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九十四章 公子华之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四章 公子华之志

张宣话音未落,大殿上便有大臣大声呵斥道:“大胆!尔为赵侯之臣,岂能为天子使臣,出使列国,惹天下诸侯耻笑,我大夏朝堂无人?”

张宣循声望去,却见是一紫袍文臣,五六十岁的样子,他对大夏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并不熟悉,最多也就知道文臣武将之首,三公九卿,寥寥数人而已,其余诸臣,张宣却是一概不知。

他也不知那紫袍文臣是谁,冷笑着朝那个紫袍文臣拱手一礼,说道:“大人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乃天子之尊,天下之主,赵侯薛侯,皆是陛下之臣,赵侯之臣,更是陛下之臣下臣!吾是赵臣,亦是陛下之臣,大人岂能以此而言,吾非陛下之臣?”

那个紫袍文臣顿时被张宣堵得无话可说,脸色一下子就变得十分的难看起来。

“尔为陛下之臣下臣,岂能做陛下使臣,出使薛国?若是薛侯因此见怪,以为陛下怠慢诸侯重臣,却又如何是好?”丞相闻鈡微微皱了皱眉,瞧着张宣说道。

话音未落,张宣却已经朝闻鈡拱手一礼,朗声说道:“大丞相所言极是。”说着,张宣又转身朝姬玉行礼说道:“小臣思虑不周,言语唐突,请陛下恕罪。”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张宣紧着便又说道:“陛下之使臣,自当以丞相这般朝堂重臣为使,方显陛下对列国诸侯之信重,薛侯方才不会因此而见怪。”

听了张宣的话,闻鈡顿时脸色猛变,这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若陛下真的以自己为使臣,出使薛郑等国,调停薛郑薛赵战事,还要虎口夺食,从薛国手中拿下一邑,‘进献’给陛下作为贺仪,光是想想,闻鈡便觉得不寒而栗!

这几乎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事啊!若是惹恼了薛侯,薛侯恼怒之下,真个儿把自己给烹煮了也说不定呢!

王座上的姬玉,听了张宣的话,颇为诧异地瞧了张宣一眼,又转眼瞥了闻鈡一眼,见闻鈡脸色有些难看,不由得在心底微微叹息了一声,看来,自己这个大丞相,还不如赵侯之一小臣呢,人家好歹敢自告奋勇,出使薛国,而闻鈡呢?却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陛下,丞相乃是文臣之首,三公九卿,位高权重,岂能如一小吏,奔波徒劳,出使他国?微臣以为,陛下可从鸿胪寺中,选一二良臣,出使薛国,足以!”又一个紫袍大臣见闻鈡脸色有些难看,便出班替闻鈡解围说道,然而他话音未落,文臣班列中的鸿胪寺卿,脸色却又猛地一变,暗骂了一句:想死也别拖老子下水啊!正要出班婉拒,姬玉身旁的王子喜却突然朝姬玉躬身行礼叫道:“父王。”

“王儿,你有何话要说?”姬玉转头瞧着王子喜说道。

“父王,儿臣曾听闻张子所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儿臣在王傅的教导下,虽不敢说已读过万卷书,但诸子百家,文史典籍,儿臣已皆有涉猎。”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王子喜再次拜伏在地,说道:“所以儿臣斗胆,恳请父王恩准,准儿臣为使,替父王分忧解难,出使薛国,为大夏江山社稷,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听了王子喜的话,姬玉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盯着王子喜瞧了好一会儿,才又转过头来,居高临下的对张宣说道:“这话是你说的?”

“启禀陛下,此言非小臣所言,乃是公子华所说。”张宣拱手行礼说道。

“公子华,又是这个公子华!”姬玉微微愣了一下,盯着张宣瞧了好一会儿,姬玉才又说道:“张宣,你刚才曾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是赵侯之臣,亦是寡人之臣,是也不是?”

“陛下圣明,能为陛下之臣下臣,是小臣之福。”

“那好,寡人问你,你可愿留在夏都,为寡人真正之臣?”姬玉冷眼盯着张宣说道,这个张宣,举止气度,皆非朝堂上尸位素餐,备位充数之臣可以比拟的,就连丞相闻鈡,跟他比起来,都差了好长一截。若是能将此人留在夏都,留在自己的朝堂之上,复兴大夏,说不定还真有几分希望呢!

不等姬玉话音落地,张宣便已经再次大礼参拜姬玉,说道:“小臣谢陛下隆恩!陛下知遇之恩,小臣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亦难报万一!”

听了张宣的话,闻鈡等文臣武将全都不由自主地脸色一变,而王子喜和姬玉脸上却不由得微微一喜,姬玉更是急声说道:“如此,你是答应了?”

“陛下圣恩,小臣有幸,能长随陛下左右,乃小臣之福!”张宣直起身子说道,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紧着又说道:“然则小臣若留在陛下身旁,空有一身报国之志,却终是难以施展,倒不如留在公子华身边,或可从旁襄助,助公子华完成心中宏远之志!”

“公子华?”听了张宣的话,姬玉不由得又微微皱了皱眉,闻鈡等人脸上却是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只要张宣不留在陛下身边,那对他们的地位,自然也就不会产生什么威胁了。

微微皱了皱眉,姬玉便又说道:“却不知赵国公子,心中宏远之志是甚?”

“陛下容禀,小臣久在公子华身畔服侍,不止一次,曾听公子华言及平生之志。”张宣朝姬玉拱手一礼说道。

“哦?”姬玉眉头不由自主地挑了一下,一旁的王子喜却已经抢先问道:“张子,你快说说,赵公子平生之志,到底是什么!”

“喏。”张宣应了一声,然后又朝姬玉和王子喜拱手行礼,说道:“公子华曾言,吾生平之志,尊王攘夷,匡扶天下,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夏土!”

听了张宣的话,姬玉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一旁的王子喜却猛地一下站了起来,激动地说道:“张子,你所言非虚?公子华真这样说的?”

“启禀殿下,小臣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有半点欺瞒,便是小臣身边这位副使,也不止一次听闻公子华诉说生平之志,小臣便是因此,以薛人之身,跟随公子华身边,襄助公子华,盼望能助公子华一展胸中抱负!”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张宣又说道:“殿下只愿我大夏天下,万民乐平,百姓老有所养,幼有所护,居有房,行有车,衣锦衣,食玉食。公子华生平之志,却是与殿下不谋而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