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九十三章 大礼奉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三章 大礼奉上

“外事未……内患又……”姬玉有些不解地瞧着张宣,说道:“此是何意?”

“陛下容禀,薛赵战事未平,薛国东境,战事又起,数十万郑国精锐,在郑大丞相兼领上将军,征西大元帅陈文的率领下,奇袭狐灵关,数日之间,连克武兴、武卫、武宁、武成数邑,于薛国境内,如入无人之境,东奔西突,攻城掠地,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听了张宣的话,姬玉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大殿中的其他众臣也全都不由自主地呆了一下,薛国不是天下霸主,薛军不是号称天下第一强军吗?怎么就被郑国精兵突入国境,攻城掠地,烧杀抢掠,还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了呢?

略微停顿了一下,张宣才又继续说道:“薛之国,天下霸主,薛国之军,天下至强,无人可挡!然则薛国虽强,薛军虽勇,二十万薛军集于西境,二十万驻扎南境,防备蛮莒,十万薛军精锐,尽在郴地,薛侯手中,已无将可用,无兵可调,二十万郑军突入薛境,自然如入无人之地了!”

说着,张宣再次朝姬玉行礼说道:“所以小臣断言,当此之时,调停薛赵薛郑战事,正当其时!”

听了张宣的话,姬玉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过了好一会儿,姬玉才又转头瞧着王子喜说道:“果如其言乎?”

“父王,儿臣愚钝,不敢妄加揣测。”王子喜急忙拱手行礼说道。

姬玉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又转头瞧着闻鈡等文臣武将说道:“诸卿以为若何?”

殿上文武大臣,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议论,但却没有一人胆敢站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表明自己的态度。

想想也是,那可是调停天下最强的诸侯与其他各国之间的战事啊!一个处置不当,薛侯事后算账,那他们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匹夫之怒,流血五步,伏尸一人,天子一怒,可就要流血千里,伏尸百万了!

薛侯虽然不是天子,可他的权势,却比大夏天子还要大,那可是真真正正的一国之君,百万臣民之主!

能够站在天子大殿上的这些文臣武将,哪个不是祖上曾经显赫无比的世家贵胄?现如今即便没落了,可衣食无忧,荣华富贵还是能够保证的!

可如果真的痴心妄想的,想要去调停薛国与天下列国之间的战事,成功了还好说,可万一要是失败了呢?那可就真的是毁家灭族,连现在的荣华富贵都保不住了!

姬玉见状,不由自主地微微皱了皱眉,这大夏朝堂之上,还真就是些备位充数,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啊!如此朝堂,如此文臣武将,大夏如何能不衰败?

“陛下,若能居中调停,使薛赵薛郑停战,此中之物,便是敝国之君,为陛下准备之贺仪!”张宣却又突然说道,说着,张宣朝龙五示意了一下,龙五双手捧着锦盒,埋着头上前了几步,走到御阶边,将锦盒捧过头顶,躬身递给了御阶上的黄门内侍。

内侍接过锦盒,躬着身子,转身上前几步,将锦盒捧到了御案前,递到了姬玉跟前。

姬玉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锦盒,锦盒里面的东西,他昨天晚上就已经知道了,是两座城池的山川地舆图,以两座城池为贺仪,可以说,赵侯这份大礼,分量真的不轻,便是姬玉这个天下之主,也不由得不为之心动。

自打王权旁落,大夏王庭东迁至兴夏国都之后,大夏王庭直领的封地就日益锐减,到如今就只剩下了兴夏王都这小小的一座邑城了,别说没有天下之都的大国气派风范,就连诸侯之国的封邑,都是远远赶不上的!天下繁荣之都,早已变成了薛都大邑、郑都阳高这些诸侯国都了,兴夏王都,就跟大夏天子一样,不过是名义上的大夏国都,仅此而已!

一旁的王子喜从内侍手中接过锦盒,放在御案上,打开锦盒,从里面取出一张薄薄的帛书,双手递给了姬玉。

姬玉接过帛书,打开看了一眼,脸色却不由自主地变了一下,失声说道:“安陵、阳夏?”

王子喜听到姬玉的话,也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昨天龙五去见他的时候,他听说那锦盒里装的是两座城池的地舆图,而且是进献给父王的,便没敢再打开锦盒查看,直到现在,他才从姬玉嘴里,听到这两座城池的名称。

然而听到这两座城池的名称后,王子喜却也是忍不住脸色猛地变了一下,阳夏邑地属新阳,毗邻大夏王都,那么,另外一座安陵邑,便是薛之边邑安陵邑了,跟阳夏邑一样,就在大夏王都旁边!

天下万民,同名者不少,同样的,天下城邑,同名者也不罕见,便是这安陵邑,便有两城,一为薛国边邑安陵邑,地势靠北,又称北安陵邑。另外一个则是郴国边城安陵邑,一邑临着薛、莒、郑三国,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如今却已落在了莒国手中,莒郴也是因此而交兵的!

脸色微微变了一下,王子喜旋即便转头大声呵斥张宣道:“大胆,尔乃赵侯特使,如何能做薛国、中山两国之主,以薛、中山两国之地,为赵之贺仪?”

张宣这哪是来给自己送大礼的啊,这是来下催命符,要要王族的老命的!薛国若是知晓此事,那还得了?兴兵来犯,大夏王族可就真的要大难临头了!

“陛下容禀,敝君之意,本是要以赵地赵邑,为陛下贺仪,然则赵地距此,千里之遥,中途又为薛国所阻,道路艰难险阻,困难丛丛!哪如安陵、阳夏两邑,毗邻王都,近在咫尺,陛下轻而易举,便能揽入囊中?”张宣再次朝姬玉磕头说道。

听了张宣的话,姬玉却不由得在心底冷笑了一声:说得轻巧,本王若有那个能力,怎么可能蜗居在此十几年,任由天下诸侯坐大?

略微停顿了一下,张宣却又说道:“陛下,王室复兴大业,在此一举,小臣不才,愿为陛下使节,出使薛郑等国,说得薛侯,献上安陵、阳夏两邑,为天子之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