。

”嗯,是,你问我哥。“小启慧说。

沈正雄看着这小哥俩,感动的同时,只觉得更从心里往外的喜欢。

这时的尤启骏已经随手从用来晾晒衣服的铁线上,拿过来了一条旧毛巾,一边给小妹擦着汗,一边又在冲大哥笑笑,然后这才要给自己擦。

“来,让大哥帮你擦。想大哥了?”沈正雄对尤启骏说。

“你上回来我没看见。姥姥和我妈说你的时候,我就说我大哥来我总不在家。”尤启骏说。

“然后你没说以后让大哥礼拜来吗?”小启慧说。

“是说了啊!”尤启骏说。

“你看是吧!”同样可爱,也是一样长的好看的小启慧说。

沈正雄听了,看着自己的这一对那样让他喜欢的小弟小妹,不由的蹲了下来,用一只手往小启慧的额头上抹了一下汗水说:“你想大哥了没?”

“咋没想,想了,往后你要总来,我俩就不想了。”尤启骏说。

沈正雄听了不由的竟拉起了小哥俩的手。

那年,尤启骏可能也就十三四岁这样,小哥俩相差六岁,启慧也就七八岁。

庄稼院的孩子,往往都是从小就学会了干活,帮着父母减轻一点生活中的劳累。

这时,正雄姥姥那准是从窗户里往外面瞅的时候看见了他们,挪着一双小脚颤巍巍的赶紧走了过来。

沈正雄看见了,不由紧忙的迎了过去,尤奇骏小哥俩也跟在后面走了过来。

他和奇骏扶住姥姥,仔细看时,忽然一下觉得走出了屋子的姥姥真的是已经老多了。虽然前些日子来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但似乎又有了更深的感触。

”正雄啊,你咋又跑来了。“正雄姥姥说。

”正好有空,新下来的八带鱼,给我老姨拿来了一点。“沈正雄说。

”别总是这样谁都惦着的来回跑,不会耽误事吧?“正雄姥姥说。

”不会的。姥姥,你快回屋吧!“沈正雄说。

”不用,姥姥正好连到外头呆会,走走。刚才我从窗户就看见是你来了。“正雄姥姥说。

听姥姥这样一说,他忽然就又想起了他刚从部队退伍回来的那时候去看姥姥。

就在他还没有走到屋里的时候,就听姥姥说:”是正雄吧!“

”姥姥,你也没看见,咋知道是我呢?“

”你从小跟姥姥长大,啥不都在姥姥心里。你的脚步姥姥能听出来。“

沈正雄想到这里,心里就不由的又升起一股热流,又仔细看了看自己一年比一年老了的姥姥,鼻子竟有一些发酸。

而正在这时候,老姨周田香和姨夫尤厚德一人背着一大花篓黄瓜走进了院来。

沈正雄见了,稍一愣神的赶紧对姥姥说:“姥姥,我先过去啊!”

姥姥点了点头,对他说:”嗯,去吧。“沈正雄答应着姥姥,然后赶紧的跑了过去,他先给老姨背的接了下来,就又去接老姨夫的时候,看见老姨夫自己已经把一大花篓黄瓜放了下来。

尤厚德的那个花篓里几乎是满满的,而周田香的花篓比较小,而且明显的要比尤厚德的少不少。

“老姨夫,这回咋没用那小推车推呢?”沈正雄说。

尤厚德听了,却一下儿的笑了。对他说:“就是上回,也是差不多这些,你老姨说她背点我没让,就都搁上了。”

“还舔着脸说呢,你问问他咋地了?”周田香对沈正雄说,但却是嗔怪的往尤厚德身上一扭头的说。

尤厚德听了”嘿嘿儿“的乐着,说道:“那准是打的气忒多了,刚到正道上,就放炮了。”

”还乐呢!“周田香看着他说。

”那我不乐还哭呗?“尤厚德说。

”看你那样吧,那不得花钱补啊!“周田香说。

”妈,不怕,我这就长大了,我去挣!“尤启骏说。

”妈,我也长大了,我也挣!“尤启慧说。

周田香听了说:”你们就会都向着他说。“

“我爸那不也是怕你累的慌嘛!”尤奇骏说。

“妈,我向着你!”这时候启慧也跑到母亲跟前说。

尤厚德听了不由的笑着的点着启慧说:“好啊,当叛徒。”

尤启慧听了,把小脑袋往母亲的身上一靠,一双可爱的小眼睛往上一翻的说:“嗯,就当!”

正雄姥姥听了和自己的闺女姑爷,还有沈正雄一起笑着,并且对她也是分外喜欢的尤启骏和尤启慧说:“快长大吧,长大了考上大学,好给你爸妈挣钱买个好车。”

