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七百七十五章 中山国之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百七十五章 中山国之乱

第七百七十五章 中山国之乱

太平无事的时日,总是过得很快,现在,已经是赵侯伊华绍兴六年的盛夏了!绍兴五年,基本上整个天下都太平无事,而已经过去一半的绍兴六年,现在看来,也似乎是天下太平,平安无事的!

就连郑国,虽然有流言蜚语渐渐的从郑王宫中传了出来,说郑侯陈珏已经薨逝,但直到现在,也依然没有确切的消息,可以证明郑侯陈珏已经薨逝,甚至于就连那些郑国的公族,公叔公子们,也都没有谁肯先跳出头来,质疑每天从郑王宫中传出来的郑侯谕旨!

之前跳出来质疑郑侯谕旨的人,都已经被郑侯陈珏给凌迟处死了,最近的一个例子,不过才过去不到半年的时间,血淋淋的教训,让人记忆犹新,那些公族子弟,可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再去触郑侯的霉头,否则,最终倒霉的,可还是自己!

虽然,现在整个郑都阳高都有在传说,说郑侯陈珏已经薨逝了,可当初也同样有流言蜚语说郑侯已经沉疴难起,卧床不起了,甚至于还有流言说,郑侯陈珏久病之体,是绝对不可能还有子嗣的!

可事实呢,郑侯陈珏不仅有了子嗣,而且在短短的不到两年内,还添了四个公主两个公子,虽然其中最长的一个长公主已经早夭了,可这也恰恰说明,郑侯陈珏,也是可以有子嗣的!

而在年前的时候,虽然郑侯陈珏接二连三的为刚出世尚未满月的两个公子接连赐名录名,此事着实有些诡异,甚至是让人疑惑不解,但是用赐名录名的方式,尽早让两个公子承袭郑国公族之名,从而获得郑国宗庙社稷的庇佑,这种说法,也是能说得过去的,毕竟,有长公主早夭的例子在前嘛!录名玉牒,祈求祖宗神灵的庇佑,庇佑两位公子茁壮成长,也是可以的!

所以,在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郑侯陈珏真的已经薨逝的情况下,就算郑都阳高城中,已经流言满天飞了,那些郑国公族的公叔公子们,却依然还在观望,在暗中等待着,等待着一个最佳的时机!

而薛国,自从绍兴五年夏,结束了与卫国的停战谈判,通过谈判,从卫国彻底夺占了柁樟郡和卫宁郡的卫武关、卫宬邑后,整整一年的时间里,薛国都没有什么大动作,就连驻防各地的薛军,都没有什么大的调动移防!这让一直提心吊胆的郴新中三国,也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然而,绍兴五年刚过,绍兴六年伊始,正旦的时候,薛国便派出了三拨特使,打着贺旦使的名义,从薛都大邑出发,分别去了郴都泰宁、中山国都兴昌和新阳国都安泰!

几乎是前后脚的,郴新中三国边关守将,便接到了来自于薛都大邑的贺旦使叩关的消息!如今,三国与薛国早没有了往日的血盟盟约存在,三国之间的关系,也已经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甚至可以说是,经过这几年的血战后,三国和薛国的关系,已经是势同水火了!

而且,自从郴新中三国在卫国隆城郡外下狠刀子,背地里给薛军来了一下子,坑了二三十万薛军之后,郴新中三国与薛国之间的血盟关系,就已经不存在了!从那之后,薛国与郴新中三国,就再没有互相派遣过使节,甚至是年节国寿之时,薛国与郴新中三国之间也都没有了任何的往来!

然而现在,在中断了双方的往来关系几近三年的时间后,薛国却突然之间,又朝郴新中三国派出了贺旦使!虽然派出的使节,名为贺旦,但这些贺旦使背后,是不是还隐藏着其他目的,却是谁都说不清楚的!而且,这些贺旦使的到来,几乎让郴新中三国的国君,心中全都惊疑不定!

半年前,薛国才通过谈判的方式,从卫国手中拿到了卫武关和卫宬邑,现在,久无往来的薛国,却又突然间派出使者前来贺旦,薛国是不是想要故技重施,通过这种手段,从郴新中三国手中再拿到些什么好处,或者达成什么条件条约?

在听到薛国贺旦使到来的消息后,郴新中三国边关守将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一边暂时拒绝薛国贺旦使入关,一边飞快的遣人通过快马驿传,将消息禀报给国府,上奏国君,至于到底是明确拒绝薛国贺旦使入关,还是允许其入关,都得国府和君上来决定,小小的边关守将,自然是不可能决定得了的!

而就算这些边关守将,暂时拒绝了薛国贺旦使入关,让其在关外驻扎,那些边关守将也没敢过多的得罪这些来自于薛国的使节,而是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中山国的边关守将,甚至还亲自带人给这些薛国贺旦使送去了十头羊以及两车酒水和一车新鲜的瓜果时蔬,嘘寒问暖的,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这些大爷!

想想也是,这几年,郴新中三国中,中山国可能算是混得最惨的一个国家了,两年前,草原获人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山国,而且在中山国中一路横冲直撞,连破关城郡县,最后更是彻底的攻破了中山国都兴昌邑,中山国君孟夷弃城而逃,最终也没能逃脱,成了草原活人的俘虏!

之后,草原获人因为郑国和赵国的缘故,率军北撤,返回草原的时候,顺带着也将中山国君孟夷给带了回去,想要奇货可居,以此要挟中山国,并狠狠的敲诈中山国一笔!

