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六百八十九章 学堂书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百八十九章 学堂书院

关城内,林桓关中的百姓,跪伏于官道两侧,磕头齐声说道:“恭贺君上大胜而归!恭贺君上大胜而归!~”

伊华一边微笑着在马上挥手朝着官道两侧的百姓致意,一边缓缓地前行着,在林桓关守备校尉赵恒的引导下,来到了郡守吴仪替他准备的行宫前。

行宫不是很大,事实上,作为赵国最西北边的关城,整个林桓关都不是很大,除了驻守林桓关的两千城防军及少数家眷外,整个关城也就不到五百户住户,常住人口大约也就在六千到七千左右。

而被吴仪清扫出来作为伊华行宫的这处院落,虽不是很大,但胜在清静,而且对于辗转获国草原、瀚海沙漠、西域诸邦,行程几万里的赵国君侯来说,他现在最想要的,也就是一处能够让他安心的住所,吴仪选的这处院落,正合伊华心意。

不过,作为赵国君侯,若是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的话,伊华可能十年二十年,都不见得会来到林桓关一次,因此,在跨进行宫的时候,伊华又回头对紧跟随在他身后的霞西郡守吴仪说道:“吴卿,过两日,寡人便会启程返回宸邑,这行宫,你还是还给原来的主人吧。房子空着了,很容易就会败坏掉的。”

“君上,这院子原来的主人,是个商贾,犯了事,被灭了族,院子也都抄没成了官产,君上若是喜欢这院子,臣就将它保留下来,作为君上行宫,君上想什么时候来住上几天,就什么时候来,臣也会命人时刻打扫,绝不会让它就此败坏掉的。”吴仪在身后微微躬身说道。

听了吴仪的话,伊华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沉吟了一小会儿,然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不了,寡人三年五年也不见得能来上一回,这院子就这么空着,也太浪费了。”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伊华又说道:“既然这院子已经是官产了,那便将之改造一下,改成书院好了。”

“书院?”听了伊华的话,吴仪不由得又愣了一下,疑惑地抬头望着伊华,却见伊华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就是书院,可以招收一些关城商贾军户的子弟,甚至关城外面北岭山中的蛮族子弟,教其官语雅言,忠孝悌义,岂不是比空在这要强得多?”

听了伊华的话,吴仪不由得一愣,旋即回过神来,朝伊华躬身一礼,说道:“君上,臣代林桓关子弟及蛮族子弟,多谢君上,君上推行教化,育及百姓,此举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千百年后,林桓关的子弟,也将为君上今日之举而感恩戴德,感激涕零……”

吴仪话还没说完,便被伊华打断了,“行了吴卿,这些好听的话,吴卿就不要说了,寡人之意,不仅仅是林桓关需要开设学堂书院,便是赵国五郡二十三县一十八关,所有郡城县邑关隘,都要设立学堂书院,教化世人,使人人得以识文断字,知书明理,不再是那睁着眼睛的瞎子!”

听了伊华的话,吴仪不由得又愣住了,良久才回过神来,跪倒在地,朝伊华磕头行礼说道:“君上圣明。”除了这一句,吴仪也真不知道还有什么词,能够形容君上了。

之前君上在赵国实行新政,吴仪虽然不是反对派,但对于其中某些措施以及条令,在私下里,吴仪还是并不认可的,比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一条。刑不上大夫,这可是整个天下约定俗成的法律条令,但是现在呢,在赵国新法中,这一条早就已经被“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一条给取而代之了!

但是现在,伊华要在赵国五郡二十三县一十八关所有的郡县关隘之中,都设立学堂书院,不消说,这肯定也是伊华新政中的一部分,但是对于这个设想,吴仪除了赞成,还是赞成!虽然要在郡县关隘之中设立学堂书院,这少不了又会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但这笔钱,就算花再多,吴仪也觉得值!

吴仪身为霞西郡郡守,郡外便是十万大山,而在十万大山之中,生活着的却是百蛮部族,虽然现在由于林西邑开埠,设立了榷市,专门与百蛮部族交易,赵人与百蛮部族也还算是相处融洽,但百蛮部族号称百部,其中难免的便还会有仇视敌视赵人的部落。

如果在霞西郡中开设学堂书院,甚至招收百蛮部族的子弟入学,学习雅音雅言,学习赵国典册书籍,假以时日,那些百蛮部族岂不全都会穿赵衣,说赵语,行赵礼,遵赵法了?到那时,那些百蛮部族,跟普通的赵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一想到这些,吴仪不由得便又有些激动起来!

而伊华,却并不知道就在这短短的一小会儿里,霞西郡守心中便已经转过了这么多的念头,说了那一句话后,伊华便又转身继续往前走去,跨步进了行宫中的主厅。吴仪微微愣了一下之后,也急忙跟了上去。

不久之后,第一军第二军两个军长邓维和张锋,在安排好了麾下士卒的宿营地后,便也来到了行宫,而作为军司马的公叔仪和夏王室禁卫将军蒙骜,则一直跟随在伊华身后,跟吴仪一同进了行宫的。

等邓维和张锋也进了行宫,拜见了君侯伊华,晚宴便正式开始了。虽然是在赵国最西北边的关隘,而且也没有赵都宸邑赵王宫中的六佾舞,更没有那么多的舞者,但宴会上还是起用了十六名舞者,为伊华和蒙骜、公叔仪、张锋、邓维等军将歌舞助兴。

这次随着伊华返回赵国的,就只有邓维和张锋率领的第一军第二军两支国防军,而陈渠率领的国防军第三军,则被留在了西域。

之前在跟娑罗亚德教教徒大军的战斗中,第三军损失惨重,齐编满员的一万五千人,在赫赤城之战后,剩下的竟然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最后只剩下了一千两百多人。

而战后,在将娑罗亚德人赶出大半个西域,助西域最大的邦国阈氏国复国之后,赵军停止了追击,并且打算率军撤回赵国。

阈氏国国主和鞠康国国主听闻这个消息后,连番上演了好几场哭戏,哭着求着请求赵侯伊华将赵军留驻在阈氏国和鞠康国,甚至于蒲善国新任的国主普尔萨,也请求赵军能够驻军蒲善国。

当然,西域这些国主城主,哭着求着,请求赵军驻军,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防止娑罗亚德教教徒卷土重来。

对此,伊华却并没有答应将赵军全数留下,留在西域,虽然伊华也很想要乘此机会,将西域都护府给建立起来,但是以赵国目前的国力,还根本没法子一口气将整个西域都给吞下!

而且,现在的赵国,就算再加上国内按时间算,应该已经训练考核完了的两个新军,赵国国防军的编制也不过才五个军的编制七万多人,甚至还不到七万五千人!如果再把第一第二军和第三军这些百战精兵,全都留在西域,整个赵国可就又只剩下两个新军三万新兵了!

这么点兵力,对于赵侯伊华来说,可就真的有些捉襟见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