“那是一定!”尤启骏说。

“我,还有我,我也要考上大学,给我爸妈挣钱,买个忒好忒好的车!”尤启慧说。

看着两个跟他们累了一天的两个孩子,周田香眨了眨眼睛。

“妈,我去买肉吧?”尤启骏说。

“你别去了,歇会吧,妈去买。“周田香说。

”妈你歇会,还是我去吧!“尤启骏说。

”谁都别去买了,大哥拿八带来了,咱炖八带吧!“沈正雄说。

“咋又拿来这多干啥啊!”周田香说。

”多啥,这才几个啊!“沈正雄说。

”咋还这才几个?你数数,能数过来那些黄瓜就都给你!“尤厚德说。

”还省了卖了呗?“周田香说。

”我可拿不了!“沈正雄说。

正雄姥姥看着自己的外甥笑着,老姨老姨夫和两个孩子也都乐了。

”大哥,没事,我帮你拿!“尤奇骏带着他那张俊气的小脸说。

“那我也去买块肉吧,肉炖八带香。”尤厚德笑着说。

“对,那你去买吧!”周田香听了是那样一种高兴的心情对他说。

“妈,让我爸歇会,我去买!”尤启骏还是争着的说。

“启骏,咱哥俩去!”沈正雄说。

“骑摩托去?”尤启骏说。

“对啊!”沈正雄说。

“哥,那我也去!”尤启慧说。

“别跟着捣乱了,驮俩人有危险。正雄,就让启骏自个去吧,你多跟你姥姥和老姨呆会。”周田香对沈正雄说。

“对,大哥,你多和我妈咱姥姥呆会吧,我一会就回来!”尤启骏说。

.

那时候北京和厂子里的买卖一直都好,买卖好,方方面面就也觉得顺溜。

杨树花和常达美两个媳妇带着他们各自的孩子,当时租住在草桥的一个农家小院里。

沈正雄和沈正国,一个在北京~昌黎,昌黎~北京,或者各地的跑,进货送货,一个专管送货。

哥几个来回的相互协调,一直都非常默契。

由于整个的买卖始终都是主张薄利多销,而那时候的薄利其实并不薄。买卖做的好,几乎沿海各地都有联系。再加上老家又有货源,而且他们本身又有自己的水产加工厂,所以在价格上就很有优势。

卖货的时候,根据客户买货量的多少,他们一般都是把几块或者十几二十几块的零头抹去不要。

而对于有外省市或者当地机关厂矿来的客户成吨成车走的,几十甚至一两百的零头也会抹掉不计。

由于他们会来事,买卖做的活,所以何处的客户很多。虽然那时候还是属于低价格销售,而利润却普遍还都是很高的,基本都在百分之十五甚至到三十。

大概也正是由于他们不仅卖货的价格低,而且在销售上也比较灵活,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打开了局面。

一般来说,大凡都是同样的买***较畅销的品种多,别处没有的你这有,而且价格又低,就往往会是一个优势。而再加上卖货的时候既灵活又待人热情和蔼,平易近人,往往就会口碑相传。

不管是多大,怎样的买卖,如果你没有什么背景,大多也都是靠一点一滴做起来的。

慢慢这样一来二去的,沈正雄他们哥几个开设的摊位前客户就越来越多。

一连几年,沈正雄他们哥几个家里外边的买卖,都可说是做的风生水起。

但有一点,就是那时候人们大多都是赊账,往宾馆酒店送货的那些小贩也大多都是全国各地哪的都有,而且相互并不认识。

但当时,有的虽然甚至都不认识,但欠帐不还的还是很少。

那时候总的说来,生意还是很好做的。

但是慢慢时间长了,到后来情况就不一样了,虽然大多也都变得熟识了,而老家详细是哪的,甚至住在北京啥地方也都知不道。而且流动性也比较大。有的人慢慢的就有拖欠。再后来对于赊出去的账是不是都能收回来,就开始多多少少的有些未知。由于不确定性的增加,也总有赊出去的账收不回来的情况,甚至连人都找不到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那还是刚开始到北京的时候,杨树花一路上看哪似乎都觉得很新鲜,总是不由的看这又看那的。而沈正雄却时不时的看看儿子。

心想,往后除了偶尔需要到外地去进货,大多时候都能看见自己的宝贝儿子,就不由的越想越高兴。

一年又一年,沈勇一点点的逐渐在长大。

而沈正雄每当看见儿子的时候,眼睛都是笑的。

他给儿子买来了各种童装和鞋帽,那么大点的儿子穿在身上,虽然满脸都是稚嫩的童颜,却显得是那样小帅而又英俊,沈正雄就越看越发觉得幸福而又自豪,心中都是喜悦。

大概是一九九五年前后,政府下达了关于禁止利用公款进行大吃大喝的有关规定。

生意多多少少的开始受到影响。

慢慢的再往后,他们哥几个关于买买上的事情也变得多了起来...

弟弟们开始在时不时的跟他反映,“大哥,挣的钱好像有哪不对吧?“

”嫂子是不是记错账了?“

“大哥,这可忒有一段时间了。”

其实对于这一点,沈正雄也早已有所察觉,而且不止一次的跟杨树花说过。后来还为这事吵过架。

“你咋能这样?哪回一差都是好几千,这回咋又差了呢!”沈正雄说。

但杨树花却感到很委屈:“我咋样了?钱都是你们花,账是我记的不假,但差哪了我咋就知不道呢?”

”你管账,进货卖货回来,钱不都是全交给你吗?“沈正雄说。

第一回两回的时候,沈正雄也以为那准是宛在哪了,差的钱不定从账面上的哪个地方也就会找出来了。但以后慢慢的随着时间,差的钱不但没有找回来,反而次数还增多了,这样一来沈正雄就觉得不对劲了,而他的三弟沈正国也已经有了察觉。

一天,他对她说:“树花,你这是咋地了?以前的没找出来,咋还总差,而且一差还都上万了,你赶紧好好找一找,别让兄弟和兄弟媳妇他们又说出咱啥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