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武侠修真 > 剑缘丝路 > 第一百七十二章 雷霆手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淅沥沥的秋雨带着阵阵寒意,拍打着树木上的朵朵黄叶,伴着秋风将它们蛮横地剥离枝头。寒冷的冰雨敲击着长乐宫殿顶的瓦当与琉璃,仿佛奏响了一曲悲秋的乐章。

长乐宫殿内已经燃起了炉火,以便驱散殿外秋雨带来的透凉,宫殿的主人则坐在炉火边上,用明暗闪烁的炉火,烤暖自己周身因为寒冷而僵硬的关节。

转眼间,窦氏入住长乐宫已有数十个年头了,她已经记不得什么时候开始,这寒冷的秋雨便成她最为讨厌的东西,让她全身每一处骨头,都格外的不自在,在这秋雨不停的连绵雨天里,她哪里都不想去,只想守着这炉火焰,让它温暖自己。她有些迟钝地注视着火焰明亮的焰心,仿佛从那抹亮意中,能够看去自己美丽动人的青春一般。

她却不知道,在那焰心的照耀下,她眼角与嘴角象征着岁月的条条皱纹,却格外的清晰无比,让她平日里刻意掩盖的老态,变得一览无余。

但是,兴许是寒冷秋雨与无法祛除的潮湿带来的关节疼痛使本就精明无比的她变得迟钝了几分,她仿佛没有想到火焰的明亮能够凸显她的缺陷,彰视她因为无情岁月而不可避免出现的软弱,她依旧凝望着炉火,一言不发。

宫中的宦官近侍与贴身奴婢却全都噤若寒蝉,他们最清楚这座宏伟宫殿已经年老的女主人的脾气,每当火光映照下,她格外苍老的脸出现在旁人眼中之时,也是这帝国最尊贵的老妇人,脾气心情最为恶劣之时。

而像太皇太后窦娘娘这等天下一等一的贵人,若是心情恶劣,可不是连小事,惹恼了她,怕是要死人的!

因此殿中虽然仆从奴婢众多,却静得仿佛无人存在一般,呈现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死寂。

富丽堂皇的宫殿,却在阴暗的雨天里,更像一座尚存些生气的坟墓!

突然,宫殿的大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一阵裹挟着水汽的寒冷秋风直窜进宫殿中央,将炉火吹得颤烁不已,坐在炉火前的窦太后,也立刻感受到了这股寒意,身体本能反应地颤抖起来。

太监婢女们内心咯噔一下,身体也同样开始微微发抖,但是他们身体的抖动却不是被这股寒冷所迫,而是因为太皇太后被冷气所扰,怕是要发怒了!

他们都格外担心自己的小命。

果然,原本还在凝视炉火默不作声的太皇太后,此刻却紧皱了眉头,板着一张脸,看起来十分恼怒地抬起头来,她要找到令自己受寒的罪魁祸首,好好给他一个刻骨铭心地教训!

宫中的仆人们一个个只能深深地埋下自己的头,心中暗自念叨着,不是我打开的宫殿大门,太皇太后千万不要怪罪我!仿佛如此一来,便能躲过太皇太后要杀人样的眼神。

一个成熟的女子声音将他们从担惊受怕中解救出来,听那声音虽然已经不再年轻,却依旧带着几分女儿家的娇态,只听那声音道:“母亲,你为何放纵外面那群该死的臣工胡说八道,搬弄是非,影响您的声誉?!”

若是寻常上了年纪的妇人故意装成小姑娘模样说话,相信听到的人都会不自觉地反感不已,可今日这原本令人无比反感的声音,在殿中奴婢们的耳中,却宛如仙乐一般,让他们心中生气再现,因为怕太皇太后怪罪致使自己死于非命而变得冰冷无比的四肢,也渐渐地恢复了些许暖意。

来人是窦太主,那个最得太皇太后宠幸的女儿。既然是她莽撞地推开宫门,想必太皇太后不会因极度愤怒而挥动屠刀了。

果然,太皇太后发现了“罪魁祸首”乃是自己的爱女刘嫖后,那两道能杀人的寒冷目光立刻变得柔和起来,她依旧板着脸有些生气地呵斥道:“你这疯丫头,没轻没重,这突然推开殿门,是想冻死你的老娘么?!”虽然语气依旧严厉,但已经能让人听出来是母女间含有无比亲情的训斥了。

窦太主闻言,知道自己莽撞,冻冷了自己的母后,赶忙吐了吐舌头,吩咐门口的太监将宫门紧闭,而后快步走到窦太后身边,撒娇一般地坐在了她的身边,握住太皇太后的一只手臂,小女儿一般地对太皇太后说道:“母后,女儿爱您还来不及呢,怎会有意伤害您,您别生嫖儿的气。”

窦太后呵斥她本就是做做样子,并非真正的动气,她目光很是柔和慈祥地看着爱女,拍拍她的头,叹了口气说道:“天下间哪里有记仇的爹娘?你这丫头啊,没轻没重,都是我惯出来的,”说着,她又笑着看向窦太主,接着说道:“怎么,听丫头你进门时的言语意思,是想找老娘兴师问罪?”

窦太主见母亲没有生气迹象,马上便更加殷勤地给母亲按摩起了关节。她一边按,一边有些愤愤不平地说道:“女儿哪里敢和母亲兴师问罪,只是对如今朝堂内关于母亲的传言鸣不平罢了,母亲辅佐三代君王,德高望重,可这些臣子心里却一点也不惦念母亲的好,只想着随意搬弄母亲的是非,要女儿看来,都是些卑鄙佞臣,该杀!女儿真心为母亲不值得。”

窦太后听了,哈哈一笑,调侃道:“我的嫖儿解决问题倒是简单粗暴,这搬弄是非之人固然可恶,可那流言已经传播甚广,若是将所有谈及过那事的臣子都杀了,朝廷还能有可用之官么?”

“那母亲就任人说三道四,不做任何辩解?还是说,”窦太主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母亲真如外间所传那样,有意心生退意,还政于彻儿?”

“哈哈哈,”窦太后像听到什么好笑之事一般,大笑不止,笑罢她才开口回答道,“口生他人身上,老身又能奈何?可笑竟然有人以为用这等舆论污蔑的方法,可以逼迫我交权,岂不知在雷霆手段面前,这些魍魉伎俩不过是过眼云烟?!”

“你那好女婿,我这好孙儿头脑是聪明,但是恐怕也太想当然了!”窦太后话语中充满了威严与自信。

窦太主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她没想到那传言竟然与皇帝有关,而且听母亲话中意思,恐怕她对此一清二楚。自己此举真的是太冲动了,也不知对身为皇后的女儿是好是坏!

这时,守在殿口的宦官却扬声传报道:“启禀娘娘,皇太后娘娘求见!”

窦太后闻言,笑着看着女儿,似有深意地说道:“丫头,你该学学你这亲家,便是再大的麻烦在面前,也这般进退有据。”说罢,她看着殿门口,扬声道: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