可没想到中山国,却几乎根本就不顾及国君孟夷的死活,几乎就在中山国上将军吴頔率军收复中山国都兴昌邑后不久,便拥立了公族公子陈庆继位,成为中山国新的国君。

之后,吴頔继续率军北上,收复中山国玉昌关和镇北三关,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收复了所有被获人占领的中山国的领土城池,可谓是为中山国大涨了脸面!

当然,这其中也有获人不善于守城,占领下的中山国的领土和城池,要么被焚烧,破坏洗劫一空,要么就是任命一个投降的中山国本地官员,或者世家贵族,招募士卒,驻守城池。获人撤军北上后,这些投降的获人官员、世家贵族,没有了获人的支援,想要再守住这些城池关隘,自然也就不可能了,很多时候,往往是吴頔的大军还没到,这些投降的官员,就已经先一步派人,前去接洽,再次投降了!

可以说,在收复中山国被获人占领的土地城池的过程中,甚至于在拥立中山国君,保证中山国国祚不灭,上将军吴頔,其作用和功绩,都是不可磨灭的!只不过,中山国上将军吴頔的结局,却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是极其的悲惨!

在在收复了中山国镇北三关,并且留下了一定的兵力防守三关后,中山国的上将军吴頔,率领着一部分中山军,返回了中山国都兴昌邑。

在返回兴昌邑时,中山国君陈庆,率领兴昌国都中的文武大臣,出城十里郊迎,可谓是给足了上将军吴頔的面子,当时上将军吴頔也是颇为的踌躇满志,在国君出城郊迎时,还接受了他一手扶立起来的国君陈庆亲自捧上的三樽烈酒!

对国君陈庆没有任何的怀疑的上将军吴頔,在接受了三樽烈酒后,第一樽倒地,敬了中山国的历代先君,第二樽倒地,敬了在战争中牺牲的中山国的三军将士,只有第三樽,才代表在此战中立下不世功勋的三军将士,接受了国君的敬酒,并当着三军将士和满朝文武大臣的面,一饮而尽。

然而,就是这一樽酒,在上将军吴頔饮下去后不久,甚至连一刻钟都没到,就在上将军吴頔,跟随国君陈庆,一同往兴昌邑城中赶去时,与国君陈庆并肩立于御辇之上的上将军吴頔,却突然间心腹绞痛,满头汗珠,一头栽倒在了御辇之上,痛苦哀嚎,片刻之后,更是七窍流血而亡!

上将军吴頔暴毙,死于御辇之上,国君陈庆身旁,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所有人有目共睹,几乎全都可以肯定,上将军吴頔之亡,是死于中毒,而唯一的下毒者,就只可能是亲手将酒樽捧给上将军吴頔,并且让上将军吴頔没有任何怀疑的一饮而尽的国君陈庆了!

几乎就在亲眼目睹上将军吴頔倒在御辇上,而脸色变得惨白,没有一丝一毫血色的中山国君陈庆,还没回过神来,搞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那些刚刚跟随着上将军吴頔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三军将士,在眼见着上将军吴頔倒地暴毙之后,也不知道是谁,最先喊了一句:“君上杀了上将军!”之后,三军将士,几乎所有人都在喊叫着:“君上杀了上将军!”

后来,又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杀了暴君,为将军报仇!”再之后,“杀了暴君,为将军报仇”的喊叫声,便连成了一片,群情激奋的三军将士,情绪一下子被煽动了起来,发疯似的冲向了御辇,手中刀枪剑戟、弓弩箭矢,一起朝完全被吓得瘫软在御辇上的中山国君陈庆,招呼了上去,继位不到三个月的中山国君陈庆,就此被乱军乱刀分尸,剁成了碎末!

之后,动乱的中山国三军将士,更是趁乱冲进了中山国都兴昌邑城,将原本就被草原获人血洗了一遍的兴昌邑城,再次血洗了一遍。动乱中,兴昌国都中的世家贵族,再次遭到了血洗,被屠戮一空,只有上将军吴頔的府邸,被乱军保存了下来!

不仅如此,乱军还在冲进兴昌国都之后,在血洗国都的同时,冲进了上将军吴頔的府邸,拥戴上将军之子,公子吴骜为君!

吴骜无奈之下,只得勉强答应了乱军的请求,先称假王,继而以封地封号为国号,改中山国为吴国,并自称吴王!

虽然是被乱军拥戴,继而称王的,而且持续的时间也并不长,甚至连年号都还没定下,疆域也都没确定,就旋踵儿灭了,但吴骜,也还是成为了继莒王熊?、薛王妫翊以及大夏王室夏王之外的,又一称王道寡之人!

的确,吴骜自称吴王,改中山国为吴国,前后持续也不过半年的时间,便被公孙炳从郑国借来两万精兵所击败,在兴昌国都之战中,吴氏乱军,更是被彻底击溃,吴王骜也在战阵中为流矢所伤,败退进吴王宫后,在大庆殿中纵火自焚,最后与大庆殿一同被焚烧于火海之中!

公孙炳借兵镇压吴氏乱军,收复兴昌国都之后,又从中山国公族之中,选取了一名年仅八岁的幼子,立为国君,便是现在的中山国君陈窘,而公孙炳,则自任大丞相兼领上将军,将中山国的军政大权,全都抓在了手里!

而公孙炳,至此也被视为与郑国权相杨龙一样的中山国的权相,军政大权,都由他一手处置,以至于整个中山国中,只知道有大丞相上将军炳,而不知有国君窘!